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松(南通市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江蘇南通,226006)
新時期推進水產品質檢檔案工作的思考
張海松(南通市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江蘇南通,226006)
水產品質檢檔案工作是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新形勢下,如何轉變觀念、創新服務方式、完善體制機制,全面推進水產品質檢檔案工作,更好地適應質檢事業發展要求,是我們水產品質檢檔案部門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對此作了粗淺思考。
1.全力打破“單一服務”的舊理念,樹立“兩種服務”的新觀念。把質檢檔案工作的服務重點,由過去為國家機關的“單一服務”為主轉到為機關、基層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三個服務”上來,由以往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個文明”建設服務轉到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四個文明”建設服務上來。只有為“三種對象”和“四個文明”建設全面提供優質服務,才能既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又有效地帶動質檢檔案事業自身的發展,從而使質檢檔案事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2.打破閉關自守的舊理念,樹立開放共贏的新觀念。當今世界,知識經濟快速發展,電子通訊技術高度發達,經濟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質檢檔案部門和廣大檔案工作人員,只有不斷打破陳舊的思維定勢,從思想上、行動上真正實現檔案工作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的徹底轉變,才能不斷跟上歷史和時代前進的步伐,才能不斷開創質檢檔案事業與經濟社會互補、共贏、協調、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3.打破“圈地為治”的舊理念,樹立統籌發展的新觀念。“圈地為治”的舊理念主要表現為對質檢檔案工作與社會的聯系缺乏正確的認識,人為地限制了質檢檔案工作融入經濟社會,影響了質檢檔案事業與經濟社會的統籌、協調發展。這種觀念產生的原因,既與長期以來企事業檔案部門一直處于閉關自守的境地相聯,也與過去因受服務對象單一、服務范圍較小、服務內容較少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舊習相關。為此,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打破“圈地為治”的舊理念,逐步樹立統籌發展的新觀念。
1.發揮質檢檔案信息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質檢檔案信息綜合服務網絡中心。建立質檢檔案信息綜合服務網絡中心,是促進質檢檔案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個關鍵措施,是今后質檢檔案服務工作的一個發展方向。縣(市)以上檔案管理部門都應傾力建立包括質檢檔案在內的檔案信息綜合服務網絡中心。要通過數年的努力,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交錯的檔案信息“高速公路網”。要根據用戶至上、及時快速、準確可靠、優質高效“四項原則”,逐步健全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相關制度,建立規范的服務程序,達到檔案信息接收量大、覆蓋面廣、自身質量高和運行規范、服務周到、效果顯著的要求,使之成為質檢檔案工作服務方式方法創新的一個大舉措。
2.發揮質檢檔案歷史文化價值優勢,建立以編研為主的質檢檔案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中心。積極做好質檢檔案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重點是建立以編研為主的質檢檔案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中心,推出一些在社會上叫得響的質檢檔案編研成果精品,推動質檢檔案文化產業發展,并逐步做大做強,形成氣候,為“文化江蘇”增光添彩。
1.創新質檢檔案管理體制,實施質檢檔案管理終端網絡工程。我國目前質檢檔案管理體制實行國家、省、市三級管理,這種體制的不足之處在于管理網絡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覆蓋,到了縣市級,因有的質檢機構剛建而未設檔案管理機構或人員,使得管理網絡未至終端,導致管理出現“盲點”。解決這一問題比較現實的辦法是建議水產事業比較發達的縣(市)應盡快設立質檢機構,做到機構設到底、網絡聯到底、工作插到底。
2.創新質檢檔案事業投入機制,實施質檢檔案工作活力倍增工程。目前多數質檢檔案部門經費仍較短缺,創新質檢檔案事業投入機制,實施質檢檔案工作活力倍增工程,應調動多方面積極因素,貫徹“多條腿”走路方針,采取多渠道籌資方法。一是以優質服務取得政府支持,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要渠道,解決好質檢檔案部門全年開展各項重大活動所需的主要經費來源問題。二是以有關部門、單位融資為主要支點,采取協作互動的方法,實現“雙贏”或“多贏”,努力緩解活動經費短缺的矛盾。三是以部分質檢檔案業務工作的 有償服務為主要平臺,彌補部分活動經費的短缺。
3.創新質檢檔案協作機制,實施質檢檔案業務區域互動工程。要根據科學發展觀關于“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把創新質檢檔案業務協作互動機制的工作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創新質檢檔案業務協作互動機制的主要內容為:一是培育質檢檔案文化協調發展的巨大活力。二是發揮質檢檔案文化品牌的輻射效應。三是實現質檢檔案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
4.創新質檢檔案人才管理機制,實施質檢檔案人才培育工程。加強質檢檔案隊伍建設,必須逐步建立完善“三大機制”:一是建立完善質檢檔案人員綜合素質目標管理機制。二是建立完善質檢檔案人員與時俱進的繼續教育機制,著重提高業務技能、知識水平。三是建立完善質檢檔案人員科學合理的業績考評機制,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合理確定業績考評評價指標,導入競爭機制,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質檢檔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