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1月16日消息 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做好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2011年年報監管工作的通知》,對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業年報監管工作提出要求。《通知》要求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重點關注中央企業、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情況,進一步強化對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2011年年報審計質量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關注的年報細節包括會計要素計量方法、按規實行股權激勵、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資產減值和預計負債、金融資產轉移業務的相關負債信息和風險信息等。
新京報1月16日消息 由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的“2011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昨日上午發布。報告顯示,在企業家涉案的199例案件中,國企和民企分別為88例和111例,其中59例國企企業家貪腐案例中,平均涉案金額3380萬余元。2009年中國可統計的落馬企業家有95位,2010年該數據上升到155位,去年這一數字突破了200位。國企犯罪多系貪腐,民企犯罪多因融資。有專家認為,在司法審判上存在對國企企業家量刑輕、對民營企業家量刑重的傾向。
證券時報1月8日消息 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于1月7-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綜合運用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政策工具,合理運用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按照總量適度、審慎靈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調節好貨幣信貸供給,保持社會融資規模的合理增長。著力優化信貸結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證券時報1月8日消息 國土資源部1月7日表示,2011年全國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同比增長16.25%;全年土地供應量同比增長37%。15個省開展耕地質量等級監測試點,實現補充耕地480多萬畝,占補平衡凈增耕地70多萬畝;1000萬套保障房應保盡保,商品房用地全年實際供應145萬畝,同比增長4%;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率達70%,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率均達80%。2012年將加快10個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實施進度,啟動500個高標準基本農田示范縣建設,完善土地整治監測監管等信息化建設。
中國證券報1月7日消息 證監會1月6日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0號——創業板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11年修訂)》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要求創業板上市公司強化非財務信息的披露,以增強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同時完善利潤分配的披露內容,促進上市公司合理回報股東,并新增了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披露要求。
新華網1月6日消息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1月6日發布調查報告,2011年四季度我國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都比上季度有所回落,但都持續位于景氣區間。四季度企業景氣指數為128.2,比三季度回落5.2點。分行業看,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景氣回落明顯;分企業規模看,小型企業景氣度較低,但仍運行在景氣區間。目前的景氣回落還是溫和的,不同于三年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的大幅“跳水”,不代表經濟出現明顯下滑。
中新網1月6日消息 中國國家工商總局1月6日發出通知,將依據《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等法律、規章的規定,整治經營者利用合同格式條款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的責任、排除消費者的權利等三類違法行為。通過開展此次專項行動,初步達到在全國范圍內有效遏制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的目的,使市場秩序得到規范、消費環境得到凈化,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滿意度。
京華時報1月6日消息 2011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全年達到18萬億元,增長17%左右;外貿總體增長較快,預計全年進出口總額將達到3.6萬億美元,增長20%以上,貿易順差繼續收窄,預計在1600億美元左右;利用外資質量穩步提升,前11個月實際使用外資1038億美元,增長13.2%;對外投資合作扎實推進,前11個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500億美元,增長5.2%。
中廣網1月6日消息 2012年我國面臨的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外需下滑和經營成本上升疊加,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可能面臨更大困難。今年將繼續保持出口退稅制度基本穩定,加快退稅進度。繼續支持企業培育自主品牌,完善國際營銷網絡,建設研發設計中心,擴大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
經濟參考報1月5日消息 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12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為8809元/平方米,環比11月下降0.25%。這是百城住宅均價連續第4個月環比下降,降幅與上月基本持平。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北上廣深等十大城市價格環比全部下降且平均降幅再次擴大。百城住宅價格下降的幅度和范圍繼續擴大,一、二線城市大型房企部分項目降價的趨勢逐步向三、四線城市蔓延,降價樓盤多以新項目為主。
