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鋒
(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9)
大學生焦慮狀況的調查分析
牛瑞鋒
(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9)
大學生的焦慮情緒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采用了心理健康自評量表SCL-90,對某大學的240名大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對調查數據從年級、性別和學科三個方面做了統計分析,統計結果表明:各個年級的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針對學生的焦慮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措施。
焦慮;大學生;調查分析
1問題提出
近年來,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心理上存在著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主要表現為焦慮、強迫,恐懼與抑郁等,明顯地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當代大學生從小受所處環境及教育的影響,普遍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弱,環境、心理適應能力差,而今又面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成長過程中的矛盾沖突、就業的嚴峻考驗等問題,他們出現焦慮問題的趨勢也愈來愈嚴重。[1]因此,對大學生焦慮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勢在必行。
2研究方法
2.1調查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取樣的方法,抽取某大學240名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的樣本。共發放240份調查問卷,在整理過程中,23份作為無效問卷被剔除,有效率達90.41%。其中男生89名,女生128名,理科類學生96名,文科類學生121名。
2.2測試工具。
測量工具采用心理健康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本文采用的“SCL-90”是由我國心理學工作者吳文源引進修訂?!癝CL-90量表”由90個題目組成,由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癥狀因子和一個附加因子,以總均分和各因子分表示心理健康水平,每一項目均取五級記分,總均分大于2,說明總體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2.3數據處理。
測試得到的有效數據輸入電腦,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M±SD)表示,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3數據分析
3.1大學生焦慮狀況不同年級間的比較。
表1 大學生焦慮狀況四個年級之間差異比較結果(M±SD)
注:其中*表示0.05水平, **表示0.01水平
通過One—Way ANOVA分析得到表1,結果表明:(1)各年級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憂郁、敵對、恐怖、偏執和其它這幾個因子上差異顯著(plt;0.05);(2)四個年級在焦慮和精神病性這兩個因子的平均分和標準差雖然都高于國內成人常模(引自SCL-90自評量表,國內成人常模分別為M±SD=1.39±0.43和M±SD=1.29±0.42),但沒有顯著性差異(pgt;0.05);(3)多重比較結果顯示,在各項因子平均得分上大三的學生均高于其它三個年級。
3.2 大學生焦慮狀況的性別差異比較。
通過對量表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后得出結果,表明:男生在10個因子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生,但只有在偏執因子這一項(p=0.034lt;0.05)上男女大學生具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在偏執方面的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表現得更為明顯。
3.3 大學生焦慮狀況不同學科間的比較。
表2 不同學科間的比較(M±SD)
注:其中*表示0.05水平, **表示0.01水平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得到表2,結果表明:(1)從總體上來看,理科類學生在各項因子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文科類學生,并且具有顯著性差異(plt;0.05);(2)在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敵對、精神病性、其它這幾個因子上都具有顯著性差異,在人際敏感、憂郁、恐怖、偏執這幾個因子上理科類學生的得分雖然高于文科類學生,但并無顯著性差異。
4討論與分析
4.1大學生焦慮狀況不同年級間的比較分析。
多重結果比較發現,大三學生在各項因子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其它年級,大一除了在軀體化、強迫、焦慮這幾個因子上的得分沒有大三高以外,其它各因子均高于大二和大四。人際關系不和諧是影響大三學生焦慮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人際關系是人類特有的心理需求,一個人如果長期很少與別人進行交往,就容易產生焦慮、抑郁和失落感。就業和考研的選擇也會使大三學生感到焦慮不安。對大學學習方式、授課方法、人際交往的不適應使大一新生容易產生焦慮。
4.2大學生焦慮狀況的性別差異比較分析。
從總體上來看,男生表現的比女生更為焦慮,這個結果可能與師范專業的性質有一定的關系,師范專業大多培養的是中小學教師,教師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職業,因此對于大多數女生來說,她們常感到比較滿足,然而對很多男生來說卻不是如此,他們認為教師的收入低,想換學校又不行,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前途何在,苦惱的困擾導致了情緒低落。
4.3大學生焦慮狀況不同學科間的比較分析。
研究發現,理科類學生在各項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文科類學生,并且有顯著性差異。原因有:首先,由于專業設置的偏重性,理科類學生需要扎實的數、理、化等功底,課程難度大,學習壓力大,這是造成理科類大學生焦慮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些理科類大學生對未來的期望值過高,向高知識、高地位、高收入階層看齊,以高于自身能力的目標要求自己,然而目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日趨緊張,因而出現了種種心理問題。[2]
綜上所述,各個年級的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開展大學生焦慮狀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從研究角度、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實證性的分析論證,旨在增強研究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針對大學生焦慮情緒狀況的研究應結合地區特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真正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次調查研究也有不足,沒有對民族和父母文化水平這兩個因素進行調查研究。
5結論及建議
5.1結論。
經過調查分析,關于某大學學生的焦慮狀況水平,有如下結論:
(1)各年級的大學生在焦慮情緒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這不僅表現在心理健康的總水平上,而且表現在心理健康的各個因子的得分上;(2)男生在各項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生;(3)理科類學生在各項因子的平均得分普遍高于文科類學生,文科類學生更容易焦慮。
5.2建議。
通過前面的討論與分析,我們可以針對不同年級、性別、學科的學生出現的焦慮狀況提出相應的建議。
5.2.1. 幫助新生確立新的成長目標。
大一是大學的開端,班主任和輔導員老師應該幫助大一新生,讓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盡快跳出中學優勢地位的圈子,確定新的理想自我,[3]使個人的奮斗目標與社會的需要和發展相結合,并與自身的條件相結合。
5.2.2. 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
大三學生焦慮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年級,因此,大學生健康教育人員和班主任、學生干部都應該關心這些同學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地幫助他們;對那些沒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同學,老師、同學應該鼓勵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幫助他們分析自己性格的弱點,改變錯誤認知,正確評價自己,增強信心。
5.2.3.培養學生專業興趣。
教師應著力幫助學生增強專業學習興趣,使學生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師范院校有一些男生不喜歡師范專業,教師應讓學生明白當教師沒有性別差異。[4]如果學生因為學習專業知識困難而失去興趣,教師應讓學生明白無論學什么都有許多困難,只要刻苦努力就能學好。[5]教師應鼓勵學生查閱相關專業文獻,聽有關講座,參加有關實踐活動,培養專業興趣。
5.2.4.加強對理科類學生人文知識的培養。
從素質教育所強調的人格完善來看,大學生僅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不夠的,從專業適應的角度來看,也不能忽略對哲學、文學、歷史、法律、藝術等廣泛學科的學習和領會。因此,學校應加強對理科類大學生的人文知識滲透學科教學的人才培養理念,使他們成為和諧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1]馬磊,李雄鷹.淺析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與應對措施[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1(4):26- 32.
[2]周力.試論理工科大學生院校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7(3).
[3]付海東.西部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王運彩.大學師范生就業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 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 21(3):157-158.
[5]王紅艷,曾成義.大學生焦慮情緒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2,35(3):57-59.
ClassNo.:G444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ResearchonAnxietyDisordersofCollegeStudents
Niu Ruifeng
Problem of anxiety disorder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neglected.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healthy self-evaluation test SCL-90 approach are adopted to make a random sampling for 240 college students.The paper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invested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rade, gender and discipl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had different degree of anxiety.
anxiety disorders; university students; research
牛瑞鋒,在讀碩士,西華師范大學2010級。
1672-6758(2012)07-0140-2
G4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