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紅
(天津市河北區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天津 300250)
·綜述·
微量白蛋白尿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
郭曉紅
(天津市河北區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天津 300250)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nminuria,MAU)是指尿中白蛋白在30~300 mg/24 h范圍內,既超出健康人正常參考值上限而又未檢出臨床蛋白尿的中間階段,不能用常規的方法檢測出這種微量的變化。國際上采用白蛋白分泌率表示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本文旨在介紹微量白蛋白尿在臨床領域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白蛋白是一種帶負電荷的大分子,分子量為69 kD,半徑為3.6 nm。正常的腎小球基底膜具有濾過功能,平均孔徑為5.5 nm,均勻地帶一層負電荷。正常情況下可有少量白蛋白被濾過,但95%的白蛋白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白蛋白含量很低。疾病時由于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導致白蛋白的漏出增加,超過了腎小管的重吸收閾值,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其次,MAU排出增加也與膜上的硫酸肝素合成異常相關,硫酸肝素分子帶有許多陰離子側鏈,對于維持基底膜電荷和孔徑的大小起重要作用。另外,腎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也是誘發微量白蛋白尿的重要原因。正常人隨著年齡增加,MAU排出有增高傾向,但是這種改變還在健康人范圍。
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免疫擴散法、免疫電泳法、免疫比濁法、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吸附法等,現在較多采用的方法是免疫比濁法。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是診斷MAU的“金標準”,其值在20~200 μg/min之間稱為MAU。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變動很大,CV為45%~100%。文獻報道的參考范圍各不相同,尤其隨機尿白蛋白的參考范圍彼此相差更甚,隨機尿一次白蛋白排泄量增高,可能并無意義;如連續2~3次均超過參考范圍方有診斷價值[1]。
3.1 MAU與腎病:腎臟疾病時由于腎小球、腎小管受累及,因此蛋白尿是腎病的主要臨床癥狀,尿微量白蛋白是腎臟早期損傷的重要標志,在各種腎病特別是腎小球受損時首先升高。有資料顯示,觀察了107例原發性腎病患者MAU的變化,與健康人比較發現原發性腎病患者的MAU明顯高于健康人,MAU的陽性率為96.26%。而尿常規檢測蛋白陽性率僅為44%。因此,在腎臟疾病的檢測中,尿微量白蛋白較尿常規更為敏感。
3.2 MAU與高血壓:持續的高血壓會影響靶器官特別是腎臟,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由于腎小球血流動力學的改變,造成腎小球毛細血管壓力升高,濾過膜通透性增大,腎小管重吸收減少,促進白蛋白穿過基底膜形成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的測定是反映早期高血壓靶器官損害敏感指標,能夠反映其廣泛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程度[2]。有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的數值高低與血壓高低有關,即腎小球及腎小管的損害程度隨血壓的升高而增大[3]。MAU的增高,預示高血壓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的升高。因此,監測尿微量白蛋白,對抗高血壓的療效和防止腎損傷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在臨床中重視對高血壓患者MAU的早期篩查,提早預防并發癥,從而有效保護腎臟及心血管的健康。
3.3 MAU與糖尿病(DM):DM是由于胰島素缺乏或其生物活性下降,引起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以血糖升高為特征的一種綜合征。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大多是由于糖尿病并發癥,尤其糖尿病腎病(DN)是導致終末期腎衰的主要病因。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重要臨床特征之一。1型DM患者在發病1~3年時MAU的發生率為6%,20年時高達50%,2型DM患者MAU的發病率為20%~25%。糖尿病患者出現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是并發癥的早期指標[4]。糖尿病的治療不僅要控制血糖,更要防止并發癥,因此早期、定期檢測MAU對于預防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MAU與代謝綜合征(MS):MS是多種代謝成分異常聚集的病理狀態,伴發體脂分布異常、組織胰島素抵抗、高尿酸血癥、微量白蛋白尿、持續低度炎性反應及血液凝溶異常等[5]。作為MS組分的胰島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壓、中心性肥胖都是MAU的獨立危險因素。多種代謝異常集聚的個體發生MAU的風險顯著增加,尤以MS為甚[6]。早期進行MAU的檢查可以降低MS的發生率。
3.5 MAU與心腦血管疾病:MAU是心、腦、腎及血管損傷的標志,因此它被認為能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是動脈硬化的早期表現。MAU的出現不僅是急性應激反應的結果,而且與全身血管功能不良,從而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關。
冠心病患者多存在MAU,這與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或慢性低度炎癥有關[7]。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尿微量白蛋白是預測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獨立危險因素。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在預測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方面MAU與高脂血癥、高半胱氨酸血癥、C-反應蛋白增高、感染、纖維蛋白原增高等指標具有同樣重要的臨床意義[8]。因此MAU可以對冠心病及其嚴重程度有一定的預測價值,早期檢測并進行干預可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腦血管病目前是我國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的疾病。因急性梗死患者多有不同原因所致的動脈粥樣硬化,故導致MAU的增高。在調整腦卒中基本危險因素后,MAU還獨立于其他危險因素(高血壓、血脂異常、年齡、吸煙等),成為腦梗死復發的最強的獨立危險因素[9]。故早期檢測有助于早期發現腦梗死患者危險因素,進行及時干預和治療,以延緩和控制腦梗死的發生與發展。