新華網1月5日消息 商務部1月4日提出預期目標,“十二五”期間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左右,2015年達到32萬億元;生產資料銷售額年均增長16%左右,2015年達到76萬億元;貨物進出口年均增長10%左右,2015年達到4.8萬億美元;服務貿易年均增長11%以上,2015年達到6000億美元。“十二五”期間將積極實施電子商務示范工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市場交易平臺、發展網上市場,力爭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30%以上。
新華網1月4日消息 日前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1年第四季度例會表示,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把握好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之間的關系,加強系統性風險防范。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央行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內第四次強調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
中新網1月4日消息 中國銀監會4日宣布,2009年10月,全國金融機構空白鄉鎮金融服務全覆蓋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截至2011年底,全國金融機構空白鄉鎮從工作啟動時的2945個減少到1696個,兩年減少1249個,實現鄉鎮機構和服務雙覆蓋的省份(含計劃單列市)從工作啟動時的9個增加到24個。金融服務和機構空白鄉鎮數量的大幅減少,標志著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均等化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力爭本年末總體解決金融機構空白鄉鎮的金融服務問題。
京華時報1月4日消息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月3日公布的2011年12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PMI)為56%,比2011年11月上升6.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PMI在經歷了短暫回調后重拾升勢,回到了增長區間。由于非制造業沒有綜合指數,通常以商務活動指數來反映非制造業經濟的總體變化,一般來說,該指數達到50%以上,反映非制造業經濟總體上升或增長;低于50%,反映非制造業經濟下降或回落。
人民網1月1日消息 財政部致函人民網,就網友提出的“養老保險是否入不敷出”作出回應:近年來,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存在一定的結余。一是各地通過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核實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加強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清理企業欠費等措施,使基金收入增長較快;二是中央財政逐年加大支持力度,1998~2010年,全國財政共安排養老保險補助資金991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8532億元;三是各地通過繼續清理和規范基本養老保險統籌項目和計發標準、嚴格控制違規提前退休等,較為有效地控制了基金支出。
人民日報2011年12月31日消息 商務部發布信息,2011年,我國吸收外資工作以優化吸收外資結構、創新吸收外資方式、完善吸收外資環境為著力點,克服諸多不利因素,實際吸收外資金額預計超過110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吸收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伴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境外人民幣規模有所擴大,外國投資者以境外人民幣出資的需求日益強烈。商務部適時出臺《關于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外國投資者使用境外合法獲得人民幣開展直接投資,受到投資者歡迎。
中國證券報2011年12月29日消息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受國務院委托表示,2011年前三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01%,其中最終消費的貢獻率由去年同期的32.7%提高到47.9%,資本形成由55.5%下降到53.4%。2011年前11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為17%。國務院下一步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擴大居民消費重在提高收入、改善預期,不斷增強轉變發展方式的動力。
中新網2011年12月29日消息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課題組預計,2011年中國GDP增長9.3%左右,CPI上漲5.4%左右;2012年GDP增長8.8%左右,CPI上漲3.5%左右。2012年經濟增速環比看一季度會見底,同比看二季度見底,全年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在2011年12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之后,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下調的空間、必要性和可能性依然很大,預計2012年上半年存款準備金下調兩次以上。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可能性加大,預計全年人民幣升值幅度不會太大。
京華時報2011年12月28日消息 國家統計局12月27日公布,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6638億元,同比增長24.4%,比前10月回落0.9個百分點。但從11月當月增速來看,前期工業利潤較快下滑的態勢已經有所改觀,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421億元,同比增長17.9%,比上月提高5.4個百分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3543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最慢。11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當月實現利潤1024億元,同比下降14.2%。
人民網2011年12月27日消息 央行12月27日發布的《2011年11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顯示,2011年前11個月,我國金融市場總體運行平穩。11月銀行間市場債券發行量有所增加,5至10年期債券發行比重上升;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和債券回購量有所增加,貨幣市場整體利率水平較上月下降,走勢呈現先下降后又上升態勢;現券交易活躍,銀行間債券指數和交易所國債指數走高。11月份,上證股指總體下跌,滬市日均成交量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