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煉
(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長沙410208)
功能語法指導下英語語篇體裁分析的運用①
鄧煉
(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長沙410208)
針對英語閱讀教學,在系統功能語法理論指導下,從語篇純理意義和評價系統兩方面論述了語篇體裁分析教學對英語閱讀學習的重要意義,是對語篇體裁分析法運用于英語語篇教學的有益嘗試。
系統功能語法;英語閱讀語篇教學;體裁分析
外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總體語言素質,發展學生的意義淺勢,即發展學生掌握整個語言系統的能力,具備使用這種語言的素質,成為一個地道的講這種語言的人[1]。根據這一目標,我國現有的各級各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視,更側重語篇領悟能力的培養,如語篇分析水平、合理判斷能力及根據語義進行邏輯推理能力等。本文嘗試以系統功能語法為指導,探討語篇體裁教學法如何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不同體裁的語篇閱讀教學,以期讓其更好地指導英語語篇教學和學習。
系統功能語法是由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M.A.K.Halliday)創立的。它以語義為語法基礎,并認為語言的每次運用,不論是口頭語或是書面語,都主要用來表達三種純理功能(意義)(metafunctions),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語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2]。事實上,每一個語篇,乃至每一個小句,都同時呈現這三種意義。我們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語言形式的功能分析,以揭示文中的意義。例如,為了探究語篇中發生了什么(即概念意義),我們可以分析過程類型、參與者和作者所選擇的環境。如果我們關注的作者是如何與讀者互動的或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即人際意義),我們可以分析語言的語氣、情態系統以及詞匯的選擇。如果我們對語篇是如何組織的感興趣(即語篇意義),我們可以研究主/述位結構以及語篇的銜接,關注作者組織信息流并生成論點的方式。
此外,功能語法還認為,語篇賴以產生的情景語境有三個變項:語場、語旨和語式。這三個變項制約了對語義系統的選擇,又因而制約了對詞匯語法系統發及字系系統的選擇,于是生成語篇,出現各種各樣的語體[4]。語場是指某需要使用語言的社會活動的性質,主要制約對概念意義的選擇。語旨反映的是參與者之間的社會關系,以及參與者使用語言的目的,制約對人際意義的選擇。語式是指語言的組織媒介及其功能,主要制約語篇意義的選擇。
根據語篇話語意義和思想意識形態的不同,語篇體現為不同的體裁或語類。而體裁分析就是從語篇的體裁角度解析特定語篇所具有的特定認知結構,對語篇的宏觀結構和交際功能進行深層解釋,其最為顯著的特點就在于它的解釋性。“它能夠回答一個關鍵的問題:人們在創作特定語篇時為什么都傾向于這樣而不是那樣的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5]。教學法就是建立在對語篇體裁分析的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其目的是:(1)引導學生掌握屬于不同體裁的語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際目的和篇章結構;(2)讓學生認識到語篇不僅是一種語言建構,而且是一種社會意義的建構;(3)引導學生既掌握語篇的結構,又了解語篇的建構過程,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或撰寫某一體裁的語篇[6]。為了實現這些目的,教師在選擇語篇材料時,不應完全依照語言項目,而應該體裁因素,借以滿足學習者在社會交往中的實際需要,使其盡可能多地接觸并掌握未來工作和生活中將會遇到的種種體裁(包括書面語和口語)[5]。
就英語語篇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對英語閱讀語篇常常產生不夠完整或不夠準確的理解,其部分原因就在于學生不注意或不善于發現除主題意義以外的其它篇章內容,其次是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差異造成的對篇章解讀能力的影響,使原本隱蔽的核心信息變得更加隱蔽而不可覺[7]。因此,如何通過明顯的“語碼”去解讀各類不同體裁的語篇所攜帶的全部思想內容,包括對潛在信息的理解?如何對引導和教會學習者根據不同的文化背景、語篇體裁和語境類型來理解語篇的深層意義,學會對語篇進行評價和欣賞,做到“魚”“漁”兼授?這些都將是英語老師需要經常考慮的問題。
目前就系統功能語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研究大多停留在對文章體裁為記敘文的英語語篇的分析上[8],顯然無法滿足學習者實際需要。所以,本文擬以系統功能語法和體裁分析教學法為指導,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理論方法,對英語議論文的語篇進行分析嘗試。
如何將語篇體裁分析的方法運用到英語教學實踐中去,現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英語專業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教程中第三冊的第四單元課文Why I Want a Wife為例,從兩個層面進行語篇分析。
在語篇純理意義層面上,語篇分析需要說明的是語篇如何并且為什么表達它所表達的意義。在理解語篇的過程中,語篇的“多層意義”(包括概念、人際、語篇意義以及它們子系統中的功能意義)和其他特征將被揭示出來。所以,在實際閱讀語篇教學中,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法對語篇的純理意義進行逐一分析,以求對語篇形成完整、準確的理解。
第一步,從概念意義入手,關注語篇及物系統中各種過程的選擇,以確認動作與參與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難發現,與一般的記敘文多采用涉及動作的物質過程不同的是,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在第一段里通過表示關系過程的小句表明自己身份——原來“想要一位妻子”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女性,而且也是一位妻子。所以,標題和文章第一部分末尾的設問“Why do I want a wife?”就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好奇心。文章的主體部分中“I want a wife”在每段開頭和段落中間反復出現,用這一表示內心世界活動的心理過程體現“我”需要一個妻子的迫切心情。此外,“I want a wife”之后所接的定語從句中的小句謂語動詞或作定語的非謂語動詞結構短語中的動詞部分大多是表示動作的物質過程,這表現了“我”對妻子的種種苛求:既要以拳拳母愛呵護孩子,以殷殷柔情照顧丈夫,以款款情意招待朋友,還要用默默承受操持家務,反映了以“我”獨尊的大男子主義思想。
