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農業局(411400) 劉子忠
湘鄉作為全國產糧大縣,2011年~2012年被列入首批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整縣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市) 。湘鄉市積極調整思路,創新機制,將農業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大力發展糧食生產上來,全市糧食生產呈現面積穩定、單產提高、總產增加的喜人局面。2012年早稻種植面積3.7萬公頃,平均單產450公斤;晚稻種植面積3.73萬公頃,雙季稻覆蓋率達到95%以上。
1.領導高度重視,行政推動有力 一是健全組織,加強領導。湘鄉市委、市政府把糧食高產創建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市長任總指揮、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高產創建推進領導小組。二是明確職責,形成合力。出臺了《關于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意見》等文件,明確各級各部門責任,制定年度糧食高產創建目標和考核辦法,加強督導和檢查,定期進行調度和通報。三是加大獎懲,對標趕超。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將糧食生產任務納入鄉鎮辦績效考核范疇,鄉鎮辦行政一把手年初向市人民政府遞交糧食生產責任狀。建立糧食生產獎勵機制,對糧食生產綜合評比前6名的給予每年最高10萬元的獎勵,從而進一步強化鄉鎮抓糧食生產責任,提高了積極性。四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通過網絡、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發放宣傳單、開辟黑板報、組織巡邏車、發送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將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及時宣傳到村組、農戶,做到了家喻戶曉。
2.實行三級辦點,示范帶動全市 堅持點面結合、梯次發展,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在全面調研、深入論證的基礎上,高標準制定了全市糧食發展規劃,實施整建制推進。選擇10個優勢糧食鄉鎮創辦了10個雙季稻高產創建整縣整建制推進667公頃指揮區,其余12個鄉鎮各創辦一個333公頃以上的雙季稻高產創建指揮區,全市示范面積達到2萬公頃。各示范指揮區推行統一品種、統一集中育秧、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統一管水、統一機耕機收的“六統一”技術管理模式,對示范點實行種子、肥料價格補貼,免費發放谷粒飽和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治藥劑,并抽調200余人成立技術專家組,組織進村入戶開展農技指導,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為糧食生產工作保駕護航。
3.完善服務體系,培育種糧大戶 全市建立了糧食專業合作社12家,成員近2萬戶,經營服務面積近5000公頃;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6個、農機大戶38個,全市機耕機收率90%以上。目前全市種糧大戶發展到389戶,流轉耕地1500公頃。同時,結合“千鄉萬村送服務”活動,加大對種糧大戶的服務力度,建立了“二幫一”(一名行政干部和一名技術人員幫助一戶農戶) 的對口扶持機制,負責協調解決其資金設備、土地流轉、農資供應、技術指導、信息服務等生產過程中的矛盾和困難。
4.狠抓技術推廣,挖掘增產潛力 一是抓高產良種推廣。推廣了以雜交早稻和超級稻為主的一批新優特品種。在早晚稻品種搭配上,推行“雙雜”搭配、“雙超”搭配和“早雜晚優”搭配,確保雙季穩產高產。二是抓合理密植技術。通過適當增加用種量和拋秧盤數量,保證合理的基本苗和基本蔸,最大限度增加有效穗。三是抓水稻集中育秧。以全省機插秧推廣示范縣為契機,積極推廣水稻集中育秧技術,面積達到1萬多公頃。四是抓病蟲害統防統治。全市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20余家,購置擔架式機動噴霧器62臺、背負式機動噴霧器954臺、其他噴霧器3500臺、防護服1200套,單次可實現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800公頃。全市實施統防統治承包服務面積1300公頃,其中22個高產創建示范指揮區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