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日業(廣西柳江縣百朋鎮農業技術推廣站,545102)
廣西柳江縣雙季蓮藕產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蒙日業
(廣西柳江縣百朋鎮農業技術推廣站,545102)
從地理、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分析柳江縣種植雙季蓮藕的優勢,通過對當地雙季蓮藕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生產模式及效益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剖析影響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展望產業發展未來。
雙季蓮藕產業;現狀;展望
蓮藕全身都是寶,以藕和蓮籽為主產品供人們食用,可熟食,也可生食和加工。藕節、蓮心、荷花、蓮須、蓮梗等均可入藥。荷葉還具有減肥功效。蓮藕在柳江縣已有超過50 a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末,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柳江縣大力實施菜籃子工程,全縣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通過政府引導和扶持,適宜種植蓮藕的稻田紛紛種上蓮藕。現在,蓮藕已成為柳江縣發展規模最大的特色蔬菜。柳江縣是全區乃是全國最大的雙季蓮藕基地,雙季蓮藕主產鎮百朋鎮被農業部授予全國“雙季蓮藕之鄉”稱號。
柳江縣種植蓮藕品種絕大部分是嘉魚藕,屬淺水藕,葉表面光滑,藕莖橫斷面圓形,藕外觀好,坐藕深約30 cm,宜在水深約15 cm的淺水田中栽培。種植蓮藕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強、綜合效益高、可持續發展的水生蔬菜產業。
柳江縣位于桂中盆地東南部,地處北緯23°54′30″~24°29′00″、東經108°54′40″~109°44′45″,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20.4℃,年均降雨量1 400 mm,年均日照時數1 600 h,無霜期332 d,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度適宜,具備蓮藕生長所需的自然條件。全縣擁有耕地50 667 hm2,其中水田22 667 hm2,水田主要分布在海拔 100 m左右的石峰間開闊谷地,地勢平坦,低洼處(溶)井泉較多,土地、水資源豐富;土壤質地主要是中壤、砂壤,適合栽植蓮藕;縣境內無大型的工礦企業,三廢排放量少,空氣潔凈,生態環境良好,有利于無公害及綠色蓮藕生產;交通便利,距廣西交通樞紐柳州市不到10 km,擁有完備的水、陸、空交通網絡;南近廣東省,距離東南亞國家較近,區位優勢明顯。在全縣蔬菜生產中,利用水泡田、低畦田發展種植雙季蓮藕是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良策。
2.1 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基本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1997年全縣雙季蓮藕種植面積不足133 hm2,2000年猛增到2800hm2,2011年又擴大到3533hm2。2011年,全縣雙季蓮藕總產量71 600 t,其中百朋鎮總產量44 800 t。全縣雙季蓮藕60%分布在百朋鎮,而百朋鎮雙季蓮藕種植又集中在百朋、五九、里團、懷洪4個村,規模達1 040 hm2的百-五-里-懷雙季蓮藕主產區,每年3~9月,呈現出蔚為壯觀的萬畝藕海。全縣雙季蓮藕生產基本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2.2 蓮藕產業化初步形成
據統計,近幾年,全縣從事蓮藕銷售的經紀人達200多人,從事蓮藕出口加工的企業有3家,蓮藕專業合作社2家,蓮藕協會1個,農超對接企業2家,蓮藕出口加工專用冷庫4個,蓮藕加工場10個,年從事蓮藕收購、初加工2 000多人。蓮藕深加工產品有蓮藕酸、蓮藕糖、蓮藕餅、蓮藕糕4個。藕農種出蓮藕,由經紀人、加工企業到田頭收購后,販運到區內外城市銷售,企業深加工后再銷售,產、供、銷(加工)鏈條銜接較好,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產業化生產雛形形成。十幾年來,全縣蓮藕產品均未出現賣難現象,雙季蓮藕產業得到持續穩定發展。
2.3 品牌農業初露端倪
