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兵
乳糜胸是胸外科手術后引起胸導管主干或分支損傷,使大量淋巴液積聚胸膜腔而形成的一種開胸術后并發癥,發病率為0.6% ~2.0%,診斷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凝血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1]。我科自2007年10月~2011年4月共收治肺癌、食管癌、賁門癌術后化療患者1503例,其中7例并發乳糜胸,經積極治療和護理后均痊愈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齡53~75歲。食管癌術后4例,肺癌術后2例,賁門癌術后1例。2例術后第2 d發病,5例術后第3 d發病,表現為胸腔引流液增加,由橙黃色漿性樣液體逐漸變為乳白色不凝固液體,經實驗室檢查,乳糜試驗陽性,確診為乳糜胸。我們通過保守治療,引流液逐漸減少至完全消失,患者痊愈出院。
2.1 病情觀察 乳糜胸患者常因胸腔積液而出現呼吸、循環功能障礙,因此應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脈搏和血壓的變化,注意有無蒼白、發紺、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等;對于持續胸腔閉式引流者,注意觀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狀和量,并做好記錄。注意患者引流管周圍皮膚情況,如出現發紅、腫脹、疼痛等現象,可用百多邦或碘伏局部涂擦,每日3次,5 d 1個療程,能起到局部消炎的作用。
2.2 心理疏導 乳糜胸患者常因術后又出現新的病癥、疼痛、恢復慢而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護士需耐心傾聽其訴說,仔細向患者講解乳糜胸的有關知識、治療方法等,關心體貼患者,消除不良情緒,使其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心理狀態。
2.3 減少活動 由于乳糜液積存于胸膜腔,患者常有胸悶、乏力、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導致活動耐力下降,護理人員應根據病情指導患者減少活動,必要時臥床休息,以減少乳糜液的滲出,緩解癥狀。臥床期間教會患者深呼吸和做有效咳嗽并協助拍背。
2.4 營養支持 禁食是減少乳糜液產生的關鍵[2],在禁食前主動向患者說明禁食的目的及意義,取得患者的合作。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禁食時間:術后的患者全部禁食1周;無明顯胸導管損傷的患者全部禁食1周,有效再禁食2周。有明顯胸導管損傷的患者全部禁食2周,有效再禁食2周;禁食期間要按醫囑及時靜脈補充營養,可經靜脈補充水、電解質、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防止出現嚴重的代謝紊亂和機能衰竭。配制靜脈營養劑時要嚴格無菌操作,放置時間不宜過長,要求在16~20 h內輸完,注意保護靜脈?;謴惋嬍硶r,開始給予低脂飲食,可采用中鏈甘油三脂膳食,這種膳食不經脂化,口服后可直接進入門靜脈系統被吸收,而不進入腸乳糜管,所以不僅能維持營養,而且能降低胸導管乳糜流量,利于破口的愈合。因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糖、電解質等各種營養成分,故低脂飲食1周后,無乳糜液引出者可恢復正常飲食,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以補充丟失,維持身體營養的需要。
2.5 胸腔引流管的護理 定時檢查患者引流管有無扭曲、受壓、脫出及引流瓶的密封情況,經常擠壓引流管以免堵塞,引起逆行感染;每日在無菌操作下更換胸腔閉式引流瓶,如果發現引流量過少,患者胸部不適癥狀加重,注意是否乳糜液堵塞引流管,可用0.5~1 kPa低負壓持續吸引,并報告醫師;指導患者帶管下床活動,不需夾管,注意妥善攜帶引流瓶,告知患者任何情況下引流瓶不可高于胸部,保持系統密封性。
2.6 呼吸功能訓練 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集中注意力,全身肌肉放松,緩慢深吸氣后憋氣,憋氣時間開始為3~5 s,逐漸增加至10 s,然后緩慢呼出,連續10~20次,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鼓勵患者咳嗽,以增加肺活量,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復[3]。
2.7 胸腔內給藥閉瘺的護理 我院采用凝血酶4支(500 U/支),溶于20 ml生理鹽水中胸膜腔內注射。由于乳糜液中含有血液有形成分,其中含有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原。采用大量促凝藥物胸腔注射,能促使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并激活凝血酶原,使乳糜液和血液凝固,堵塞破裂口,手術創面與胸膜黏連,從而起到治療作用[4]。方法:證實胸腔引流管通暢后,用碘伏消毒引流管,針頭與引流管呈15°~20°進針,緩慢推注藥液,注射完畢快速拔針。護理要點:治療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治療的方法、目的和可能出現的情況;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規程;注藥后用血管鉗夾管6 h,同時協助患者采取多種體位,如頭低足高位、頭高足低位、俯臥位、仰臥位和左右側臥位,輕輕拍打患者背部,使藥物遍布胸膜腔,充分到達胸導管瘺口處,起到封堵治療作用;夾管期間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胸悶、氣急等不適,管周敷料有無浸濕、漏液;出現胸痛時給予鼓勵和安慰,必要時給予止痛劑;6 h后患者取半臥位,打開血管鉗,使乳糜液與灌注的藥液同時流出。必要時再次重復上述治療。
乳糜胸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術后胸腔引流液量異常增多,術后第2 d起除原引流不暢或活動性出血等原因外,若每日胸腔引流量大于400 ml,應高度懷疑乳糜胸。乳糜胸是胸外科術后嚴重的并發癥之一[5],由于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和多種免疫成分,所以乳糜液丟失可致患者脫水、營養障礙、電解質紊亂、免疫力下降,甚至全身衰竭而死亡。本組患者通過正確的治療和有效的護理,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了痊愈率,降低了開胸術后死亡率。護理重點是實施有效的胸腔閉式引流、增加患者的營養支持、胸腔內給藥閉瘺及有效的心理護理。
[1]尹衍林,秦建偉,李夫超.食管賁門癌術后乳糜胸22例臨床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14(11):85 -86.
[2]楊盛春,李維光,劉 威,等.小兒乳糜胸的治療探討[J].廣州醫藥,2003,34(2):10.
[3]杜賈軍,彭忠民主編.胸外科并發癥學[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3:233.
[4]楊瑞森,張百江.食管癌術后乳糜胸[J].山東醫藥,2001,41(2):55-56.
[5]盧 森,王朝敏,蘇祥磊.食管癌術后并發乳糜胸的診療體會[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0,31(4):39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