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瑪麗
(江蘇省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02)
住院病人常見的心理活動及護理對策
柏瑪麗
(江蘇省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02)
護理專業服務的對象是人,而人是身體、心理、社會的整體,人具有感情、知覺、語言、思想和意識。因此,掌握住院病人不同時期常見的心理活動規律,并能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是心理護理的基本內容,是評價護士服務態度和護理質量的重要方面,也是護士素質和修養的重要體現。
1.1 初入院時的心理活動[1],病人初入院時,主要有以下心理活動:①相信大醫院,但又怕遇上實習或進修醫生看病;②怕受醫務人員冷遇;③怕無熟人引見,找不到好醫生;④怕不遞“紅包”看不好病或不能及時診治;⑤經濟負重,怕人財兩空;⑥公費者希望使用先進的檢查儀器,自費者只希望看好病,怕檢查;⑦對就醫環境和程序不熟悉,有求助護士幫助的心理;⑧對病情擔憂,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
1.2 護理對策:熱情接待新病人,安置病人于病床休息,及時通知醫生,同時做好入院宣教。如遇危重病人應積極配合醫生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向病人或家屬進行入院宣教。主動介紹自己的姓名、職稱或職務等。介紹同室病友及所患疾病情況,可使他們很快進行思想交流,盡早解除陌生感。介紹主管醫生,進一步講明實習醫生和進修醫生是在上級醫生指導下開展工作的。介紹科室的技術力量。請同病室病友現身說法,以自己的實例說明本科醫務人員的醫術、醫德、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是一流的,使病人消除對醫生、護士的不信任感,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如遇對遞“紅包”者一經發現會受到嚴重處分。介紹住院環境,病房設施和使用方法,主動引導病人辦理入院手續,幫助病人劃價、取藥,護送病人做各種檢查。講解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說明其收費標準是按物價部門審核了的物價標準執行的,醫生會視病情根據診療的需要給予必要的檢查和用藥。
1.3 一般病情病人的心理活動:一種是滿不在乎,不重視自己的疾病,認為是小病、輕病,往往不按醫生要求注意服藥、飲食休息。另一種是擔心自己的病情,總認為自己的病情很嚴重,考慮會不會治愈或留下什么后遺癥,表現為情緒低落,少言寡語。對第一種病人心理,如糖尿病、痛風、腎病綜合征等病人要向他們講清楚,情緒、飲食、休息對疾病轉歸的作用,并講解疾病的嚴重后果,不可掉以輕心。對第二種病人的心理要根據病人的文化程度由淺入深地講解有關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疾病的轉歸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要鼓勵病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可找一些有關疾病的資料給他們學習。
1.4 危重病人的心理活動
1.4.1 焦慮:多見于慢性疾病或疾病反復發作和神經質的病人,表現為顧慮重重,缺乏治療信心甚至懷疑診斷和治療方案。對這類病人首先應主動與病人交往,向病人提供疾病的可靠信息。多關心、安慰、鼓勵病人,使病人樹立信心。同時鼓勵病人之間交往??砂才藕线m的消遣活動,包括閱讀、下棋,聽音樂等,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1.4.2 緊張、恐懼:多見于急性病,如外傷、心肌梗死等。從年齡分析多發生于青壯年病人,因青年期是求學、就業、成家的重要階段,壯年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上有老、下有小,一旦病危,就會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害怕死亡。對這類病人,護士除迅速采取搶救措施外,還應熱情耐心地解釋,使病人從護士的言行中獲取安生感。
1.4.3 絕望:多見于惡性腫瘤、慢性疾病久不治愈的病人,對這類病人,護士應準確分析他們的心理活動,及時進行思想溝通,經常耐心、熱情、誠懇地與病人交流,有計劃、有意識選擇典型治愈或好轉病例開導他們,使他們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并要以熱情、周到的治療、護理感染他們。對臨終前的病人應做好臨終護理。
1.4.4 充滿希望:這類病人性格開朗,意志堅強,素質較高,相信現代醫學技術,充滿戰勝疾病的信心。對這類病人在治療中的一點點進步都應給予鼓勵,使其時時充滿希望,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1.5 治療護理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大部分病人想知道自己用藥的名稱和作用,以及有哪些副作用。想了解用藥多長時間能發揮作用,希望短時間能見效。一時無治療效果,有少數病人會懷疑藥物不對癥或劑量不夠,希望醫生改藥或加量,甚至懷疑護士用藥不正確。對一些治療護理措施持懷疑態度,甚至拒絕治療和護理。手術病人想知道手術過程中有無痛苦,有無危險,術后會不會留下后遺癥。手術后又急于知道手術經過,病灶是否切除,到底是什么病,多少天能拆線等等。對這些心理活動,應采取的護理對策是認真做好健康教育,熱情、耐心有分寸地給病人講解所有藥物的名稱、作用和副作用,劑量和方法。講解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及術中配合等,讓病人放心,相信治療和護理。
心理護理是在護理過程中通過護理人員的行為、言語、態度和姿勢等,影響和改變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促進疾病康復或向健康的方向發展的重要措施。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了解病人的生理狀況,以嫻熟的技術為病人解除機體病痛,同時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使生理護理和心理護理兩者融為一體,才能真正地提高護理工作的效果。不懂病人心理活動規律的護士,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護士,因此,我們應加強心理學、護理心理學的學習,從而提高個人的心理品質,更好地承擔護理工作。
[1]陸斐.心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5.
R472
B學科分類代碼32071
1001-8131(2012)04-0319-01
201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