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蘭,劉艷波,李永輝,史小強,崔丙新
(鄭州市蔬菜研究所,450015)
黃淮流域是我國花菜主要的種植區域,近年來花椰菜生產發展很快,隨著蔬菜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及周年化種植的實現,越冬花菜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越冬花椰菜是在寒冷的冬天,不加任何保護,露地安全越冬,3~4月上市的花椰菜。越冬花菜的生長發育要求特定的條件,對種植品種的要求較嚴格,若品種選擇不當,會出現花球形成過早或過遲現象,極大影響產量和品質。為了豐富、更新越冬花椰菜品種,提高花球產量和品質,改進育種技術,鄭州市蔬菜研究所花椰菜課題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花椰菜品種改良育種研究,通過廣泛收集品種資源,品種間雜交,單株選育及集團選育等方法,選育出了鄭研冬花系列中晚熟越冬花椰菜雜交新品種,包括冬花二號、冬花三號及基地冬花等,是比較理想的越冬種植品種。鄭研冬花系列越冬花椰菜適合黃淮流域露地越冬栽培,其栽培技術容易掌握,收獲前5個月無病蟲害發生,其產品無公害,適合產業化開發及無公害栽培。該系列品種耐寒性較強,露地越冬可耐-15~-10℃短期低溫,平均單花球質量1~2 kg,每 667 m2產量 2 500~3 500 kg,采收上市在春季3~4月,正值蔬菜淡季,經濟效益較高。其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不僅供應北京、天津、西北、東北等地,還出口到俄羅斯、韓國等地。目前在河南、江蘇、山東、安徽、陜西、湖北等地均有推廣種植。
越冬花菜早熟品種,生育期220~230 d,植株生長勢較強,葉片寬披針形,灰綠色,功能葉25片左右,外葉較大、半開展,內葉少,心葉半抱,蠟粉較多。花球高球形,花粒細白,緊實,單球質量0.7 kg,耐寒可耐-10℃短期低溫,適合黃準流域露地及華北地區保護地越冬種植。在鄭州地區7月中下旬播種,8月底至9月初定植,翌年2月底現球,3月初采收,每667 m2產量2 000 kg左右。
越冬花菜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30~240 d,生長勢強,外葉開展,心葉直立,葉片灰綠色,呈長橢圓形,葉片肥厚,蠟粉中等;株型中等,生長勢強,植株幅度50 cm,株高40 cm,心葉合抱,功能葉25片左右;花球高圓形,花球潔白、緊實,粗花粒,單球質量0.9 kg左右,最大花球可達2.5 kg;耐寒性極強,正常降溫一般在-11~-6℃的低溫狀況下,不需加任何保護措施,均可安全越冬,適合黃淮流域露地及保護地越冬種植。在鄭州地區7月中下旬播種,8月底至9月初定植,翌年3月初現球,3月中下旬采收,每 667 m2產量 2 500~3 500 kg。該品種 2004年通過河南省科技廳品種鑒定,2005年獲得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該品種的推廣得到國家科技部農轉資金項目資助。
越冬花菜晚熟品種,生育期250 d左右。植株生長勢較強,葉片長橢圓形,灰綠色,功能葉28片左右,外葉較大、開展,內葉直立,心葉高抱,蠟粉中等?;ㄇ虺矢咔蛐?,花粒細白、緊實,單球質量0.7~1.5 kg,極耐寒,可耐-10℃短期低溫,適合黃準流域露地及保護地越冬種植。在鄭州地區7月中下旬播種,8月底至9月初定植,翌年3月上旬現球,3月下旬4月初采收,每667 m2產量2 500~3 500 kg。
越冬花菜晚熟品種,生育期260 d左右。植株生長勢中等,葉片長橢圓形,灰綠色,功能葉28片左右,外葉較大、開展,內葉直立,心葉抱合,蠟粉中等。花球呈高圓形,花粒細白,緊實,商品性極佳??赡?10℃短期低溫,春季花球生長時耐熱性較好,不宜出現毛花、小葉現象,適合黃淮流域露地及保護地越冬種植。在鄭州地區7月中下旬播種,8月底至9月初定植,翌年3月上旬現球,4月上中旬采收,每 667 m2產量 2 500~3 500 kg。
最佳育苗時間為7月下旬至8月5日。播種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宜選用3 a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排水方便,不易積水的平整地塊起高畦育苗。育苗前苗床土要整平、土塊要弄細。一般畦面寬度為1.1 m,長度不宜超過20 m,苗畦太長不易排水,太寬不易操作。每667 m2用種量為50 g,苗床需35 m2。苗齡25~30 d,幼苗5葉1心時定植,嚴防高腳苗出現。整苗床時,可用樂斯本或毒死蜱乳油沖施,防治地下害蟲。苗床整平后,澆透水,然后均勻地撒播種子,并覆土0.5~0.7 cm厚,蓋土太厚不易出苗,蓋土薄,幼苗出土帶帽,且根易曬干。播后再在畦面上搭上小拱棚,用雙層70%遮陽網、草苫遮蔭保濕,遇雨水天氣,還需加蓋塑料薄膜防止雨水沖刷拍打畦面,影響出苗質量。播種2~3 d后,種子即可拱土發芽,應早、晚揭去草苫、遮陽網等覆蓋物,只在每天晴天的10:00~16:00遮蔭覆蓋,以防止曬傷苗子。當幼苗子葉展開時,可不進行遮蔭。注意間苗,當苗1葉1心時,進行第一次間苗,苗距3.3 cm,當苗3葉1心時,可定苗,苗距10 cm×10 cm。幼苗生長期應小水勤澆,保持苗床濕潤,應每周澆水1次,澆水不易過大,如遇大雨,苗畦積水,應立即排水,以防淹苗、防漬害。另外,若土壤板結或雨后要注意中耕、松土、除草。出苗后注意防治白粉虱、菜青蟲、甘藍夜蛾和小菜蛾等害蟲。由于高溫高濕易造成黑腐病和霜霉病等病害大發生,可用農用鏈霉素和新植霉素200 mg/kg溶液和百菌清500 mg/kg溶液進行噴灑。
