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益
子宮輸卵管造影術(HSG)是檢查女性因輸卵管因素導致不孕原因的最主要方法,通過子宮輸卵管造影,可以了解子宮和輸卵管的形態,輸卵管是否通暢,有無炎性粘連及阻塞部位等[1]。但含碘造影劑常會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生,筆者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發生過敏反應的患者31例,探討其臨床特征及相應的護理急救措施。現報道如下。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行子宮輸卵管檢查的患者2896例,均使用碘海醇作為造影劑,造影劑的用量5~8 ml,術前未進行碘過敏試驗,參照美國放射學會2008年最新修訂的造影劑過敏反應分型標準[2]進行評判其結果。
接受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總計2896例,其中輕度過敏反應30例,中度過敏反應1例,未發生嚴重過敏者。輕度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下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及胸悶心悸等,經心理疏導、吸氧、平臥休息后恢復,恢復時間15 min~2 h。中度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血壓下降,靜脈注射10 mg地塞米松30 min后血壓恢復正常。
3.1 疼痛 是HSG最常見的并發癥?;颊咄杏X腹部疼痛,甚至難以忍受,且伴有惡心、嘔吐、疲乏無力,重者暈厥、休克。一般與造影管深入宮腔、盆腔后,刺激子宮輸卵管、腹膜引起痙攣;輸卵管阻塞或通而不暢,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較差等有關。護理措施包括:術前做好患者的宣教,介紹檢查的目的及造影的過程,使患者了解治療的方法,減輕患者恐懼心理,爭取術中配合;術時造影管不可置入太深,推注造影劑用力不可太大,推注速度不可過快,以免損傷輸卵管;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醫師,對患者采取轉移療法,通過交談、暗示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其對疼痛的耐受性;術后安排患者休息,觀察1 h,如無異常方可讓患者離院。
3.2 特殊情況護理 對于空腹接受檢查者最好口服50%葡萄糖或進少量飲食后再行檢查。對于胸悶、心悸、惡心甚至嘔吐的患者及時給予吸氧,測量血壓并排除過敏性休克的可能。同時,護理人員要檢測患者的呼吸、脈搏、心率等,以防意外發生,必要時囑醫師暫停檢查。
3.3 嘔吐 對于嘔吐患者要采取上半身側臥位,以防窒息。發生中、重度過敏反應,要遵醫囑及時給予處理,如開通靜脈通路、吸氧、靜注地塞米松10 mg等,并立即通知急診室及相關科室參與搶救。
4.1 發生過敏反應的因素 國外文獻報道,非離子型碘造影劑總的過敏反應發生率約為1% ~3%,其中嚴重過敏樣反應的發生率為0.03%[3]。本組資料顯示,總的過敏反應發生率約為1.08%,沒有嚴重過敏反應發生,可能是造影劑是經非血管途徑進入體內有關。但腹痛的發生率比較高,考慮為造影劑進入盆腔后對腹膜的刺激。造影劑過敏反應的高危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哮喘、多發性骨髓瘤等基礎疾病、對其他藥物食物過敏史、1歲以下幼兒、年老體弱者,高?;颊吒狈磻l生率是正常人的2~10倍[4]。但對于接受HSG檢查的患者,一般情況較好,基本不存在基礎疾病,根據本組資料和經驗,子宮輸卵管造影發生過敏反應的高危因素有:患者情緒緊張、空腹、使用離子型造影劑等,因此,對于情緒緊張者要加強心理疏導,消除和緩解焦慮、緊張情緒,使患者樹立信心,從精神上愿意接受檢查。對于空腹患者最好讓其進少量飲食后再行檢查。離子型碘造影劑過敏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非離子型,因此,經濟條件好的地區應盡可能使用非離子型造影劑。
4.2 過敏樣反應的預防 子宮輸卵管造影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絕大部分患者存在害羞恐懼、焦慮的心理,在接受檢查的過程中,會出現流汗、惡心、下腹部疼痛和不適,甚至面色蒼白、嘔吐、頭暈胸悶等難以忍受的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加上子宮輸卵管炎癥阻塞、痙攣,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和下腹脹痛等反應。為預防過敏樣反應的發生需做好如下幾點:(1)術前應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介紹檢查目的及造影過程,減輕緊張恐懼心理;鼓勵患者與醫師積極配合,增強術前信心,緩解患者治療前的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盡可能確保患者的心理舒適[5]。(2)術中護士主動與患者交談聊天分散注意力,盡量在不知不覺間完成操作,使肌肉放松,利于檢查的順利進行。(3)盡可能選擇非離子造影劑。(4)術前半小時肌內注射阿托品5 mg。(5)推注對比劑速度不可過快,檢查完畢馬上取出造影管,以免損傷子宮內膜。
4.3 過敏樣反應的處理 對嚴重過敏樣反應,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醫護人員要仔細觀察注射造影劑患者的癥狀體征,做完造影后不要馬上離開診室,要觀察一段時間后,無任何不適方可離開。以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1]榮獨山主編.X線診斷學[M].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技術出版社,1993:408.
[2]慕朝偉,高潤霖,陳紀林,等.非離子型碘造影劑的過敏樣反應[J].中國循環雜志,2007,22(3):172 -175.
[3]Brockow K,Christiansen C,Kanny G,et a1.Management of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to iodinated contrast media[J].Allergy,2005,60(2):150 -158.
[4]李 梅,康桂榮,龐長珠.CT增強掃描造影劑不良反應26例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8,28(6):818 -821.
[5]陳 俐,楊 敏,王麗英,等.手術應激反應應對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5):40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