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娟
小兒由于年齡較小,使用口服藥治療存在一定的困難,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靜脈輸入具有給藥快、藥物劑量準確、見效快等優點,因而在臨床上多采用靜脈輸入的方式進行[1]。隨著人們法律意識和對醫療服務要求的提高,由小兒靜脈輸液引起的護患糾紛也呈逐漸上升的趨勢[2]。小兒在進行靜脈輸液時不能進行有效的語言表達,并且不能有效地配合護理人員進行各項醫療操作,加之有些家長看到自己孩子患病出現心理煩躁等,因此對其進行靜脈輸液的過程中常出現各種護患糾紛[3],本研究旨在探討引起小兒靜脈輸液引發護患糾紛的因素及防范對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4月在我院兒科門診進行靜脈輸液并引發護患糾紛的患兒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7個月~3歲,平均1.5歲。輸液的原因主要包括發熱、呼吸道感染、腹痛、腹瀉等。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方法,收集兒科門診發生護患糾紛的資料,根據登記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對發生糾紛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

表1 小兒靜脈輸液引發護患糾紛的原因
隨著醫療模式的轉變,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在逐漸上升,因而在臨床實踐中護患之間的糾紛也在逐漸增加,對引起護患糾紛的因素進行有效地分析,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對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和社會意義[4]。
3.1 小兒靜脈輸液發生護患糾紛的原因
3.1.1 護理人員因素 在整個過程中,護理人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分析發現,由護理人員引起的護患糾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護理人員心理因素。小兒輸液主要采用頭皮針進行,操作難度相對較大,因此在進行輸液時有可能存在一針沒成功,在這個時候,患兒家長由于對自己孩子疾病的擔心,可能會出現抱怨等不滿情緒,而其他患兒家長的旁觀也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心理負擔,導致其不能進行有效的醫療操作,最后導致糾紛的出現[5]。(2)操作技術水平相對較差。目前隨著醫院的擴編,引進了許多剛畢業的護理人員,普遍存在業務水平不高,操作技術相對較差,在進行小兒輸液時成功率不高,以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導致脫落,而患兒家長對其期望值過高也是導致護患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3)缺乏責任心及主動服務意識。有的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在進行靜脈輸液時不嚴格執行核對制度,導致在輸液過程出現配錯藥、輸錯液,并且不能及時對患兒進行巡視,以至于在患兒發生輸液反應時,造成家長恐懼的心理,并且對護理人員信任度顯著降低,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4)護患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眾所周知,兒科輸液門診,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工作繁瑣,護理工作人員明顯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導致護理人員只顧進行護理操作,而缺乏與患兒家長間的溝通,并且在自己操作失誤時不向患兒家長道歉和進行相應的解釋,導致兩者之間矛盾激化;在患兒入院時,護理人員沒有向患兒家長交代患兒目前的病情、可能的轉歸和預后情況,以及患兒的用藥種類、用藥目的、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致于在患兒用藥過程中出現病情變化,患兒家長誤以為是由于用藥引起的,而將責任歸結于護理人員,從而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
3.1.2 患兒及其家長方面 患兒及其家長也是引起護患糾紛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包括兩方面:(1)患兒因素。患兒在進行穿刺時由于身體不適及對輸液的恐懼,導致身體亂動,不易穿刺成功,反復穿刺加重患兒家長對護理人員的不滿,最終導致護患糾紛。(2)患兒家長。目前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父母對患兒過分溺愛,在患兒患病時,易出現焦慮的心理狀態,對醫院的期望值明顯升高,一旦沒有達到相應的期望,便會造成對護理人員的不滿。個別患兒家長自身素質較差,經常挑剔護理人員言語、操作,造成護患關系緊張。
3.1.3 其他因素 主要包括醫院環境和醫院管理,對于就診患兒及其家長來說,醫院環境比家里環境相對較差,因此患兒及其家長在患兒住院期間情緒低落,發泄在護理人員身上;管理因素,在目前管理中,存在兒童輸液區面積有限、護理人員配備不足等缺陷,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護患關系的緊張。
3.2 防范對策 針對以上引起護患緊張的因素,我們通過討論分析,實施以下對策:(1)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進行各項有效操作的前提,因此我們加強護理人員心理素質教育,規定使用文明用語,使護理人員在進行靜脈穿刺時保持沉著、冷靜的心理狀態,保證穿刺成功。(2)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教育和再教育,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加強法律知識教育,使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學會保護自己;增強其責任意識,在進行靜脈輸液時一定要嚴格按照三查七對的原則進行,避免輸錯液的事情發生;在患兒輸液期間,按時巡視,及時處理輸液問題。(3)加強護患之間溝通。良好的溝通可以明顯避免護患之間糾紛發生。在患兒入院時,應由專人引導,并向其解釋患兒病情及用藥種類、用藥目的、患兒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相應的處理措施,消除患兒及其家長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4)創造溫馨的就診和住院環境,針對患兒特點可在病房張貼卡通圖片,播放動畫片等。(5)加強醫院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護理人員在進行醫療操作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綜上所述,小兒輸液引起的護患糾紛較多,因此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及臨床技能,加強自身法律意識和責任感,加強與患兒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這些對于減少護患糾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李丹雯,蔣 俊.門診小兒輸液護理風險與防范[J].浙江預防醫學,2008,20(8):67 -72.
[2]Horng HC,Kuo CP,Ho CC,et al.Cost analysis of three anesthetic regimens under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monitoring in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surgery[J].Acta Anaesthesiol Taiwan,2007,45(4):205-210.
[3]劉 芳.門診輸液環境改造對提高護理安全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9):61 -62.
[4]馮秉華,才 華,賀 曉.護理糾紛的原因及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69 -70.
[5]唐匯群,彭 芳,劉 莉.靜脈輸液器死腔對小兒藥物劑量的影響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8):754 -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