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艷群 滕筱麗 周小寧
責任包干制護理是責任護士對分管的患者全面負責,包括入出院護理、生活護理、專科護理、治療及病情觀察、護理記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1]。實習護生即將成為護理隊伍中的新生力量,通過臨床實習培養實習護生適應新的護理模式的需要。本院在臨床護理教學工作中,在臨床科室通過實行實習護生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提高護生臨床護理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3月~2012年4月在本院進行臨床護理實習的183名大中專院校的護生,男7名,女176名。年齡17~25歲,平均(20.54±1.79)歲。本科13名,大專100名,中專70名。所有護生均完成護理專業課程學習,實習時間8~12個月。
1.2 臨床實習教學方法 護生在各實習科室從入科到出科每名護生由固定老師帶教,分管3~4張病床的患者,實行床邊護理。按照護理程序對分管床位患者實施基礎護理、治療、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等護理。護生每班提前30 min到病房評估患者、擬定計劃,向帶教老師匯報,帶教老師指導護生對患者實施護理。下班前帶教老師點評護生當班的工作情況。臨床教學中開展床邊查房、個案分析、情景模擬、護生工作分享交流等教學活動。
1.3 評價工具及方法 設置《實習護生臨床護理能力自評表》進行問卷調查。此表按照胡波研制的《護士核心勝任力指標體系》中臨床護理能力維度設置[2]。量表包含13個條目,采用Likert Scales形式,分為完全具備、大部分具備、部分具備、小部分具備和不具備該條目所述內容,分別賦值5,4,3,2,1分。在護生實習結束前發放問卷調查表,由護生自行填寫,當場收回問卷,共發放調查表183份,收回183份,有效問卷183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表1 實習護生臨床護理能力自評結果(分,±s)

表1 實習護生臨床護理能力自評結果(分,±s)
排序4.17 ±0.57 2 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和自理能力實施護理 4.16±0.60 3 掌握各項基礎護理技能的操作 4.15±0.56 4 熟知各項規章制度 4.13±0.54 5 正確執行醫囑 4.10±0.56 6 及時評估治療和護理措施的實施效果 4.07±0.56 7 正確選擇評估工具和方法 4.06±0.56 8 能夠發現患者的癥狀和體征 4.02±0.71 9 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并立即通知醫師處理 4.00±0.68 10 根據患者評估結果設計個體化護理方案,采取的護理措施能夠說出理論依據項目 得分1 針對患者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3.97 ±0.62 11 正確指導患者用藥,觀察用藥后反應 3.86±0.58 12 具備發現和解決臨床護理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84±0.70 13 應用所學護理管理學的知識協調護理實踐,使護理工作有序開展3.83 ±0.66
臨床護理能力是對護理專業人員進行臨床護理實踐的基本要求,是護理人員必備的專業能力,包括運用護理程序實施護理、掌握護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導、病情觀察與應急處理的能力[3]。以上調查結果實習護生臨床護理能力自評分在(4.17 ±0.57 ~3.83 ±0.66)分之間,達到大部分具備能力的水平。
3.1 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有利于培養實習護生運用護理程序實施護理 通過實施責任制護理模式,培養護生運用護理程序的工作習慣,貫徹持續性護理理念,為患者提供連續性服務。結果顯示,實習護生自評條目中,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和自理能力實施護理,及時評估治療和護理措施的實施效果,根據患者評估結果設計個體化護理方案,采取的護理措施能夠說出理論依據自評得分在(3.97±0.62)分以上。
3.2 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為實習護生提供了機會權力,可提高護生自我效能 表1結果顯示,實習護生對掌握各項基礎護理技能的操作自評得分排在第二位,實習護生通過責任包干獲得了較多的機會權力。機會權力是指在工作中組織為使員工的進步或成長提供更多學習新知識和技能的機會[4]。機會權力可以增強護生在實習環境中面對困難的自信心水平,緩解護生的實習壓力[5]。實習護生分管固定的患者,容易得到患者的信賴,實施生活護理和護理技術操作機會較多,護生工作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加強,自我效能感增強,促進主動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
3.3 責任包干制護理可培養實習護生病情觀察及健康教育能力及溝通能力 表1結果顯示,實習護生對針對患者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自評得分排在第一位,通過實施床邊護理,能及時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做出適當的處理,培養實習護生針對性地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通過帶教老師關注學生的工作,對實習護生每班工作點評,與他們討論護理問題和操作規范等,給予及時表揚和糾正不足,能使護士產生較強的信任感、安全感和歸屬感,提高了工作滿意度越高。
總之,“優質護理服務”所提倡的服務意識、生活護理、護患溝通及責任心等內容是新形勢下臨床護理教學的難點[6];影響護生臨床實習滿意度因素主要包括臨床實習結構性授權、專業護理實踐環境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7],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通過實習護生責任包干制護理,為分管患者實施連續性護理,機會權力、一般自我效能得到提高,同時護生臨床實習的積極性和滿意度提高,促進實習護生臨床護理能力的提高。
參考資料
[1]江春香,林曉霞.病房實行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2A):42 -44.
[2]胡 波,楊 莘,剛婷婷,等.護士核心勝任力評價指標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0):67 -69.
[3]高雪琴,趙掁娟,林 平,等.護理本科生內科護理學PBL學習效果評價標準的建立[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3):43-46.
[4]Knol J,Van Linge R.Innovative behavior: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on nurses[J].J Adv Nurs,2009,65(2):359-370.
[5]Livsey KR.Structural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 behaviors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s[J].Int J Nurs Educ Scholarsh,2009,6(1):1 -17.
[6]陳 艷,譚祥娥,陳華琴.優質護理服務實踐中實習護生帶教難點及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3):58 -59.
[7]劉彥慧,曹曉媛,張燕鳴,等.176名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滿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75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