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敏
毛澤東主席關心檔案事業
羅雅敏
毛澤東主席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黨、國家和軍隊的檔案事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的關于檔案建設管理的思想和實踐?;仡櫭珴蓶|主席關心、重視檔案工作的事跡,對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發揚黨的光榮傳統,進一步推動檔案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在我們黨老一輩革命家中,毛澤東主席是最早從事檔案工作的。早在我們黨初創時期,1923年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正式建立秘書制度,中央局秘書由毛澤東主席擔任,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執行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秘書負責黨內外文書及開會記錄責任并管理本黨文件,中央一切函件均需由委員長和秘書共同簽字才能發出。這是毛澤東主席最早從事實際的檔案工作,也是我黨檔案工作的開始。
隨著黨的事業不斷發展和毛澤東思想的逐步形成,我黨我軍的檔案事業基本形成,一些基礎性的政策規定相繼推出。1934年4月,毛澤東、朱德、項英聯名頒發《成立紅軍戰史編輯委員會的決定》,決定要求對紅軍作戰資料進行收集和編撰并給予保存,以作為今后制定作戰方案的依據和參考。同年12月,時任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簽發頒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財政條例》,其中對財政檔案有明確規定:“各級財政機關之預算表、決算表,應一式兩份”,“一份自己保存,一份送交上一級財政機關備案”,賬簿、單據等財政會計文檔,保存時間為5年,銷毀檔案由“機關負責人監視銷毀之”。這是我黨早期檔案保管、征集、利用、編研的專業性法規。
在這一法規的指導下,黨和軍隊的檔案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和發展,使各類重要檔案被編輯成手冊或匯編,為我黨和我軍發展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使部分極為珍貴的檔案保存到今天。如192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化名為中原)關于南昌暴動與秋收暴動策略致前委的信;1929年8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化名向彩霞)關于秋收起義暴動方針問題給中共中央(化名世榮兄) 的報告;1929年1月,紅軍第4軍司令部布告(此布告作為檔案保存下來,毛澤東主席專門題注“這是紅軍1929年1月從井岡山下山向贛南閩西途中”);1933年 3月 21日,紅一軍團關于草臺崗戰斗部隊開進部署圖,此戰的勝利宣告了國民黨軍隊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被打破;1933年7月29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出版的《紅色中華》第97期第6版,刊登了李一氓“關于南昌暴動的故事”與何長工“關于井岡山的斗爭與中國工農紅軍的創造”兩篇回憶文章;1934年4月11日,朱德、周恩來關于敵向我進攻新計劃及我之部署給各軍團的指示。此時正值第五次反“圍剿”的非常時期,周恩來在該指示上批示:“秘密,閱畢焚去?。?!”后因情況危急,文件未來得及燒掉。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進行長征。這份文件幸存到今天,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在黨和軍隊的歷史研究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毛澤東主席珍愛檔案,視檔案文獻為生命,是我們檔案人的驕傲。在紅軍長征的艱苦歲月里,毛澤東主席有兩個裝滿檔案文獻的竹箱子,他說:性命可以犧牲,這些檔案文件不能丟掉。長征勝利后,中共中央決定:在中央及中央軍委下成立機要科,該科附設于中央軍委,跟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行動,這是我黨我軍最早帶有保管檔案作用的機要科。紅軍到達陜北后,毛澤東主席向中央秘書處移交了他長期保存的7包歷史文件和資料,這些文獻資料成為我黨我軍檔案中的珍品,為我黨黨史和我軍軍史重要文獻的保存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中國革命的發展,檔案在黨的事業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毛澤東主席也更加重視檔案事業。1937年5月,毛澤東和朱德頒布了中央軍委《關于征集紅軍歷史材料的通知》,決定成立紅軍歷史征集編研委員會,鼓勵廣大紅軍官兵撰述紅軍戰斗經歷,增強和培養了廣大紅軍官兵的檔案意識,這就是我黨歷史上最早專門征集、編輯黨史軍史的機構,使我黨和我軍的檔案得以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檔案工作發展,使檔案工作由收集、保管、利用到編纂、編輯研究都大大地上了一個臺階。如:我館至今保存的珍貴文獻《關于太岳決死一縱隊百團大戰戰斗詳報》《關于太岳留守部隊百團大戰戰斗詳報》《關于太岳留守部隊一、二、三階段戰斗總結》《太岳軍區抗日戰爭史》等。1941年8月,中共中央頒發的《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是中國檔案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文件,起到了當時歷史條件下指導收集、保存檔案的重大作用;1941年至1942年,毛澤東主席親自指導并參與編輯的400萬字的大型文件檔案匯編《六大以來》,對指導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加強黨的思想建設起到了巨大作用,為檔案編纂事業樹立了典范。1943年,毛澤東主席利用在江西根據地撰述的農村調查材料,編印《農村調查》匯編,并親自撰述序和跋,指出“我現在還痛感有周密研究中國事情和國際事情的必要”,強調“我們自己非做收集材料的工作不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也不能依靠別人預備的材料”。
要收集材料理所當然應更好地做好檔案收集工作。毛澤東主席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20年來我們對國內國際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所收集的材料還是零碎的”,更沒有做過“系統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1947年3月,因胡宗南部逼近子縣,安子文派4人去中央材料科駐地傳達毛澤東主席指示:疏散不要驚慌失措,檔案不要都燒,但只字片紙不要落入敵人之手。充分顯示出毛澤東主席對檔案工作的關注之情。1949年4月25日,毛澤東主席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宣布約法八章,其中兩處提及接管檔案問題,指出,國民黨各級政府和官僚資本主義企業人員,要各安職守,負責保管機關企業的“資財檔案”,聽候人民政府接收處理,嚴申保護有功者獎,破壞、偷盜、攜帶檔案潛逃或拒不交代者,則予以懲處??梢?,毛澤東主席對檔案的關注和重視。
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主席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況下仍然一如既往地對檔案事業十分關心。195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室負責人向毛澤東主席匯報工作談及文書、檔案工作時,毛澤東主席作了對檔案工作的專業性指示:“分門別類,便于保存和尋找?!?953年2月1日,毛澤東主席命令公布施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秘密文件保密工作細則》,決定在全軍范圍內設立保密室,負責處理檔案工作,逐步建立文書的立卷歸檔制度,使新中國檔案事業進入到正規化、專業化的建設中。
(本文轉載自《解放軍報》2011年11月28日,作者單位:成都軍區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