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暉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工人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0)
CT引導下選擇性神經根阻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和相關影響因素
馮暉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工人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0)
目的 觀察CT引導下選擇性神經根阻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并分析影響臨床療效的相關因素。方法選擇68例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CT引導下行選擇性神經根阻滯手術,采用視覺模擬評分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結果選擇性神經根阻滯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總有效率為88.24%,且術后VAS評分(3.23±1.93)明顯低于術前(6.82±2.31),兩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T引導下選擇性神經根阻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較好,創傷較小,安全有效,適于臨床推廣應用,同時分析神經根阻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影響因素,以指導臨床治療。
CT引導;選擇性神經根阻滯術;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癥,在臨床上為骨科常見病和多發病。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纖維環內髓核組織膨出、突出或脫出,從而壓迫和刺激神經根、血管及脊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腰腿痛癥狀和體征,已成為引起患者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1]。據統計,臨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已達30多種[2],我院選用CT引導下選擇性神經根阻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取得滿意效果,現對治療結果做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擇期行神經根阻滯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8例,患者年齡在19~73歲,平均年齡(40.12± 3.25)歲,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8例,所有患者病程都在6個月~15年,平均病程(6.56±4.12)年,臨床表現為單純性腰痛者25例,下肢疼痛、麻木者43例(雙下肢麻木者21例,腰及一側下肢麻木疼痛者22例)。所有患者術前均經CT或MRI進行確診,其中L3~L4節段突出患者19例,L4~L5節段突出患者14例,L5~S1節段突出患者16例,L4~L5、L5~S1兩節段突出患者8例。伴有椎管狹窄患者11例。
1.2 治療方法:引導介入治療使用螺旋CT機,患者取俯臥位,經CT掃描確定穿刺平面、穿刺點、穿刺角度及深度,穿刺點局部進行消毒、局麻。用9號穿刺針按照測定的角度及深度穿刺,再經CT掃描確定穿刺針針尖到達神經根周邊(即椎間盤突出一側的椎間孔),若穿刺成功,無回血,即可快速注入新配制的混合液(2%利多卡因10 mL、確炎舒松A 5 mL、維生素B121 mg、生理鹽水10 mL),注射過程中時刻觀察病人狀況,拔針后再次進行CT掃描,觀察藥液在神經根周邊的分布情況,對所有患者進行術后跟蹤隨訪[3]。
1.3 療效評價:治療前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4]記錄疼痛感受。VAS標準,0分為完全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為劇痛,難以忍受。
治療效果評定[5]:患者癥狀及體征基本或完全消失為顯效;患者癥狀及體征有明顯改善,可從事較輕工作,患者較為滿意為有效;患者癥狀及體征改善不明顯或沒有改善,患者對治療結果不滿意為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研究所得數據通過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各組指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而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值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6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選擇性神經根阻滯術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顯效38例,有效3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8.24%。
對所有患者進行治療前后VAS評分,并對突出部位、突出程度、阻滯節段VAS評分結果進行分析。其中側后方突出患者手術后VAS評分下降(4.98±1.93)分,與后方正中突出患者VAS下降評分(2.76±2.19)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突出與中度突出患者術后評分分別下降(5.00±1.01)和(3.32±1.56)分,兩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椎間盤后正中突出患者分別進行雙節段阻滯與單節段阻滯,術后VAS評分分別下降(5.78± 1.44)和(2.78±1.01)分,兩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疾病,臨床表現為腰腿疼痛,下肢麻木、萎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椎間盤突出癥是因為腰椎間盤的退變或外傷以致纖維環部分松弛、破裂,導致椎間盤的髓核組織向外膨出、突出或脫出,從而擠壓或刺激神經根、血管及脊髓等組織,引起腰腿疼痛。選擇性神經根阻滯是從硬膜外間隙進行阻滯治療,在靶神經周圍注射局部麻醉藥和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是一種微創介入的治療方法。CT導引能夠確定穿刺平面、穿刺點、穿刺深度及角度,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穿刺引起的出血和軟組織損傷所引起的神經根粘連[6]。本研究通過CT引導下選擇性神經根阻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效果分析,得出此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顯著,且具有安全微創的特點,臨床可根據患者椎間盤突出情況,合理選擇阻滯節段進行治療。
[1]崔樹平,張明華,任立軍.非手術療法治療椎間盤突出癥63例報告[J].中醫正骨,2008,20(2):49.
[2]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362.
[3]王立新,方立挺.CT導引下神經根阻滯療法配合牽引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2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2,34(11): 43.
[4]王春曉,季文進.鎮靜評分是術后椎管內嗎啡鎮痛呼吸抑制的可靠指標[J].中國疼痛學雜志,1999,5(2):74.
[5]張風霞.CT導引下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的護理[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5,15(4):313-314.
[6]沈克菲.外科學·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1579.
R681.5
B學科分類代碼32027
1001-8131(2012)04-0283-01
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