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楊
(福建福州350003)
讀國家發改委《改革重點工作意見》之感想
曾志楊
(福建福州350003)
國家發改委指出: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改革仍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在近年來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的基礎上,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進一步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深層次矛盾,促進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3月22日《中國政府網》消息)
讀了《關于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之后,我感到改革的內容不可謂不廣,內容不可謂不豐,參與的政府機構不可謂不多。如此多的改革項目出臺,便生出一番感想。
一是改革必須重視民意。如果只是閉門造車地搞改革,那么就很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泥潭。一項改革的出臺要做到“制定于上,民安于下”,則要廣納民意,想民眾之所想,思民眾之所急,讓改革貼近社會實際,讓改革貼近百姓民生。
二是要堅持“改革讓百姓受益”的理念。我們的黨和政府一貫堅持“讓百姓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如今國家的經濟已逐漸強大,理應讓百姓成為改革受益的主體。如果改革只顧及到一些部門的利益,而忽視民眾的利益,那么這樣的改革就失去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沒有群眾基礎的改革則既難以長久,更難于見效。
三是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我們的一些改革為什么難產?原因是面對問題卻拿不出具體的解決措施。造成“拿不出解決措施”的原因是往往我們“淺嘗輒止”,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因此在改革方案的起草之前要以扎實的調研作為基礎,只有了解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拿出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
四是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改革雖然是政府部門之事,但改革結果卻事關百姓福祉。因此要摒除門戶之見,引進社會組織和社會人士參與改革的制定工作。常言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又道“當局者迷,傍觀者清”。不將改革局限于部門之內,而是擴大到社會之上,這才是改革所應采取的“正確之道”。
國家發改委《意見》中林林總總的32項改革如獲成功,當造福民生于無數,當造福國家于長久。因此如何著手,如何著眼,如何推進?便是我們面臨著的不可忽視的問題。
我以為秉持“執政為民”理念,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才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