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審計局,黑龍江 雞西 158100)
審計項目目標管理在國有企業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中的應用
劉巍
(雞西市審計局,黑龍江 雞西 158100)
審計項目目標管理是審計實施中取得最佳審計效果的一種方法,也是審計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的一種重要途經。試以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為例,論述目標管理在具體審計中的方法、作用和效果。
審計;目標管理;經濟責任審計;方法
審計項目目標管理是以審計目標為導向,以審計成果為標準,通過審計人員實踐活動而取得最佳審計成效的現代管理方法。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審計工作的不斷深入,能夠根據項目特點、采用審計目標管理方法去組織實施項目,并在創新操作方法中去達到審計質量的最佳化就成為審計人員探索實踐的重要課題。
審計目標是審計行為的出發點,是審計活動要達到的境地,是審計目的的具體化。它規定了審計項目的方向,為檢驗工作成果提供了基本的評判標準和尺度。從理論上講,不論是社會審計還是國家審計,均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經過授權或委托的可執行行為。它執行的目的就取決于審計授權人或委托人所要了解的被審計對象的情況內容。而審前調查是編制審計方案的基礎,也是搞好一個審計項目的關鍵,是關系一個審計項目質量好壞的必要前提。只有在全面熟悉被審計單位情況,掌握與項目相關的審計因素,才能知道要審什么,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只有明確審計目標才能在審計中做到心中有數,不走或少走彎路。在通常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目標主要有兩點,一是全面了解企業的資產、負債以及收支的真實情況,也就是常說的“摸家底”;二是通過審計,對企業負責人任期內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可以通過審前述職、座談,審中與職工見面或電話問詢等方式,進行大量的審前、審中調查,初步取得企業現有經濟及管理狀況的第一手證據材料。
建立在充分的審前調查基礎上、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在審計實施中能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也是實施目標管理的風向標。制定審計方案不能模式化,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的特點、內外部環境、上級要求等多種因素來制定,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如在對某破產大型國有企業負責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針對該公司審計期限長、時間跨度較大,加之企業經濟包袱沉重,內控制度薄弱,財務管理極其不規范,帳目記錄混亂,職工群訪事件時有發生等實際,審計組沒有按常規審計確定重點,而是將公司審計期末的資產質量狀況、負債構成、經濟包袱情況、企業負擔狀況以及企業租賃、償債過程中財務收支的合法性作為審計重點,將與企業負責人任職期間經濟責任有關事項,如在企業管理及資產保全方面、企業租賃及償債過程中維護企業利益方面、涉及職工利益的社保性資金發放等方面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做為審計重點,編制了有針對性的審計實施方案,從人員分工、審計內容、審計方法、時間分配等方面均進行了詳盡細致的安排,充分體現了“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審計方針。
開展企業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涉及工作管理、組織實施、力量調配、方法運用等各個方面的工作。這就要求審計組必須選準和抓住最佳結合點,認真理順內、外部關系,運用最適合、最有效的方法來開展審計。如在對上述公司審計時,審計組針對審計項目難度大的特點,運用將傳統的查帳方式與審計風險評估和分析性復核相結合,為在具體審計事項上找準切入點,提供了技術支持。如通過風險評估和分析性復核,發現企業審計期內的償債額高達3056萬元,其中現金償債額達450萬元,這對于一個靠租賃費為經濟來源的“留守”企業來說很不正常。審計組將其列為“審計風險點”,從核實以物抵債和現金償債業務為切入點,進行重點審計,梳理出大量的疑點問題。從審后情況看,所重點切入審計的這一領域,正是有關部門接到舉報事項最多的領域,早已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有的已被有關部門列入調查范圍,審計結果為有關部門辦案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持。
經濟責任審計和其他審計一樣都要貫徹執行“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全面審計就是把握全局,突出重點就是抓住要害,二者是辯證統一關系,也是做好每項審計工作的指導原則。在企業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中,不進行全面審計,我們就會心中沒數、家底不清,就會像大樓建在沙灘上一樣,沒有基礎。而不突出重點,我們就會像大海撈針一樣,沒有方向。因此,既要把確定的目標作為重點,還要把發現的重大問題作為重點,一查到底,查深查透。如在對上述公司往來帳項的全面審計過程中,通過重點核實已扣未繳的養老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等掛帳資金,共發現企業隱匿私存資金200多萬元。針對此種情況,審計組又投入一定時間和人力進一步核實資金性質,并延伸抽查所屬單位資金管理。經核實,又發現了延壓七年未發的病保人員工資32.8萬元、應發未發的退休職工生活補貼和養老金47.9萬元以及其他公款私存資金27萬多元等問題。由于延伸及時,共查出隱匿私存資金260多萬元,擴大了審計成果。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是審計事業存在和發展的根本。規范審計操作,嚴格執行審計作業規程,是搞好審計項目的基本要求。在具體審計項目中,不能只注重審計程序的形式合法性,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解剖麻雀,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從機制體制上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建議,避免走馬觀花式的審計。如果說審計人員的經驗和水平是決定審計項目質量的“軟件”,查出問題的多少是“要件”,那么執行規范的審計作業規程并形成軌跡材料就是“硬件”,沒有了硬件,一切軟件、要件就都失去了其運行的條件和操作的平臺。在上述公司審計中,審計組注重查清審計事項和問題的事實,并分析事項根源和問題產生的原因,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同時,對現任企業負責人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給予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評價。針對審計結果和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提出相關審計意見和建議,向上級領導進行匯報。所提出的審計意見和建議經市領導批示后,牽動了法院、經委、勞動局、財政局、企業破產清算組等多家單位。再如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企業私存的資金及時實施了封存,政府主要領導根據審計結果兩次作出批示,向職工發放了延壓的工資和補貼,收繳了應繳未繳的個人所得稅,并用該封存資金解決了企業破產時職工部分安置費用,避免了職工群訪事件的發生。事后,企業職工還自發地為審計機關送來錦旗。審計組還將此事項及時形成信息,被《中國審計報》、省審計廳《審計簡報》和市委《信息摘報》刊載,轉化了審計成果,實現了審計質量的升華。
ClassNo.:F239.47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ApplicationofManagementbyObjectivesinAuditingto
theLeadersoftheState-ownedEnterprises
Liu Wei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for auditing item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udi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st auditing result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make the auditing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 especially the methods, the role and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in a specific auditing case.
audit;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approach
劉巍,會計師,雞西市審計局。
1672-6758(2012)07-0074-2
F239.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