花椰菜對土壤條件要求嚴格,種植時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地塊,前茬最好是小麥、早玉米、西瓜、春花生、黃瓜、豆角、番茄、馬鈴薯等作物,忌與油菜、甘藍、花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整好地后施足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配施一定比例的化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優質有機肥4 000~5 000 kg或腐熟的雞糞1 000 kg,氮、磷、鉀復合肥 50 kg,硼肥 2 kg,深耕 26 cm,混勻整平耙透耙細后作壟。一般起高壟栽培,壟高26 cm,壟寬 40 cm,壟距 1.0~1.1 m。
一般苗齡25~30 d,真葉達到5葉1心時即可定植。定植前苗床澆透水保持濕潤,陰干后進行切塊,將有真葉5~6片的壯苗盡量帶土坨移栽。宜選擇陰天或晴天的傍晚定植于大田。鄭州地區最適定植時間為8月底至9月5日。定植時在壟兩側高1/3處種植2行,株行距 50 cm×50 cm或 55 cm×55 cm(肥沃地塊),每 667 m2種植 2 200~2 700 株。
①越冬前的管理 定植后立即澆一遍水。3 d后再澆一次水,促進緩苗。定植緩苗后,施1次提苗肥,一般于9月中下旬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并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植株封壟前,再追肥1次,每667 m2施50 kg碳酸氫銨或30 kg尿素。此時,要進行第二次中耕鋤草,可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冬季可護根防凍。生長期間的澆水次數視土壤和苗情而定,保持土壤見干見濕。10月底(冬前)開始控制肥水進行蹲苗,使其莖稈粗壯,葉色深綠,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在冬前以培養壯苗為標準,防止徒長,以免發生凍害。越冬時植株有15~18片葉為好,保證安全越冬,獲得高產。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澆足澆透封凍水,以增強抗寒能力。一般情況下,越冬期間不再進行澆水、施肥、中耕。如果不下雪,遇到特別干旱年份,植株局部萎蔫,下部葉片變黃時,可選擇晴天上午土壤和植株解凍后灌水,15:00以前水能滲完,即灌即排,保證壟面沒有存水,以防夜晚凍害。
冬前注意防止蚜蟲、白粉虱、小菜蛾、菜青蟲、甘藍夜蛾的為害??捎?0%蚜虱凈(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蚜蟲和白粉虱;用5%杜邦普尊(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 000倍液,BT菌劑200倍液,德國巴斯夫帕力特(蟲螨腈)懸浮劑800倍液或杜邦安打800倍液防治小菜蛾、菜青蟲和甘藍夜蛾。常見病害有霜霉病和黑腐病,在苗期陰雨天后,噴灑200 mg/kg的農用鏈霉素或新植毒素,以預防病害的發生。
②越冬后的管理 一般2月中旬天氣轉暖,花菜植株開始返青拔除雜草。早澆返青水,返青只澆清水。第二次澆水在心葉旋擰時,同時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每667 m2追施尿素20 kg,促進外葉生長。第三次澆水同時每667 m2追施15 kg尿素、5 kg硫酸鉀,以利于幼苗現球,3月初開始出現花球。出花球前,于3月10日左右每667 m2追施硫酸鉀20 kg?;ㄇ虬l育期間可不再追肥?;ㄇ蛏L期不要缺水,否則花球易散,產量低?,F球后每7 d澆1次水,保證花球生長需要?;ㄇ蚺虼笮纬善?,是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應適時做好灌水和排澇工作。此時缺水,葉片短縮、花球易散,產量低;水分過大又易引起花球霉爛,品質差。冬花二號和基地冬花,心葉合抱,不用折葉覆蓋花球,當花球成熟時露出一片心葉,就可以收獲了;但冬花三號心葉高抱,像牛心包菜一樣,當花球長大,心葉不會撐開,揭開葉片,如果花球充分長大時,就可以采收。
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可陸續采收,一般4月中旬采收完。過早采收,產量低;過遲采收,花球松散、變黃,品質降低。收獲時要留4~5片內葉包被花球,保護花球在運輸中免受外界損傷和確保花球潔白。每667 m2產量在2 500~3 500 kg,上市時正值春淡,產值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