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慧慧
(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
《元曲選》ABB結構研究
韓慧慧
(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
《元曲選》是一部元代的雜劇選集,語言生動活潑,口語色彩濃厚,其中ABB結構豐富發達。對《元曲選》第一冊中的ABB結構進行窮盡式考察,共收集到173例。按其結構形式可將其分為四類:述補式、陳述式、并列式和重疊式。探討ABB結構中BB的性質,發現:BB的虛化程度存在差異,BB虛化程度越強,A的聚合范圍越大?!对x》中ABB結構之所以如此豐富發達,與元曲的發達有直接的關系。
ABB; 結構;性質;成因
《元曲選》(以下簡稱《元》)是明·臧晉叔編選的一部雜劇選集,成書于明萬歷四十三年至四十四年(1615-1616)。其中收錄了九十四種元人的作品和六種明初人的作品,是研究元明時期語言極其重要的文獻資料?!对氛Z言自然真切、色彩斑斕,生活氣息濃厚,呈現出鮮明的個性化、口語化色彩。賓白人物包括文人、官員、平民、傭人等,復雜多樣,語言風格大眾化。元曲是說唱藝術,賓白之外的唱詞韻律和諧,文言色彩濃厚,強調語言美。
在現代漢語語法體系中,關于ABB結構的構成及其內部結構關系,學者們盡管有各自的看法,但就總體來說,通常將其解釋為由詞根A和后綴BB組合而成的附加式合成詞①。我們對《元》第一冊中的173個ABB結構作了窮盡式考查,發現因A或BB的類別不同,其內部結構關系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
1.述補式。
述補式ABB結構有97例,占全書的56.1%。其中,A多由形容詞性成分、動詞性成分充當。以A為中心,整個結構的基本意思由A表示出來,BB作為進一步修飾、說明、補充A的補語成分出現。如:
鬧嚷嚷 冷化化 哭啼啼 悶懨懨 笑微微 凍剝剝 愁戚戚 醉醺醺 冷冰冰 濕淋淋
“哭啼啼”,主要表示“哭”,同時也描寫因“哭”而表現出的“啼啼”情態,“啼啼”又加深了“哭”的程度?!白眭铬浮?,意指酒醉后憨態可掬的樣子,在這里描狀“醉”的情態,使之具體化、形象化,由此組成一個述補短語。這類ABB結構的內部結構關系與現代漢語語法體系對ABB式的構詞解釋基本一致。如“哭啼啼、冷冰冰、濕淋淋、笑吟吟、醉醺醺、叫喳喳”等在現代漢語中仍廣泛使用。
但這種ABB結構尚不穩定。整體來看述補式ABB結構中的A和B都是可以獨立運用的詞,二者的關系是松散的,現代漢語中保留較少。
2.陳述式。
《元》中陳述式ABB結構共有26例,占全書的16.8%。其中A多由名詞性成分充當,BB對其進行陳述。A不是中心,而是BB說明的對象,BB描寫A的狀態、情貌。如:
淚紛紛 氣昂昂 貌堂堂 恨綿綿 景凄凄 雨凄凄 汗浸浸 雨淋淋 云滾滾 語諄諄
“淚紛紛”中“淚”是“紛紛”說明的對象,“紛紛”描寫眼淚的狀態?!懊蔡锰谩敝小懊病笔侵髡Z性成分,“堂堂”是謂語性成分。“貌”是“堂堂”說明的對象,是相貌標志之意。這類結構整個詞意義是上作為一個整體,主要描寫人、物、行為、現象等的情態狀貌。
《元》中的陳述式ABB結構大致有以下特點:
(1)這些ABB中的B主要是形容詞性質的。其次是動詞性質的,名詞性最少。
(2)從意義上看,表液體的A占了46%,幾乎一半,多是“水,淚,雨,汗,血,油”。例如:“雨淋淋、淚蒙蒙、淚紛紛”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A可以轉化成雙音詞?!皻鉀_沖”和“怒沖沖”可以說成“怒氣沖沖”,“氣洶洶”可以說成“氣勢洶洶”,“熱騰騰”可以說成“熱氣騰騰”。
3.并列式。
并列式ABB結構共有33例,占全書的19.1%。其中,A多由擬聲詞性成分充當。它與BB都是摹擬自然聲音,在結構上互不包含,分別從兩個不同的維度對某一對象加以說明。其中A的摹擬比較客觀,BB的摹擬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旨在增加聲音的復雜性、形象性和延長聲響的時間,帶有夸張的意味。這類詞有:
廝瑯瑯 磣磕磕 不登登 古魯魯 各剌剌 撲簌簌 疏剌剌 稀剌剌 吸力力 骨都都
