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佳(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ICU,湖北 荊州 434020)
軟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療Ⅱ度壓瘡的效果觀察
萬 佳(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ICU,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觀察不同創面處理方法對Ⅱ度壓瘡創面的治療效果,探討Ⅱ度壓瘡最佳的臨床處理方法。方法:將Ⅱ度壓瘡患者44例按隨機分為對照組(12例)和試驗組(32例)。對照組使用碘伏涂擦換藥,實驗組采用軟聚硅酮泡沫敷料外貼,兩組均按壓瘡護理常規護理。采用統一的療效標準觀察創面的愈合情況。結果:試驗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lt;0.01)。結論:軟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療Ⅱ度壓瘡治愈時間短,治愈率高。
軟聚硅酮泡沫敷料;壓瘡;護理
壓瘡也稱褥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科使用軟聚硅酮泡沫敷料對44例壓瘡患者的64個Ⅱ度創面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進行了對比研究,以期給Ⅱ度壓瘡患者提供一個最佳的壓瘡創面護理方案。現報道如下。
1.1對象
根據《新編護理學基礎》壓瘡分期,選取2008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Ⅱ度壓瘡患者44例(64處壓瘡),男28例,女16例,年齡36~89歲,平均60.3歲。其中1處壓瘡29例,2處者10例,3處5例。原發病:COPD 7例(創面7處),糖尿病9例(創面13處),腦血管意外9例(創面14處),截癱4例(創面9處),骨折術后4例(創面5處),心肌梗塞6例(創面6處),營養衰竭2例(創面5處),其他3例(創面5處)。面積由0.5cm×1.5cm~6cm×8cm。壓瘡部位:左右髂棘17處,骶尾部26處,足跟部14處,其他7處。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32例(創面48處),對照組12例(創面16處)。兩組創面的顏色、發生部位、年齡、病種、創面面積及Braden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1.2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兩組壓瘡的同步護理措施是保持床單及創面的清潔,對于病情允許的患者,嚴格執行2h翻身一次,增進營養攝入。兩組均行以下常規處理:對Ⅱ度壓瘡的大水泡予無菌操作下抽液,小水泡不予處理;感染創面予雙氧水及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對照組在常規處理后采用定時碘伏涂檫,創面在4cm2以上用無菌紗塊覆蓋。實驗組在常規處理后,根據II度壓瘡面積選擇合適型號、種類的美皮康(美國Molnlycke Health Care公司生產的一種具有吸收和自粘性的軟聚硅酮泡沫敷料)粘貼傷口。滲液少用超薄型;滲液多用普通型;骶尾部用邊型。敷料邊緣超過瘡面約2cm,待敷料發白,移位時將其更換,最初隔日換一次,待滲液減少,瘡面縮小、變淺,改為2~5d更換一次。兩組的治療時間均為30d。
1.2.2 評價方法 ①治愈:創面愈合,上皮覆蓋,皮膚顏色正常。②有效:無分泌物,創面縮小,肉芽組織正在生長。③無效:創面無肉芽組織生長,傷口無縮小。
1.3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48處創面中,治愈43處,有效5處,有效率100%。對照組16處創面中,治愈10處,有效6處,兩組患者的壓瘡治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1)。試驗組治愈時間(9.86±3.1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2.16±3.92)d(Plt;0.01)。
壓瘡的護理是基礎護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以往治療壓瘡多采用消毒劑處理創面后以無菌紗布覆蓋,在治療過程中因紗布對滲液的吸收量有限,需頻繁換藥;由于滲液干燥后使創面與紗布粘連,更換紗布時導致患者疼痛,并將新生的肉芽組織撕脫,使創面反復損傷,治療時間延長,增加了護理工作量和治療費用。
2000年8月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在新頒布的創面醫療用品(外用藥和敷料)的行業指南中特別強調,保持創面的濕潤環境是標準的處理方法[1]。目前研究證明,新型敷料所提供的密閉環境能夠有效保留傷口的滲出液,提供傷口快速愈合所需的濕潤環境。主要原因如下:①濕潤環境可加快表皮細胞遷移速度,而干性環境下傷口表面容易形成結痂,結痂迫使表皮細胞的遷移繞經痂下,延長了愈合時間[2-3]。②刺激細胞增殖,促進生長因子的釋放。濕潤的創面能維持創緣到創面中央正常的電勢梯度,促使更多的生長因子受體與生長因子結合,創面的濕潤環境有利于保持細胞活力,促進修復細胞生長[4-6]。③白細胞功能增強,同時密閉環境有效隔絕了外界細菌的侵入,防止感染創面細菌傳播而造成的感染。④低氧或無氧、微酸的愈合環境可以抑制傷口中細菌的生長,促進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刺激毛細血管增生。⑤新型敷料所提供的密閉保濕環境有利于發揮酶的清創作用,從而促進纖維蛋白和壞死組織的溶解,加速創面愈合。
軟聚硅酮泡沫敷料的作用機理是:高效吸收創面滲液,減少創面的浸漬,避免了因滲液滲出敷料表面而污染衣物和被服;同時保持一個適當濕潤的創面愈合環境,促進傷口愈合。由于材料本身的自粘性,敷料可與傷口周圍皮膚粘附,不需要二次固定,避免了因膠布固定導致的皮膚過敏和固定不牢。敷料可根據傷口形狀和部位進行裁剪,與傷口更好的貼合。敷料與傷口新生肉芽組織不粘連,在更換敷料時不導致患者疼痛。治愈期短,換藥次數少,不但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而且降低了治療費用。同時,它還解決了以往傳統方法治療壓瘡護理過程中繁瑣、復雜、效果不佳的問題,護理操作簡便,省時省力,降低了護理工作強度。綜上所述,應用聚軟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療Ⅱ度壓瘡是簡便易行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1]Jones A M,San M L. Are modern wound dressings a clinical and cost-effective to the use of gauze[J].Wound Car,2006,15:65-59.
[2]付小兵,程飚,盛志勇.生長因子應用于臨床創傷傷修復——十年的主要進展與展望[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4,18(6):508-512.
[3]Egalstein W H. Moist wound healing with occlusive dressings:a clinical focus[J].Dermatol surg,2001,27(2):175-181.
[4]Martsbridge J.Tissue-engineemd skin substitutes.Expert Opin Biol Ther[J]. 2002,2(1):25-34.
[5]Doebis C,Ritter T,Bmndt C,et a1.Effcient in vitro transduction of epithelial cells and keratinocytes with improved adenoviral gene transfer for the application in skintissue engineering[J].J Transpl Immunol,2002,9(2-4):323-329.
[6]Falanga V.Classifications for wound bed preparation and stimulation of chronic wounds[J].Wound Rep Reg,2000(8):347-352.
[編輯] 一 凡
R758.19
A
1673-1409(2012)05-R023-02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5.011
2012-03-18
萬佳(1982-),女,湖北荊州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急危重癥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