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輝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做好種業是推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發展的前提,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而種子質量和種植安全在種業中尤為重要,種子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農民的收益和企業的發展,關系到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關系到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著力構建種子質量糾紛的長效溝通途徑,保證種子質量和種植安全生產是業內人士面臨的重要課題。種子企業是種子質量的直接責任者,種植戶是種子使用主體,是種子種植的責任者,氣候、土壤是影響種子種植效果的外部環境,種植收益與企業、種植戶、環境有較大的相關性,若產生糾紛不僅直接影響到企業的信譽,還會波及農業生產和社會穩定。近年來由于部分種子企業責任與服務意識較差、農民朋友的栽培管理技術參差不齊、氣候異常不定,導致種子質量糾紛有逐漸增多的趨勢。當前探討解決種子質量和種植糾紛的途徑已迫在眉睫,筆者結合10多年企業經營管理和農業種植的經驗談一下減少種子質量糾紛的辦法。
種子質量是指種子所固有的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是由不同特性綜合而成的一種概念,主要包括品種質量和播種質量2個方面。品種質量是指與遺傳特性有關的品質,可用真、純2個字概括;播種質量是指種子播種后與田間出苗有關的質量,可用凈、壯、飽、健、干、強概括。
種子質量是種子企業的生命,更是一個種子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證,是開拓市場的生命線。造成種子質量糾紛的因素,既有種子本身的質量因素,也有栽培、病害、氣候等非質量因素。不管是種子本身的質量因素還是非質量因素,種子質量糾紛處理不當,都容易誘發群體性上訪事件,既影響種子企業正常的工作,也影響到農村穩定,因此處理好種子質量糾紛非常重要。第一,處理好種子質量糾紛可以使企業充分認識產品質量的首要地位,充分理解“靠質量樹信譽,靠信譽拓市場,靠市場增效益,靠效益求發展”的深刻內涵,并促使種子企業采取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提高產品質量。第二,處理好種子質量糾紛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其對公司的正常經營管理所帶來的影響,減少其對公司品牌美譽度造成的負面影響。第三,減少種子質量糾紛有利于農村經濟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第四,處理好種子質量糾紛有利于提高種植戶在不同種植環境下對科學栽培管理技術的重視程度,使農民朋友充分認識到品種高效栽培技術的重要性。
①個別企業會以此品種種子冒充其他品種種子或用常規種冒充雜交種。②個別企業在種子包裝袋上所標注的種子質量標準與該品種實際種子類別、產地不符。③所包裝的種子純度、凈度、發芽率、含水量(其中的一項或幾項)低于國家規定種用標準。④對個別品種的性狀夸大宣傳,誤導種子購買者。⑤企業對品種的技術指導的失誤。
①品種抗病性較低,導致減產或絕收。②品種的抗逆性(抗逆性包括耐高溫、耐低溫、耐干旱、耐濕性、抗倒伏等)差,導致減產或絕收。③產品的播期不對,譬如春播品種進行夏種、露地品種用于保護地等,導致減產或絕收。
①經銷商盲目承諾,而實際情況與承諾相差較大,譬如承諾產量、價格、商品性、抗病性等。②為了獲取較高利潤,經銷商自行提高某一品種的定價,遠遠高于廠家建議的零售價,導致種植戶對該品種期望值遠高于它的實際收益。③為了從公司獲取更多的補償款,個別信譽較差的經銷商會聯合個別種植戶把一般說成差、把小問題說成大問題。④經銷商對種植戶的技術指導不足或指導錯誤。
①種植戶不懂育苗和栽培管理技術,或對栽培管理技術一知半解、了解不深,或疏于管理。②豐產而價賤導致的糾紛。當前大部分農民種植農作物盲目跟風情況十分嚴重,前一年哪個品種賺錢,第二年很多農民都會跟風種植,缺少市場調研,不做市場調查、不研究品種、不考慮市場銷售,這是當前種植戶的通病。③由于種植戶使用其他生產資料造成的減產或絕收,譬如不恰當的使用除草劑造成的藥害,番茄坐果靈濃度使用不正確產生較多畸形果等。
①不良的氣候造成損失。由于極端氣候的增多,農業面臨著自然災害頻發的嚴峻考驗,譬如造成抽薹、倒伏、凍害等。②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流行造成的減產或絕收。病蟲害造成的損失不屬于種子質量范疇,但對農作物影響極大,此類糾紛較難處理。③土壤瘠薄、缺肥、缺微量元素、污染等造成作物品質下降或減產。
①對待投訴的客戶或農戶,要多溝通,充分了解種植的相關信息,分析造成減產或絕收的實際原因,對種子確實存在發芽率、純度等質量問題的,企業要承擔起責任,理解農戶種植的不易,及時協商解決。②由于氣候、自然災害、栽培管理不當、病蟲害流行發生等情況造成的減產或絕收,要不厭其煩地耐心解釋,不要激化矛盾,即使不是種子質量問題,企業也可根據自身條件,出于人道援助適當補貼種植戶的損失。③對于協商不成并且有爭議的糾紛,可根據《種子法》規定共同申請或單獨申請種子管理部門組織鑒定。
①企業要建立誠信經營制度,增強員工素質,提高服務水平,降低種子質量糾紛發生的可能性。②建立企業質量責任追究制度。企業是種子質量的責任主體,將責任落實到相關人員身上,切實提高質量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實行“缺陷種子召回制度”,并對種子質量負責到底,保證農業用種安全。③根據《種子法》要求進行經營,企業合理配備種子質量方面的檢驗檢測人員,加強對種子檢驗人員的培訓考核力度,積極開展種子檢驗新技術、新方法的培訓,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的責任心、素質和水平。④種子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構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為農業生產穩定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種子,同時種子企業要推廣自己有知識產權的品種,現在國內種子市場部分種子企業不尊重知識產權,竊取別人的品種,更換名字就進行銷售,這也是產生質量糾紛的隱患。⑤種子企業要加強對銷售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的培訓和監管,提高服務意識,誠信經營,不弄虛作假,全面掌握公司各種作物的栽培技術并指導農戶種植。⑥種子企業在品種宣傳上要實事求是,不夸大宣傳,不僅要說自己品種的優勢,還要敢于說出自己品種的些許不足或缺點。這樣才能讓種植戶根據品種的特征特性在具體栽培中采取更加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⑦種子企業要嚴格按《新品種審定辦法》推廣新品種,按試驗示范推廣的程序推廣新品種,不能未審定先推廣、未引種先推廣、亂引種亂推廣,也不能邊審定邊推廣、邊引種邊推廣,也不能試驗示范推廣同步進行,不能以示范名義推廣銷售種子,以減少種子質量糾紛的發生。⑧企業要敢于及時舍棄已經沒有推廣價值的品種,加大對品種研發的投入力度,加快優良新品種的推出速度。⑨種子企業要選擇信譽好、有社會責任心和事業心的經銷商,并對其加強培訓,堅決不與信譽差、沒有社會責任心、唯利潤論的經銷商合作。⑩企業要積極配合種子種植地的農業部門做好種植戶的栽培技術培訓,使更多的種植戶掌握過硬的技術;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氣候、病蟲害等預報、防治以及農作物市場種植信息和價格信息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