6.1 MAU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可侵犯全身多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尤以腎臟受累最為常見和嚴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幾乎100%存在免疫復合物性腎炎改變,尿檢查陰性亦如此[10]。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作為無創性檢查,敏感性優于尿常規及尿總蛋白定量,并與疾病活動程度相關,可以更好的提示腎臟病變,尤其對于初治患者有助于進一步改善預后。
6.2 MAU與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結締組織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系統性血管炎是造成腎臟固有性損傷的原因之一[11]。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腎功能常規檢查無明顯變化時,尿微量白蛋白已有升高,因此MAU檢測為常規檢查無蛋白尿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提供了一種早期診斷和隨訪的非創傷性檢查方法。
通過對MAU水平的檢測,可評價ICU患者腎臟病變、心血管病變、急性肺損傷、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疾病嚴重程度并預測預后,以便盡早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改善預后[12]。MAU具有檢測簡便、快速及無創等特點,其在ICU中的臨床應用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
新生兒窒息后可引起多臟器損傷,其中以腎損傷發生率最高。研究表明[13],窒息后血流動力學紊亂,腎血流量尤其是舒張期血供減少是導致腎功能損害的主要原因,而MAU對腎損害的早期診斷及干預治療有重要意義。有資料顯示,輕、重度窒息新生兒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而重度窒息組尿微量白蛋白明顯高于輕度窒息組[14],提示MAU與窒息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所以,重視MAU的檢測,早期發現和治療患兒的腎功能損害對于患兒復蘇、提高生命質量、減少后遺癥的發生是非常必要的。
過敏性紫癜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王曉衛的研究表明[15],腎損害越嚴重,尿中微量白蛋白排出量越大,其濃度與腎臟病理改變的程度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MAU的檢測有利于早期發現過敏性紫癜患者腎功能損害,從而改善預后。
此外,MAU在細菌性腦膜炎、急性胰腺炎、癌癥化療以及各種毒物所致的腎損傷中都有相關報道。
綜上所述,MAU可反映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病血管損傷等疾病的指標,而且具有簡便、快捷、無創的特點。既作為疾病的危險因素,又是有價值的預測指標的MAU將有待應用于更多的研究領域,對疾病發生、發展、預后提供參考價值。
[1]葉應撫,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2006:358.
[2]李超,姜寶法.老年性高血壓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與血管內皮功能的關系[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46(9):901-903.
[3]吳彩蘭,白慶雙.尿微量白蛋白檢測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4(31):1234-1235.
[4]張曄,黎明新.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的臨床應用[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8,25(1):98-99.
[5]賈偉平.細述代謝綜合征[N].中國醫學論壇報,2008,12,18 (C2).
[6]陳青云.代謝綜合征組分與尿微量白蛋白發生率的關系[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7,4(15):289-293.
[7]WEIR MR.Microalbuminuri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07,2 (3):581-590.
[8]魏明,張德,李繼廣.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及探討[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21(5):437-438.
[9]Qin Y,Wei-We D.Association of microalbuminuria with the risk factors of strock and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Chinese J Clinical ehabilitat,2005,9(13):224-225.
[10]胡宏.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尿中微量蛋白的檢測及意義[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6,31(1):105-106.
[11]朱辟疆.類風濕性關節炎腎臟損害[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3(1):1-3.
[12]王燕婷.微量白蛋白在ICU中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7,13(13):1018-1020.
[13]藍海燕,馮熾光,高杰梅.窒息程度與腎功能的相關性[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8,23(5):294-295.
[14]王璇珠.窒息新生兒尿微量白蛋白和轉鐵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療前沿,2010,5(9):29.
[15]王曉衛,鐘天鷹,常勇,等.過敏性紫癜患兒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的意義[J].浙江臨床醫學,2009,11(12):1365-1366.
R446.12
B學科分類代碼32011
1001-8131(2012)04-0307-02
20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