全縣大都利用偏黏性的石灰田種植蓮藕,灌溉水源大部分為無污染的地下水、泉水、水庫水等。柳江縣雙季蓮藕生產用水水質優良,且每年都進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改良土壤,因而生產的蓮藕個大、皮白、脆甜、清香,品質優良,尤其是百朋鎮產的蓮藕,獲得玉藕美稱,深得國內外市場認可,具備品牌農產品的基礎和內涵。另外,近幾年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對農業品牌的創建,如百朋鎮政府引導、扶持柳江縣百朋鎮白玉蓮藕專業合作社注冊了“百朋玉藕”牌蓮藕商標,并指導經紀人對當地蓮藕產品進行統一包裝,加大蓮藕產業的宣傳力度,大大提升了“百朋玉藕”的知名度。
2.4 雙季蓮藕生產標準由無公害向綠色食品升級
2000年,全縣雙季蓮藕實現規模化生產。2002年開始,柳江縣大力推廣標準化無公害雙季蓮藕生產技術,至2004年,全縣蓮藕產品全部達到無公害食品標準。2004年后,縣農業部門又進行綠色雙季蓮藕生產技術試驗、示范、推廣等工作,推進雙季蓮藕生產技術標準升級。2007年,柳江縣百朋鎮懷洪村雙季蓮藕基地通過綠色產品基地認定,基地生產的蓮藕產品也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全縣雙季蓮藕生產逐步向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升級。
2.5 生產模式由春藕—秋藕一年兩熟向春藕—秋藕+(套種)慈姑一年三熟高產高效跨越
2007年之前,全縣全部采用春藕—秋藕一年兩熟模式生產。根據秋藕與慈姑生長期不同,存在此消彼長關系,同屬水生蔬菜的特點,柳江縣百朋鎮農技部門于2007年在秋植藕田進行套種慈姑創新試驗,并取得初步成功,翌年進行小面積示范,第3、4年逐年擴大示范。2011年,全縣春藕—秋藕+(套種)慈姑新模式生產面積達733 hm2,每667 m2增收1 500~2 000元。全縣雙季蓮藕生產正朝著雙季蓮藕+(套種)慈姑一年三熟水生蔬菜生產模式跨越,蓮藕產業向著更高效益方向發展。
2.6 雙季蓮藕產業效益穩定、高效,農民執著發展
柳江縣春植藕一般667 m2產量1 500 kg,收購價約4元/kg,產值6 000多元;秋藕一般667 m2產量1 200 kg,售價3元/kg左右,產值3 600元;種兩季蓮藕每667 m2年總收入近10 000元,純收入也有6 000多元,若在藕田進行套種套養,經濟效益更高,這是柳江縣藕農長達20 a執著發展種植雙季蓮藕的動力。
3.1 品種單一、上市時間集中
目前,全縣種植的蓮藕品種中,嘉魚藕(遲熟種)面積為3 193 hm2,占總面積的90.3%,鄂蓮5號(早熟種)面積為340 hm2,占總面積的9.7%。由于品種單一,種植時間相對一致,造成全縣鮮藕上市期相對集中,不利于平穩供應市場,導致蓮藕銷售價格變動較大。這幾年每年都是開始上市賣價較高,產地收購價8~10元/kg,采收上市5~10 d后,收購價迅速降到4~6元/kg,跌幅達50%。理想的品種結構是早熟、中熟、晚熟品種分別占25%、50%、25%左右,延長產品上市周期。
3.2 個別品種嚴重退化
柳江縣蓮藕品種更新速度慢,有些品種(如嘉魚藕)引到柳江縣種植已將近20 a,現仍然是當家品種。蓮藕種植老區,連續多年種植,加上不注重選種、育種,品種變異退化,尤其是鄂蓮5號,連續種植3 a后,種性退化嚴重,藕莖變小,產量低,品質差,品種亟待更新。因此,要加強蓮藕的選種、引種、良種繁育工作。
3.3 施肥技術不夠規范
菜用蓮藕收獲的是營養器官——根狀莖,不像水稻玉米等作物是以生殖器官——籽粒作為收獲品,藕農認為蓮藕施肥多少、早收遲收都有收,施肥隨意性大,不講究科學施肥。主要表現:施肥量不足或過量;對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重視不足;有的農戶施肥次數過多,春藕種植后每10~15 d施1次肥,追肥4~5次;不少農戶只重視春藕施肥,忽視秋藕施肥等。盲目施肥既不利于奪取蓮藕高產,也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影響雙季蓮藕產業的持續發展。因此,科學的施肥技術,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待進一步推廣普及,提高藕農施肥水平,做到施肥的合理化、科學化。
3.4 缺少深加工龍頭企業
縣境內的柳州市明輝食品廠及柳州市的兩家食品生產企業均以柳江縣所產蓮藕作為原料,屬小型企業,生產規模小,而且都不是以蓮藕作主要原料,年消耗蓮藕3 500 t,不到柳江縣蓮藕產量的5%,遠未達到龍頭企業標準,對雙季蓮藕產業發展推動不足。目前,柳江縣乃至柳州市尚未有一家蓮藕深加工龍頭企業,蓮藕深加工量小。
3.5 沒有自營出口企業
柳江縣雙季蓮藕品質好,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波等國,年出口14 900 t,占總產量20.8%,但都是通過廣東省的一些農副產品進出公司出口,縣內農業企業僅僅是代工,出口權受制于人,不利于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銷路。
4.1 加強對蓮藕新品種的引進及良種繁育工作
