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峰 陳亦裔 唐 靜 吳蓓雯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臨床常見的重癥急腹癥之一,其臨床特點是發病兇險、并發癥多、病死率高[1],手術治療是其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2]。術后患者常規留置各類腹腔管道,如三腔沖洗負壓引流管、膽囊造瘺管和空腸營養造瘺管等進行各種治療?;颊呤欠癜l生腹腔內出血、吻合口瘺、膽瘺及腸瘺等術后并發癥都要從觀察腹腔引流液的色、質、量來分析判斷。因此,腹腔管道是SAP術后患者的生命線,其護理質量好壞直接與減少術后并發癥密切相關[3]。且大量的腹腔置管增加了護理工作的強度和難度,若護理不當,將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危及患者生命,增加患者及其家屬的痛苦。因此,為進一步做好SAP術后患者腹腔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管道護理的質量,確保臨床護理安全,增加患者舒適度,我科自行設計、制作和應用了腹部護理支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SAP手術治療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齡18~68歲,平均(35.6±8.2)歲。納入標準:(1)符合 SAP診斷標準行手術治療的患者。(2)意識清楚的患者。(3)患者或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4)能按規定方法使用。排除標準:(1)意識障礙的患者。(2)手術后72 h內自動出院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材料與制作 腹部護理支架由不銹鋼材料制作,呈拱形,長60 cm,寬30 cm,高28 cm。為避免管道受壓、便于管道通過支架、方便護理操作,其左右兩側底部分別設計有3個大小形狀均等的小拱門,長9.5 cm,高6 cm。
1.2.2 使用方法 腹部護理支架常規在患者術后當日使用。將其置于患者腹部,放置穩妥;整理腹部留置各類管道,由小凹槽處通過并固定;將被褥直接蓋于腹部護理支架上。指導患者可在床上做適當運動,如左右移動或抬臀,雙上肢可安心放置在腹部被褥上。使用后,用2000 mg/L的消毒靈做終末處理。
1.3 效果評價
1.3.1 監測使用中有無發生管道相關并發癥和護理不良事件,如管道受壓、扭曲和滑脫等。
1.3.2 患者舒適度評估 采用我科自行設計的舒適度調查表進行調查,調查表設置為3項,0分表示非常舒適,3分為舒適,5分為不舒適,分值越高表明舒適度越差。讓患者根據自己的感受在相應分數上打勾。
本組25例患者中未發生1例因使用腹部護理支架導致的相關并發癥和護理不良事件。其中10例(40%)患者感到使用腹部護理支架非常舒適,14例(56%)感到舒適,僅1例(4%)感到不舒適。
3.1 傳統護理方法存在一些弊端 原先傳統的護理方法是直接將被褥蓋于SAP術后患者身上,但臨床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存在諸多不足之處:(1)腹部管道因易受壓而堵塞,導致沖洗、引流不暢,影響術后患者的觀察和治療效果。(2)腹部管道因牽拉而滑脫,患者需要重新置管,增加了患者痛苦,讓患者感到極度焦慮和恐懼。(3)患者因擔心管道受壓或滑脫常處于強迫體位,從而感到極度不舒適。以上事件的發生主要與被褥的重力作用、患者在床上移動時被褥與管道間產生的摩擦力等因素有關。
3.2 SAP術后患者使用腹部護理支架具有諸多優點 SAP術后患者使用腹部護理支架,可避免被褥與管道直接接觸,使被褥與管道間留有足夠空隙,消除了危險因素,因此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腹部護理支架可避免腹部管道受壓,保持管道通暢,保證了患者治療效果。(2)使用腹部護理支架可避免腹部管道牽拉,防止管道意外滑脫,確保臨床護理安全。(3)使用腹部護理支架可避免患者因擔心其管道受壓或滑脫而長期處于強迫體位,更利于責任護士鼓勵術后患者早期開展床上活動,如在床上左右移動、抬臀和翻身等,有助于促進疾病早日康復。(4)使用腹部護理支架可指導患者將其雙上肢直接放于腹部護理支架上,避免了患者因擔心管道受壓或滑脫而使其雙上肢處于被迫體位,從而極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5)腹部護理支架左右兩側底部的小拱門設計,便于腹部各類管道的放置和責任護士識別腹部多根管道,提高了臨床護理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SAP患者術后使用腹部護理支架避免了傳統護理方法的弊端,提高了管道護理的工作質量,確保了臨床護理安全,且其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可重復使用,因而獲得了廣大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好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李海燕,呂偉波,張文俊.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護理進展[J].現代護理雜志,2003,9(10):807 -808.
[2]朱以敏.重癥急性胰腺炎術后護理進展[J].臨床護理雜志,2005,4(1):49 -51.
[3]陳紅玉.50例腹部手術后引流的護理體會[J].中國新醫學論壇,2007,7(11):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