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仁波 山東工商學院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合同是確立各方義務和權利以及解決糾紛的法律依據。因此合同具有措辭準確、結構嚴謹、格式規范等特點。國際商務英語合同也不例外,如何理解和撰寫英語合同是關系到人們在國際商務活動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從實務的角度看,國際商務英語合同的語言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國際商務英語合同中經常出現詞匯并列使用的現象,即在使用一些同義詞或近義詞時用and或or連接并列使用。這種詞匯并列、同義重現,尤其是對核心概念加以重復的現象,表明法律語言對詞義正確、語意確鑿的刻意追求,目的是使得句子結構嚴密,傳達意思完整、全面和準確,從而使合同具有嚴謹、周密的特點,這也就減少或杜絕了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爭議。因此,這種詞匯的疊用在使用和翻譯時不能隨便拆開。
例1.甲乙雙方均應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
Both party A and party B shall perform and fulfill the relevant obligations under this contract.。這是同義謂語的重復使用,perform和fulfill的漢語意思都是“履行”。但perform強調的是“主觀的履行”,而fulfill強調的是“客觀的履行”。
例2.甲乙雙方同意按以下條款簽訂本合同。
This Contract is signed between party A and the party B subject to the followingtermsandconditions.
句中“條款”的英文翻譯為terms and conditions,terms 在 合 同中一般指與費用、手續費等金錢方面有關的條件,而conditions則指其他方面的條件,如單據要求,裝運要求等。
類似的疊用詞還有:權益(Rights and interests);關稅(customs fees and duties);簽發(sign and issue);更改或修正(alteration,modificationor substitution)。
合同對時間的要求是準確無誤的。所以英譯起止時間時,為避免爭議,商務英語合同中對裝運時間或付款時間的規定往往都非常嚴格,常用兩個介詞來并列使用。
例3.應當在5月1日前投保。Insuranceshouldbeeffectedonorbefore May15th.并列介詞“on or before”對投保時間規定得非常明確,意指“15日前,包括15日那一天”。
例4.他們的要求是不得晚于10月1日支付現金。
Their requirements are cash.on or before October 1.
例5.自5月20日起,該公司已無權出口任何商品。
This corporation shall be unauthorized to export any commodities onandafter May20.
上述三個例句用雙介詞進行英譯的含義非常明確,即含當天日期在內的起止時間。
合同中要明確規定雙方的責任。為英譯出雙方責任的權限與范圍,常常使用連詞或介詞的固定結構。
例6.如果下列商品對船舶和(或)船上其它貨物造成任何損害,出口商應負全責。
The exporter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all damage caused by the followinggoods to the ship and/or cargo onboard.
例句中的and/or就相當于中文中的“甲和乙+甲或乙”,這樣就可避免漏譯其中的一部分,從而嚴格地限定了責任人的責任范圍。例句2中的by and between強調合同是由“雙方”簽訂的,因此雙方都必須嚴格履行合同所賦予的責任。
公文副詞即在商務英語合同中經常會出現由here,there,where等副詞分別加上和after,by,in,of、on、to、under、upon、with 等介詞組成的復合詞,就是所謂的舊體詞。這些詞語氣莊重,具有法律文體風格。他們在現代英語中已很少使用,但在商務合同中卻頻繁出現。
例7.本合同以A為一方(以下稱買方)以B為另一方(以下稱賣方)簽訂。
A(hereinafter referredtoas the Buyer)as one party and B(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eller)as the other partyagree tosignthe contract.
句中的hereinafter中的here指的是thiscontract,因此hereinafter即in the following part of this contract.中文的意思是“以下,在下文”
例8.A方茲保證該合同項下的貨物將在月底前到達。
PartyA herebyis to warrant that the goods under the said contract will arrive by the end of the month.Hereby即by means of this/by reason of this,其中文的對應詞就是“茲”或“特此”。
例9.上述合同自雙方簽署之日生效。
The above-mentioned contract shall come into force from the date of signature hereofbythe twoparties.
例句中的hereof,意思是“就此合同”;例2中的whereby就是according to this contract,中文即“據此合同”。
例10.凡因執行本合同或有關本合同所發生的一切爭執,雙方應協商解決。
Al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of the execution thereof shall be amicably settled through negotiation.
