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娟 劉琳琳 徐寶華
舌側正畸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問世以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系統的、成熟的固定矯治技術。隨著成人病人對矯治器美觀性要求的提高,舌側正畸隱形、美觀的矯治效果深受歡迎。個性化舌側矯治系統(Incognito system)克服了傳統舌側矯治技術固有的局限性,成為當今歐洲臨床使用率第一位的舌側矯治技術[1]。由于個性化舌側系統的托槽底板是根據每個牙齒的舌側形態設計的,其位置是唯一的,因此對舌側托槽的準確粘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這就要求護士護理配合迅速準確,從而縮短臨床操作時間,有助于矯治的最終成功[3-6]。自2004年我院開展舌側正畸矯治技術以來,護理組已經摸索出一套獨特的護理配合模式,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4年9月~2009年7月在我科就診的錯頜畸形安氏Ⅱ類、并要求配戴個性化舌側矯治器的病人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齡18~45歲。由同一醫師對病人進行粘接。全部病例均順利接受治療,粘接效果滿意。
2.1 心理護理 一般情況下,要求做舌側矯治治療的病人多為成年人,其心理特點為:對美觀要求高,治療目的明確,期望值較高,急于求成,矯治時間較兒童長,過分關注矯治過程中的細小變化等。因而,常常反復咨詢療程所需的時間,是否拔牙及費用,對效果和風險非常關注。在此過程中,護士要耐心地聽取病人的意見,詳細地解答各種問題,采取因勢利導的方法,主動介紹正畸治療的方法、步驟、療程、就診所用時間等,使病人在舌側正畸治療前獲得對治療效果的信心。
2.2 病人準備 操作前囑病人進行牙周治療,尤其保證牙齒舌側面的清潔與光滑及牙齦的健康狀態,進行粘接前檢查病人口腔內情況,看是否有殘留的牙石或者色素,在粘接前一定要徹底清潔和拋光牙齒的舌側表面,病人嘴唇涂凡士林,從而避免長時間操作損傷病人唇角等。
2.3 椅位的準備 粘接上頜托槽時椅位調到水平位(180°)頭后仰,病人下巴抬起;粘接下頜托槽時椅位調至135°,或略直立,頭抬起,下頜壓低,以增加醫師口內操作視野。根據治療需要,護士隨時調整燈光的位置及照明度,保證最佳視覺效果。
2.4 器械和材料的準備 器械:正畸常規器械、45°細絲切斷鉗、多用途鉗、弓絲就位器、結扎絲就位器、手動潔治器等。材料:Ormoco光固化粘接劑、病人個性化矯治器。
3.1 隔濕 隔濕對于舌側正畸粘接成功非常重要,因此必須選用吸附效果良好的棉卷,我們臨床使用的是進口專用棉卷,護士協助醫師將特殊棉卷置于病人口腔中。
3.2 酸蝕 配合醫師用30%磷酸均勻涂于需要粘接托槽的牙齒舌側面及部分咬合面,120 s后醫師先用小棉球(自制)將磷酸擦去,再用三用槍徹底的沖洗干凈,每顆牙至少沖洗10 s,以便去除所有的磷酸,此過程中護士要及時吸唾,以免酸蝕過的牙面被唾液污染。協助醫師更換棉卷,用三用槍將牙面吹干成白堊狀。
3.3 粘接 根據病人牙列情況,協助醫師將整個矯治器托盤分區段,方便粘接,以最大限度減少意外污染[7]。護士與醫師確認粘接牙位后,先將處理劑滴入調拌盒內,將蘸有處理劑的小毛刷,一支迅速的傳遞于醫師在牙齒舌側面均勻涂抹一層,另一支快速仔細地在托盤內托槽基底的樹脂襯墊上涂抹一層(不要涂在托槽周圍),然后將適量的粘接劑均勻的鋪在托槽基底的樹脂襯墊上,按照粘接牙位傳遞于醫師,協助醫師直接粘于牙齒舌側面。護士用光敏燈于近中、遠中、齦向各照射20 s,此時粘接劑固化,取下個性化托盤。一般為了減少污染,降低粘接難度,先粘雙側雙尖牙及后磨牙區域,然后再粘前牙。先粘下頜,等病人適應后或根據治療需求再約日粘接上頜。
粘接過程中也要及時吸唾,防止未粘接的區域被唾液污染。整個牙列粘接完畢后,醫師用手動潔治器或快速手機清除托槽周圍的粘接劑。一般情況下,我們根據病人的個性化弓絲制作12NITI圓絲,因力量柔和,便于病人適應初次粘接的異物感和減輕疼痛,同時使用結扎圈進行逐個結扎,既便于舌側醫師操作,也能減輕舌側托槽與舌頭的摩擦,避免了初次粘接舌側托槽對舌頭的刺激,同時為病人提供粘膜保護蠟,囑咐病人注意事項,約好復診時間。
在整個操作過程中,護士既要集中精力理解醫師的思路,有效地配合,又要做到換位思考。這樣才能從不同視覺、不同的思維角度配合醫師,努力做到醫護配合的默契[8]。兩名醫務人員同時服務,病人的就診恐懼感會明顯減少,從而給予病人更大的安全感,使整個治療過程得以圓滿的結束。
[1]丁 云,徐寶華,Dirk Wiechmann.個性化舌側矯治技術的特點及臨床應用[J].口腔正畸學,2007,14(3):138 -139.
[2]吳 威,徐寶華,梁煒.舌側托槽間接粘著 -C.L.A.S.S系統制作方法[J].口腔正畸學,2001,8(3):120 -121.
[3]Smith JR,Gorman JC,Kurz C,et al.Keys to success in lingual therapy.Part 2[J].J Clin Orthod,1986,20:252 -261.
[4]Wiechmann D.Lingual orthodontics,Part 1:Laboratory procedure[J].J Orafac Orthop,1999,60:37 -39.
[5]Wiechmann D.A New bracket system for Lingual orthodontics treatment,Part 1: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J].J Orafac Orthop,2002,63:234 -235.
[6]Rummel V,Wiechmann D,Sacholein R.Recision finishing in lingual orthodontics[J].J Clin Orthod,1999,33:101 - 113.
[7]梁 煒,林久祥,徐寶華.舌側正畸拔牙矯治的要點[J].口腔正畸學,2006,13(1):34 -39.
[8]王玉于.護士在牙槽外科四手操作中的配合[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3(8):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