季正芬
大棚西瓜栽培裂瓜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季正芬
2011年江蘇省丹陽市皇塘鎮發生大面積大棚西瓜裂瓜現象,給瓜農造成重大損失。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裂瓜與西瓜品種、氣候、肥水管理和采收管理不當關系密切。生產中應采用綜合配套措施,選準品種,科學整枝留瓜,加強水分管理,合理施肥,適時采收,實現大棚西瓜的早熟、豐產和高效。

大棚西瓜栽培屬于精細集約栽培,技術性很強,必須采取綜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豐產、高效。2011年5月丹陽市百余畝小果型西瓜發生裂瓜,給瓜農造成了很大損失,同時膨大劑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社會熱點話題。為此,我們深入到本鎮多處瓜田,向瓜農了解大棚西瓜生產情況,就西瓜裂瓜問題進行認真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大棚西瓜果實發生裂瓜原因很多,主要與品種、氣候和肥水管理有關,且2011年氣候異常,低溫、干旱時間長,給大棚西瓜生產帶來不利影響。歸納起來可以分為田間生長期裂瓜和采收期裂瓜2種。
1.1 田間生長期裂瓜原因
①品種 部分薄皮、質脆、小果型的品種容易裂瓜。
②氣候 西瓜生長的最適溫度一般在20~35℃,可承受的最高溫度達41~43℃。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西瓜植株的生長速度也會增加,長時間的高溫會使西瓜生長過快,容易造成裂瓜。另外,長時間的低溫、寡照會造成西瓜生長緩慢,使幼瓜膨大處于極慢的狀態,也會造成果皮一定程度的木栓化,如果突遇晴天高溫就會使幼瓜快速生長,超出果皮的承受能力造成裂瓜。氣溫變化大,或在果實發育初期遇低溫使西瓜發育緩慢,之后氣溫急劇上升使果實迅速膨大也易引起裂瓜。
③水分管理 西瓜生育期內各個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不同,在伸蔓前要控水,伸蔓期要加大田間持水量,結果期要少澆水,膨瓜期要增加水肥。水分管理不科學、促控不當是造成西瓜裂瓜的主要原因,水分過大、控水過度、澆水過急也會造成裂瓜。坐瓜之前土壤干旱時間較長、膨瓜期突然大量澆水或遇大雨也會造成裂瓜。
④施肥不科學 施肥量過大和施肥比例不合理是造成西瓜裂瓜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施肥量過大,不僅容易造成西瓜根部的損傷,而且還需要大量的水分來維持土壤溶液的正常濃度,這樣就會造成大肥、大水的條件,造成植株生長過快,使得西瓜內容物與皮部的生長速度不一致,超過果皮的韌性范圍,就造成裂瓜。膨瓜期大量偏施氮肥,瓜皮部擴充緩慢,而內容物膨大迅速也易造成裂瓜。
1.2 采收期裂瓜原因
采收前大量澆水或采收時震動摔打造成裂瓜,部分品種裂瓜也與品種特性有關。
2.1 選用優良品種
選擇品質好、抗病性強的抗裂瓜品種,如小果型瓜的主流品種為小蘭、早春紅玉,中果型瓜的主流品種為京欣、早佳、抗病蘇蜜等。
2.2 科學整枝留瓜
小果型西瓜品種,可以適當多留1~2條蔓,減少營養物質向果實的大量運輸,防止單瓜膨大過快引起裂瓜。如田間發現有裂瓜發生,長勢較旺的植株可以在瓜前3~4片葉處,對莖蔓進行人為擠壓或順莖蔓縱向剖開一小段,疏散營養物質向幼瓜的集中運輸;結瓜部位功能葉片生長勢強,可以打去部分葉片,減少營養物質的積累,避免幼瓜短期生長過快而裂瓜。田間定瓜時選留瓜臍小、果形周正的幼瓜,瓜臍大臍部韌性小,易從臍部裂瓜。
2.3 加強水分管理
在澆足底水的基礎上,坐瓜前適當補澆小水,防止膨瓜期土壤過于干旱。膨瓜期澆水要均衡,避免短期澆水驟增或大水漫灌,采收前7天停止澆水。
2.4 合理施肥
西瓜是喜肥作物,底肥要增施優質腐熟有機肥,追肥要氮、磷、鉀齊全,以三元復合肥為主,多增施鉀肥,適量補充磷、鈣肥,減少氮肥施用量,提高果皮韌性。
2.5 采收
應在下午摘瓜,并減少震動或摔打,防止人為損傷造成裂瓜。

武漢盛華種業精優品種介紹
季正芬,江蘇丹陽市皇塘鎮農業服務中心,212327,E-mail:jzf1115@126.com
20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