例中“骨都都”,“骨”“都”都是摹擬海水翻騰的自然聲音?!岸级肌眱蓚€音節重疊起來,就帶有主觀的估價意義,增加了聲音的成分,延長了聲音的時間,更具有描寫性。此類ABB式A和BB共同摹擬自然聲音,描寫人、物、行為、現象的聲響狀態,A與BB之間保存著明顯的并列關系。這類中A與BB的組合關系大致有以下兩種情況:
(1)A和BB共同組合起來,摹擬一個復雜的聲音。如:“黑嘍嘍、稀剌剌、忽碌碌、勃騰騰、忽剌剌、鼓咚咚”等。
(2)在BB的前面綴上一個別的襯字構成,這個字只不過是為了唱詞格律的需要配上的一個音節。如:“可呸呸、各剌剌、土魯魯”等。
4.重疊式。
重疊式ABB共有15例,占全書的8.1%。其中,AB為一個詞,后面B是對第二個音節的重復。從結構關系上,ABB可以看作是由AB通過不完全重疊B構成的。AB可以單獨構成詞,書中只有少數這一類型的詞。如:
明朗朗 黑暗暗 明晃晃 寬綽綽 平坦坦 冷清清 亮堂堂 硬梆梆 慌張張 翻滾滾
重疊式ABB中,AB如“慌張”是雙音性質形容詞,通過不完全重疊構成ABB結構。這一類是作者為了韻文格律的需要隨時湊上的,只是一經湊上,AB擴展為 ABB后,盡管基本語義沒有變化,但性狀范疇變了,語法功能大為增加。BB就逐漸虛化為詞綴,整個結構也就具有ABB結構的各種性質了。
1.BB的意義和功能。
我們從ABB結構中BB的意義和功能來看,BB虛化程度不盡相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意義實在。BB是一個獨立使用的自由語素,有具體的詞匯意義。如: “茫茫”意為“沒有邊際看不清楚”,可用于白茫茫。這些疊音成分,都是《元語言詞典》作為詞條收入并加以解釋的,獨立性強。它們有具體的詞匯意義,能夠脫離A成分自由地使用。
(2)意義由實在向虛化轉變。BB在語義上有較明確的意義,但在語法上不能自由、獨立地使用。如:“冷絲絲、亮晶晶、亂哄哄”等。這類結構中BB的語義往往要與A成分相聯系才能更清楚地體現出來。
(3)意義虛化。在ABB中,有少數BB意義很空靈,類似于后綴的成分。如“乎乎、巴巴”等。這類BB在詞匯意義上對A所起的補充描寫作用不很大,常和一些帶有貶義的形容詞或中性詞組合,使整個ABB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
2.BB與A的選擇組合關系。
由于BB虛化程度存在差異,在與A的組合上有極大的選擇性,可以分為三類:
(1)BB只能跟一個A組合,表現為單一選擇性。如:“雄赳赳、病怏怏、冷冰冰、戰兢兢、眼睜睜、冷清清”等。這類BB語法化程度最低,現代漢語中多有延續元代漢語的這種用法。
(2)BB可以跟少數幾個A組合,表現為有限選擇性。如:“沉沉”有“黑~~、 昏~~”,“懨懨”有“病~~、苦~~、悶~~”。這是因為一個語言單位虛化為語法成分之后,多少還會保持原來實詞的一些特點。這些殘留的特點既是考求虛詞來源的線索,也會對虛詞的用法產生一定的限制?!对稟BB中大部分BB都處于語法化的這個階段。
(3)BB可以跟多個A組合,表現為多項選擇性。如:“巴巴、乎乎、溜溜”等。這類BB語義基本上已經虛化,很難體會它對A的補充說明作用。BB具有較強的黏著性,與A結合緊密,二者凝合為一個詞,我們可以把這一類看作詞綴。
伴隨著ABB結構詞匯化過程,BB處在一個由獨立的句法成分向構詞后綴的發展過程之中。在《元》ABB結構中, BB虛化程度越強,A的聚合范圍越大。
1.ABB結構的起源。
ABB結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在《楚辭》屈原的作品中,ABB結構大量出現。其中A可由單音節形容詞或名詞充當,如:
(1)穆眇眇之無垠兮,莽茫茫之無儀。(《九章·悲回風》)
(2)份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離騷》)
(3)慘郁郁而不通兮,蹇詫傺而含戚。(《九章·哀郢》)
由于這種三字狀語比較適合楚騷體的句式要求,所以在《楚辭》中頻頻出現。除了ABB式以外,還有ABC式,上面例(2)中的“斑陸離”,例(3)中的“蹇詫傺”即是。這種三字狀語的組成,常常是在一個連綿詞前加上一個表性狀的字,當這個連綿詞是疊音詞時,就形成了ABB結構。
