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波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云南普洱665000)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的化學性炎性反應,是一種常見的、起病急驟、病情重、發展快、病死率高的疾病[1]。飲食護理對急性胰腺炎病人至關重要,直接影響急性胰腺炎治療效果[2]。若此時進食不當,則很可能導致腹部疼痛復發,甚至急性胰腺炎反跳,飲食護理是綜合治療的重要環節之一。在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通過對78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采取飲食護理指導,對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復發率有積極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病人78例,其中男56例,女22例;年齡25~76歲,平均48.5歲;其中水腫型63例,出血壞死型15例,均為清醒病人。
2.1 方法:78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采用分階段飲食指導,對患者進行動態、連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2.2 禁食禁水階段:此階段對急性胰腺炎病人非常重要,因急性胰腺炎初期必須禁食禁水,可減少食物對胰腺刺激,使胰腺分泌減少至最低限度,減輕胰腺負擔使胰腺得到充分的休息,促進胰腺恢復。在此期間,應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本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和護理知識,耐心解釋禁食禁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取得病人及家屬理解和配合。病人口渴時可用水含漱或濕潤口唇,并做好口腔護理。從靜脈補充液體,供應熱卡,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病人禁食時間視病情而定,如血尿淀粉酶正常、腹痛腹脹消失、臨床癥狀及體征好轉才可進入下一階段的飲食,多數病人需禁食1~3 d。
2.3 流質階段:此階段是病情好轉初期的試餐階段,護士應耐心向病人及家屬說明飲食治療對機體康復的重要性,不宜過急,按照醫護人員指導進食。飲食原則:少量多餐,不含脂肪和蛋白質,飲食量逐漸增加。一般每次50~100 mL,每天6次,如米湯、果汁、藕粉等,此階段持續1~2 d,護士注意觀察病情,如無主訴腹脹、腹痛不適,1~2 d后進入下一階段飲食。
2.4 半流質階段:此階段飲食適用于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康復中期,護士嚴格按階段安排飲食,告訴病人分階段飲食是根據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病情、飲食成分、數量、進餐次數、循序漸進的科學方法制定的,可促進胰腺進一步恢復。飲食中含少量蛋白質,但不含脂肪,如果汁、藕粉、面條、稀飯、雞蛋清,此階段適當給病人補充少量液體和多種維生素及電解質。持續2~3 d,護士注意觀察病情,如無主訴不適可進入下一階段飲食。
2.5 低脂半流階段:此階段適用于急性胰腺炎病人康復后期。此階段病人開始進食少量脂肪(約30 g),豆漿、稀飯,每日4餐或5餐,每餐400mL。護士在病人進餐后需嚴密觀察病人的腹部癥狀及體征,如有腹部不適、腹脹、腹痛、惡心嘔吐、應停止進食,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2.6 低脂飲食階段:此階段適用于急性胰腺炎基本痊愈的病人及出院后半年內的病人。護士應根據胰腺炎的發病原因,認真做好飲食指導,要求病人認識飲食治療的意義和內容。絕對禁止飲酒和進食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和易腹脹的牛奶等飲食,以清淡易消化較軟食物為主,禁食高脂肪食物,防止暴飲暴食,補充脂溶性維生素,保證熱量供給和防止胰腺炎復發。
由于胰腺炎患者缺乏疾病相關知識,對飲食治療依從性差,不能很好地認識飲食與防病、治病的關系,所以患者經常因不合理的飲食行為導致短期內病情反復。為讓患者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飲食護理是保證患者主動配合治療、護理、提高疾病治愈率的有效治療措施,對患者康復具有良好效果。
飲食護理的應用,對患者進行動態、連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滿足了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疾病發生、發展、轉歸過程中對健康教育的需求,護士按照疾病過程分階段地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克服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與隨意性。
應用分階段飲食護理方法進行健康教育,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及業務水平,提高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動性,增加了護士與患者之間溝通的機會,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使患者在住院期間享受到人性化的護理、增進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了護理質量。
[1]門英杰.飲食護理干預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09,12(30):3169.
[2]潭清華.急性胰腺炎病人階段性飲食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09,3(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