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莎,孟繁純,郝士穎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1醫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0;2.哈爾濱市眼科醫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醫院感染監測是醫院感染控制的基礎,是評價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做好醫院感染監測,是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醫院感染監測工作主要由感染控制專業人員具體負責操作,同時各科室承擔部分自我監測的任務。通過感控專職人員在下科檢查工作中發現,科室人員實施的監測工作存在著不規范、不落實,質量差、標準低,自我監測資料對臨床工作起不到指導作用等問題,因此科室自我監測工作仍是一個薄弱環節。
1.1 監測方法與技術不規范: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應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及《醫院消毒技術規范》中的規定要求進行,但部分科室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操作不規范,主要表現在環境衛生學監測不按國標GB15982-1995中的要求進行,未能很好掌握監測技術及有關要求。例如科室不重視監測方法,做空氣消毒效果監測方法不當,布點少,暴露時間不按要求,有的甚至未將培養皿的蓋子打開就直接送檢;做醫護人員手消毒效果監測時,用棉拭子不知如何擦拭手的部位;物體表面消毒效果監測時,不使用標準滅菌規格板,不掌握采樣方法;有的隨時培養隨時送檢,不利于微生物室工作的開展。感染病例監測存在診斷標準掌握不準確,沒有依據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執行,醫院感染病歷登記表填寫不全,存在漏報等。
1.2 監測內容不全:臨床科室沒有按要求每月做一次空氣培養、醫護人員手培養、物體表面培養等。科室不能按規定對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劑的配制、使用進行濃度監測,以及對紫外線消毒效果、各種導管、濕化瓶進行監測。
1.3 監測結果記錄不完善:科室做完監測后不重視記錄監測數據,例如紫外線燈管使用記錄不全,有的未做到分盞記錄累加時間,導致紫外線燈管使用時間出現誤差,不能如實和準確記錄紫外線照射時間;內鏡清洗消毒用2%戊二醛濃度測試卡測試后沒有記錄;各種監測結果回報單丟失等。
2.1 提高科室人員對監測工作的認識:重視與加強臨床科室監控人員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提高監測質量,不能認為監測工作只有投入而無產出不予重視。明確要求科室監控人員對消毒效果實行常規化檢查,做好預防醫院感染的基礎工作。只有感控醫生、感控護士重視了監測工作,才能保證各項監測的質量,才能準確地反映科室情況。
2.2 加強對科室人員的培訓:通過培訓的方式使科室兼職人員了解、掌握醫院感染控制的相關制度,掌握各種消毒滅菌物品的監測方法,以及影響監測結果的因素及注意事項。規范科室消毒劑的配制,每次配制消毒劑后,應使用消毒劑濃度試紙測試消毒劑濃度。加強對使用中的消毒劑的監測,當消毒劑濃度不夠時,不能通過延長時間來達到消毒效果,應重新配制[1]。感控專職人員要經常到科室對醫護人員進行提問,通過現場實際操作進行培訓,加深理解,增強記憶。
2.3 加強重點監測并記錄:消毒滅菌物品是否合格必須通過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才能發現,因此一定要按照《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要求正確、按時地進行各項消毒滅菌參數的監測,對監測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進行剖析,及時整改,增強醫院感染預警能力。重視監測記錄,完善的監測資料能反映醫院感染存在的現狀和醫院感染控制方面的實際情況。
3.1 加強監督指導:科室醫院感染控制兼職人員對本科室消毒、滅菌,環境進行定期監測。感染監控專職人員應經常深入臨床一線,加強督查指導工作,及時發現潛在的隱患和薄弱環節,指導臨床采取正確的監測方法,避免監測工作流于形式。感染控制人員經常出現在科室,可以提高醫護人員控制醫院感染的意識,在工作中減少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從而降低醫院感染率。
3.2 提高監測質量:醫院感染日常監測是發現醫院感染的有效途徑,能為流行病學調查提供重要線索。科室自我監測,是在臨床工作中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基本方法,監測必須以系統化的方式進行,只有通過持續的監測,才能判斷控制措施的效果。對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節進行監測,發現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感控科,并積極協助調查[2]。在監測過程中不斷改進感染控制工作,減少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取得控制醫院感染的預期效果,醫院感染監測的終極目的是減少醫院感染和由此造成的損失。
[1]萬珍蘭,張錦萍.配制含氯消毒劑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1):3358.
[2]張愛寧.臨床科室監控小組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0):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