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梅
自體動靜脈內瘺(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因其方便、安全、使用壽命長、并發癥少等特點成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第一選擇[1],但是,由于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數伴有高血壓病、糖尿病、血管硬化等基礎疾病,再加上患者的血管條件差、反復穿刺、壓迫止血不當、低血壓等原因極易造成內瘺血流量不足,使透析質量下降,內瘺血栓形成,堵塞嚴重者甚至導致透析無法順利進行,從而加重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因此,加強血管通路維護管理至關重要。
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使用自體AVF進行透析患者82例,男52例,女30例。年齡17~82歲,平均58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35例,糖尿病腎病19例,高血壓腎病20例,狼瘡性腎病3例,多囊腎2例,其他3例。內瘺使用壽命1~8年,平均壽命5.5年。為前臂橈動脈與頭靜脈做端端吻合、端側吻合術。其中并發內瘺血栓9例(11%),形成假性動脈瘤6例(7.3%),血流量不足4例(4.9%)。
2.1 使用時機的選擇 自體AVF的成熟早晚取決于患者血管的自身條件、手術情況及術后患者的配合情況。一般當靜脈呈動脈化(血管壁增厚,顯露清晰,突出于皮膚表面,有明顯動脈震顫或搏動),成熟時間一般需要1個月。最好在成形術后3~4個月再使用[2],過早使用易出現出血和假性動脈瘤及血栓的形成。我院大部分患者均選擇4~6周后使用。此期內瘺已基本成熟,血管顯露清晰,血流充足。
2.2 穿刺點的選擇 (1)動脈穿刺點距吻合口的距離≥3 cm,針尖朝吻合口方向穿刺。(2)靜脈穿刺點距動脈穿刺點≥8 cm,針尖朝向心方向穿刺。(3)動脈與靜脈切勿穿刺于同一血管上,以減少血液再循環,提高透析充分性。
2.3 穿刺技術的要求 盡可能定人穿刺,采用繩梯式或紐扣式穿刺方法,避免定點穿刺。沿著內瘺的走向上下交替進行穿刺,每個穿刺點相距1 cm左右。這樣可使整條內瘺均勻使用,內瘺粗細均勻。進針時針尖斜面向上,穿刺針平行于血管壁,力爭一次成功,減輕患者的疼痛反應和穿刺點的滲血[3]。
2.4 止血 拔針后正確壓迫穿刺點10~15 min,我院采用透明膠帶結合指壓法:拔針前用碘伏棉簽消毒穿刺點,貼上邦迪創口貼,再將消毒紙塊(2.5 cm×2 cm×0.5 cm)置于皮膚穿刺點上,拔出穿刺針后,用示指和中指垂直按壓于紙塊上,加壓力度以不滲血并能捫及震顫和聽到血管雜音為宜。直至無滲血后,再用透明透氣膠帶適當加壓,繃緊粘貼。
2.5 日常護理 (1)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重視內瘺的護理和保護。(2)教會患者每日自檢,判斷內瘺是否通暢,如捫及震顫,內瘺處貼在耳朵上聽到血管雜音則表示通暢,否則應立即和醫師聯系,及時再通。(3)日常生活中,指導患者保持手臂清潔,血液透析后保持穿刺部位干凈,當日避免接觸水,注意術肢不提重物,睡眠時內瘺側肢體不要放在枕下,不穿過緊衣服。造瘺肢體嚴禁測血壓、輸液等。(4)透析治療第2 d局部涂喜療妥做環形按摩和熱敷。(5)適當活動造瘺側手臂,可手握橡皮健身球進行鍛煉。(6)透析中容易發生低血壓的患者,應控制水分,及時調整干體重或調整透析方法,防止低血壓造成血管閉塞。(7)定期檢查血脂、血糖、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發現問題,及時調整。(8)避免造瘺側手臂外傷,最好經常佩戴護腕,以免引起大出血,但護腕松緊應適度,避免過緊內瘺導致閉塞。有動脈瘤的患者,應采用彈性繃帶加以保護,避免繼續擴張及意外破裂。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齡[4]、性別、原發疾病、透析超濾率、對疾病的認識和護理指導的依從性不同,以及穿刺技術水平的高低,極易發生各種各樣的內瘺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內瘺使用壽命。
不同的穿刺技術、穿刺時機、穿刺方式與內瘺的使用壽命密切相關。本組6例形成假性動脈瘤患者,2例由于內瘺使用過早,4例長期定點穿刺。早期穿刺因內瘺未成熟,靜脈壁太薄。定點穿刺反復損傷局部組織,刺激結締組織增生,影響血管的通暢是造成假性動脈瘤的直接原因,易造成瘺口靜脈側血管狹窄,內瘺阻塞[5]。
血栓形成是導致動靜脈內瘺失功的主要因素,早在1856年德國病理學家Wirchow就提出血栓形成的三個基本條件,即局部血栓與血流的淤滯,血液凝固功能亢進和局部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治療的需要,存在諸多血栓的誘因:(1)患者每次透析治療需要在短時間內脫水,過多超濾,破壞體內血容量的平衡易發生低血壓。(2)自體AVF手術是人為將動靜脈血管吻合,改變了血管自然走形和結構,導致吻合口血管內膜粗糙,血流緩慢,在低血壓誘導下形成附壁血栓。(3)反復定點穿刺,對血管內膜損傷大,易形成瘢痕增厚導致內瘺栓塞。(4)血脂增高,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以及糖尿病血管病變,使內瘺血栓發生率明顯增加[6]。(5)壓迫止血不當。(6)內瘺受壓。由于以上因素致使內瘺血栓形成發生率高,并隨著內瘺使用時間的延長,血栓形成發生率不斷提高[7]。
血流量不足是影響患者透析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原因是由于患者本身血管條件不佳,造成內瘺纖細,流量不足。此外,反復定點穿刺引起使用多的血管管壁纖維化,彈性減弱、硬結、瘢痕形成、管腔狹窄,而未用的血管因長期不使用也形成狹窄。
自體AVF是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如何延長內瘺的使用壽命、減少內瘺并發癥、提高透析質量、減輕患者減少痛苦是每個血液凈化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標。內瘺護理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不容忽視。正確、良好的日常護理是動靜脈內瘺能夠長期使用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首先必須讓患者了解內瘺對其生命的重要性,使患者在主觀上重視,積極配合;其次,內瘺護理必須通過醫務人員實施,并指導患者學習、實踐,每一個環節不可輕視,從點滴開始,扎實認真做好這項工作,使內瘺得以有效、長期地使用。
[1]于 青,張郁苒,池 琦,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血管瘤樣擴張的原因探討及預防[J].中國血液凈化,2009,8(6):301-304.
[2]林惠鳳主編.實用血液凈化護理[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96.
[3]葉朝陽主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理論和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97-108.
[4]楊 潔,李 剛.影響血液透析內瘺使用壽命的相關因素研究[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8:57.
[5]鄭建華,林 赟.“定點”和“間距”穿刺法對內瘺血管壽命的影響比較[J].天津護理,2002,10(4):162 -164.
[6]朱向軍,吳以連.動靜脈內瘺閉塞原因分析[J].河北醫學,2003,9(62):50 -51.
[7]馬志芳,向 晶,曾 鸝,等.動靜脈內瘺超聲引導下穿刺溶栓的療效觀察[J].中國血液凈化,2010,9(10):574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