建設柳江縣雙季蓮藕良種繁育基地,是加快品種更新進程,保持雙季蓮藕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對當家種——嘉魚藕進行選種、繁育和改良。二是從區外科研院所引進一些優良品種(特別是組培苗新品種)試種,并鑒定篩選適合當地種植的新優良品種。三是加強與區內外有關科研單位合作,選用柳江縣的當家種——嘉魚藕到科研院所進行組培苗繁育,力爭5 a內完成一次品種更新。
4.2 有機蓮藕是未來雙季蓮發展方向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強烈,有機蔬菜市場空間越來越大。而柳江縣雙季蓮藕病蟲害發生較少,且產區不受工業三廢污染,灌溉水水質好,只要有機肥充足,改進現行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如用茶麩殺滅福壽螺、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黃板粘殺蚜蟲等,可推進有機蓮藕的發展。
4.3 綜合開發雙季蓮藕產業,提高藕田經濟效益
蓮藕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發生較少,且藕田泥土肥沃,微生物豐富,為套養泥鰍、青蛙創造了條件。只要將蓮藕田加以改造,并適當改進蓮藕施肥、病蟲害防治技術,就可以套養泥鰍、青蛙。以蓮藕田套養泥鰍為例,泥鰍年667 m2產量400 kg左右,按市場價格40元/kg計算,套養總收入16 000元,667 m2套養純收入也超過10 000元。藕田套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是實現藕農增收的好項目,是柳江縣綜合開發蓮藕產業鏈的方向之一。
4.4 充分挖掘蓮藕副產品利用價值,增加經濟效益
蓮藕渾身是寶,開發利用好蓮藕副產品,是延長雙季蓮藕產業鏈、增加藕農收入,提高蓮藕產業經濟效益的好辦法。藕葉可用來生產荷葉茶、制作工藝品;藕節可用于生產保健品;蓮須、蓮梗可制藥;藕鞭(藕帶)可開發食用菜;藕把可用來釀酒等。
4.5 通過發展旅游業壯大雙季蓮藕產業
柳江縣雙季蓮藕種植面積有限,產量提升的空間也不多,要進一步發展壯大雙季蓮藕產業,除在藕田套種、套養方面做文章外,還要利用百朋鎮接天蓮葉美麗壯景、山青水秀資源,結合當地民俗、文化,開發鄉村休閑旅游項目,吸引市民到藕區游玩、消費。部分藕農可通過開辦農家樂、餐飲服務、游客自采蓮藕等項目增加收入,同時可面向游客出售自產蓮藕、蓮蓬、藕葉等產品,提高蓮藕的附加值,發展壯大雙季蓮藕產業。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n Double-cropping Lotus Root Industry in Liujiang County
MENG Riye
(Baip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Liujiang,Guangxi 545102)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double-cropping lotus root in Liujiang county from the natural conditions such as geographic location,appropriate weather and soil.Furthermore,we investigated the scale, industrialization,branding,production mode and benefit of local double-cropping lotus root industry,and discussed the main problem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tus root industry.In addition,w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lotus root industry in Liujiang county.
Double-cropping lotus root industry;Status;Prospects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6.051
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水生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200903017)
蒙日業(1966-),男,大專,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蓮藕、慈姑等水生蔬菜種植技術,電話:13768660003,E-mail:mry7214009@163.com
201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