連綿詞在周秦西漢時代很發達,《詩經》、《楚辭》中被大量使用。但是,連綿詞不直接表述事物,有概念表達不明的缺點。為了適應表情達意的需要,作者在使用時往往前面加上一個表性狀的字,形成ABB結構。ABB較疊音詞在摹聲繪景方面更加生動形象,同時由于“A”類成分的介入語義表達更明確,而且還滿足了句式要求的需要。
2.ABB結構的成因。
ABB結構的加速發展,是隨著中國最為典型的韻文形式—詩歌的繁榮時代到來而開始的。唐以后,ABB結構日益增多,至金元時期達到頂峰。元代是ABB結構大規模出現的時期,這大概與元曲的發達有直接的關系。我們認為《元》中ABB結構豐富發達大致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漢語詞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是朝著雙音化趨勢發展的。三音節ABB結構語言個性化程度強,口語化程度高。作者既立足于戲劇語言性格化,又博采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語言素材,包括諺語、俚語、成語、口頭禪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一個自然真切、色彩斑斕的語言世界。
(2)《元》是一種說唱藝術,唱詞講究音韻、格律和對稱。ABB結構大都是狀態形容詞,狀物擬聲、表現情貌,具有強烈的描述性。語法功能靈活多樣,可以充當狀語、定語、謂語等多種句法成分;能產性強,不僅形容詞性成分,名詞性和動詞性成分也可以進入這一結構。幾乎所有表示顏色狀態情緒的詞,都可以加上BB構成ABB結構。
ABB結構這些自身特點使得它恰好適應了元曲這種文學樣式,在元曲中逐漸豐富發達了起來。
注釋
①朱德熙先生《語法講義》73頁:帶后綴的形容詞,包括ABB式:“黑乎乎、綠油油、硬邦邦”。邢福義《現代漢語》第231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也都將ABB結構歸入附加式合成詞。
[1]明·臧晉叔.元曲選[M].北京:中華書局,1958.
[2]楊建國.元曲中的狀態形容詞[A].語言學論叢9[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3]趙建功.元雜劇中的重迭詞試探[J].鄭州大學學報,1982(1):96.
[4]李海霞.先秦的ABB式形容詞組[J].古漢語研究,1991(4).
ClassNo.:H109.3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OnABBStructureAdoptedintheBookDramaSelectionofYuanDynasty
Han Huihui
Yuanquxuan is a drama selection of Yuan Dynasty ,which is structured by the ABB style . We studied the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ABB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reference fill-style, statement-style, side by side and overlap style. The nature of BB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 BB and part A are also discussed deeply in this paper .The reasons why the ABB structure is used widely is explained.
ABB;structure;nature;causes
韓慧慧,碩士,西華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詞匯學。
1672-6758(2012)06-0122-2
H10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