第二步,從人際功能入手,關注語篇中語氣(mood)、情態(modality)以及詞匯的選擇,以此來明確交際者之間的關系,包括社會角色關系。通過對文章的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上面這幾個方面總結得出:本文主要的語法結構是陳述句(statement),語篇的重心是給予信息,反映在以男性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男人們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對女性提出種種要求。文章的標題、開頭和結尾部分作者分別刻意地用到了疑問句,這并不是期望從聽者那里得到回答,而是希望可以給讀者以思考,并使他們印象深刻[9]。而通過對語篇中語氣、情態和詞匯選擇的觀察,本文通篇使用的都是一般現在時或將來時,用第一人稱來表達想法,以樸實的語言來表達“我”的這種大男子主義思想普遍存在的社會現實,在這樣的社會里妻子對丈夫的一切要求都必須無條件地完全服從。
第三步,從語篇功能入手,關注語篇中的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和銜接手段的選擇,以了解文章的謀篇方法。本文中“I want a wife”的反復出現使得全文的主位結構(大多是無標記主位和主位同一型推進模式)和信息結構(絕大部分小句是從“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描述相對簡單,通過重復表達使文中詞匯、語法銜接手段明顯,語言連貫,語句過渡自然。可見,本文是圍繞“我”這個中心內容展開的,借助人物主位詞來銜接完成這一完整語篇,突顯了“我”的大男子主義作風。
功能語法認為,語篇純理意義層面的分析只是語篇分析的基礎層面。只要把語篇與普通的語言特征聯系起來,即把這種分析建立在語法的基礎上,這一目標總是能夠實現的。但是,在較高的層面上,語篇體裁分析需要對語篇做出評價,即關注作者、說話者對人物、地點、事物、事件、現象等的肯定或否定態度,以及如何表明自己的態度立場[10]。這就需要讀者或聽話者在對語篇語言理解的基礎上,對語境(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以及語境和語篇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解,判斷語篇是否有效地實現了它的意圖。因此,分析者需要解碼語篇的深層意義,需要對一定的情景語境甚至文化語境中的詞匯和語法的應用做出評論。
就本篇文章而言,其語旨是一位女性作者(自身身份也是一位妻子)從男性的角度出發,表面上是闡述了自己想要一個妻子的種種理由,實際上是通過挖苦諷刺,力透紙背地揭露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地位和社會關系,嚴厲地批判沉重的社會現實,表達作者對這種社會態度的強烈不滿和憤慨。
本文的語場是一篇議論文。首先提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為什么本身就是妻子的人還想要一位妻子?文章主體部分根據大多數男人的理想擇妻標準,通過將妻子的責任和義務劃分成各種功能和服務種類,規定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對那些尋找理想妻子的男人們進行挖苦諷刺。最后以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反問句結束全文。全文通過排比的結構、質樸的語言、直接的方式、諷刺的基調,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看似瑣碎的小事經過精心的編排,充分支撐文章論點,自然而然地得出文章結論。
本文的語式相對正式,因為涉及到的是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語言簡單易懂,輕松幽默中透出嘲諷的口吻,再加上排比、反復、對比、設問等修辭手法的使用,更能引人深思,產生共鳴。
綜上所述,只有對語篇進行以上兩個層次的分析,通過對不同體裁文章的結構安排、寫作目的、寫作技巧的討論,才能培養學生思考、總結、歸納的能力,并進一步有效地培養學生對閱讀語篇的評價和欣賞能力。可見,語篇體裁分析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及技巧,使抽象的邏輯和語義聯系顯性化,將傳統的、獨立的詞匯語法學習放在篇章層次進行;另一方面使學生理解語篇的建構過程,培養其對語篇體裁結構和認知模式的敏感性,使語篇解碼過程順利,并能在今后的閱讀、寫作實踐中對同類體裁的文章做到舉一反三。總之,實踐表明,在系統功能語法理論基礎指導下的語篇體裁分析,是一個操作性和指導性兼備的語言研究方法,它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為教學提供了許多重要而有益的指導和方法,將會對改進目前我國英語教學現狀和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供諸多方法和途徑。
[1]張德祿,苗興偉,李學寧.功能語言學與外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85.
[3]Fang,Zhihui&Mary J.Schleppegrell.Reading in Secondary Content Area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8.
[4]申 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5]秦秀白.體裁教學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 (1):42-46.
[6]胡壯麟.語篇分析在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2001(1):3-10.
[7]蔡 暉.試論語篇的交際對象因素[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1):45-48.
[8]王 磊.系統功能語法視角下的語篇分析在專業綜合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滁州學院學報,2009(3):107-108.
[9]徐有志.現代英語文體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10]Martin,James.&P.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Arnold.2005.
(責任編校 王小飛)
G42
A
1674-5884(2012)06-0117-03
2012-04-08
鄧 煉(1979-),女,湖南婁底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功能語言學,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