例句中的thereof,意思是“由此(合同)”。
其他常用的公文副詞還有:在下文 /此后(hereafter);在此(herein);在上文(hereinbefore);在下面(hereunder); 對此 /至此(hereto);關于這個(hereupon);在下文(thereafter);在上文中(hereinbefore)在那方面(wherein)。
國際商務英語合同屬于法律文體。人們一般都不會使用彈性較大的“小詞”,而是使用一些非常正式、莊重的書面詞匯,這些詞的使用也體現了國際商務英語合同的莊重性。
例11.如果……,任何一方都有權中止合同。
Either partyreservesthe right to terminate thiscontractif…….
例12.該合同受美國法律管轄并按美國法律解釋。
This contract shall be governed by and constru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mericanlaws.
上述兩個例句中使用了party,reserve,construe等正式用詞,而未使用常見的side,keep,explain等詞。商務英語合同中常見的此類詞匯還有:其他事宜(miscellaneous);在……之前(prior to);責任/義務(obligation);證明 (certify);期滿(expiry/expiration);告 知 (inform)同意 (consent);認為/相信(deem);撤銷(rescind)。
Shall在普通語法中,主語為第一人稱,中文的意思是“將要”。而它是在國際商務合同等法令、條約、規章中也是頻繁出現的一個詞,有其特殊的含義,通常用來表述各項具體的規定與要求,帶有指定性和強制性,體現了法律文件的權威性和約束性。Shall強調的是一種法律義務,不如此就會產生違反法律義務的后果。其主語為第三人稱,可用于各種時態,起到助動詞的作用,不表示“將要”,而表示法律上明確的有約束力的要求,意思是“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中文的準確意思是“須(履行的義務或責任)”,盡管有時譯成“應”,其含義仍然是“須”。而Should則與Shall有著明顯的差異,它不表示法律的義務,指表示一般的或道義上的義務。
例13.賣方應(須)將下列單據提交銀行托收
The seller shall present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required for collectiontothe banks.
例14.賣方應按發票金額的120%投保一切險。
Insurance shall be covered by the seller against all risks for 120%of the invoice value.
例15.一旦裝運完畢,賣方應即電告買方合同號、商品號、已裝載數量、發票總金額、毛重、運輸工具名稱及起運日期等。
The sellers shall immediately,upon the completion of loading the goods,advise the buyer of the contract No.,name of commodity,loadedquantity,invoice values,gross weight,name of vessel and shipment date byfax.
例16.因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本合同全部或部分不能履約,賣方概不負責,但賣方應將上述發生的情況及時通知買方。
The seller shall not hold any responsibility for partial or total non-performance of this contract due to force majeure.But the seller shall advisethebuyerontimeofsuchoccurrence.
上述例13、例14和例15中的shall對應的中文詞就是(法律上)“應當”或“必須”;例16中的shall not對應的中文詞就是“不必”。此外,還有一些常規詞語被賦予了國際商務合同的專業含義,翻譯時也應多加注意。
例17.商業發票和提單等單據須在裝運日后20天內呈交中國銀行煙臺分行議付
Documents like commercial invoice and B/L must be presented to Bank of China Yantai Branch for negotiationwithin 20 days after the date ofshipment.
例句中的negotiation所對應的中文詞語為“議付”,而不是“談判”或“協商”。
例18.合同任何一方都不得轉讓本合同。
Neither party hereto shall assign thiscontract.
例句中的assign應譯為“轉讓”,而不是“指派”。
另外,在表示商品規格時,經常使用MIN、MAX等詞,Min的中文表示“…以上”,Max表示“…以下”。例如:純度80%以上,英語的翻譯為:Purity:80%MIN.,如果用above,就不合適。同樣,水分2%以下的英文為moisture:2%MAX.。
國際商務合同中常見的此類詞還有:訴訟(action);轉讓(alienation);對價(consideration);記名提單(straight B/L);共同海損(general average);憑指示(to order of);時效(limitation);托收(collection);清償/補償(satisfaction)
總之,國際商務英語合同在語言方面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因此,在書寫、翻譯或閱讀英文合同時,必須把握合同語言基本的特點和規律,以確保合同語言的準確、嚴謹和規范,從而保證人們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