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娟
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450008)
《室內設計制圖》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解決的是學生徒手加器繪的基本功,培養三維空間想象力,鍛煉手腦并用快速表達設計思維的專業技能,它是一門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重要技術基礎課,其中作業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是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環節,更是檢驗學生對所有知識的掌握,教師對于學生的輔導和作業評定也是對學生制圖能力的進一步引導和提高。
作業布置的好與不好,直接影響到學生完成作業的態度和質量。在每個學期的開始,對于本學期本課程作業的數量、題目、內容以及作業指導課所占總課時比例納入本學期的教學計劃。本校制圖課程有36個學時,理論講授學時為9節,實踐課時為27節,在實踐課時中設置一些有針對性的作業練習,同時穿插制圖理論綜合考試練習,最后一般可布置2個綜合性設計作業作為課程的重點課題。
首先,教師每次布置作業都不應該是隨意的,每次作業都是圍繞著每節所講的理論逐漸展開,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教師將各個知識點的邏輯關系,通過作業的形式把復雜繁冗的制圖理論簡單化、清晰化的傳授給學生。主要通過幾何畫法練習→投影練習→家具三視圖及透視作業練習→單個室內空間的透視和平立面的練習→整體功能空間的制圖訓練作業練習這個順序循序漸進,逐步加深,使學生了解基本的制圖規范;掌握室內裝飾施工圖的重要作用、表達內容以及室內裝飾施工圖中的圖示方法;能夠正確繪制各種施工圖紙;培養學生以圖形為基礎的形象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的初步能力。
其次,由于專業教學的特殊性,必須配合設計作業安排足夠的作業指導時間,因為制圖課程是一門以學生實踐為主的課程,75%的實踐課時中包括教師輔導的部分,教師會根據教材和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淺入深、及時點撥,滲透總結,這樣學生才不會迷失方向,漸漸的尋找出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形成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
制圖課程一般在專業教學設置中,通常是排在素描、色彩和三大構成之后,各專題設計之前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學生首次接觸專業技能和設計表達方法的環節。學生面臨的是學習方法不適應,同時制圖課程對剛踏入校門的學生來說又是一門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課程。有許多學生因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法,聽不懂課程而放棄。所以教師應配合所教授的專業理論知識去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題作業練習,激發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產生要學好課程的愿望。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例如讓學生觀察教室或寢室這些他們所熟悉的空間,進行實地測量,繪制出平面圖,立面圖及天花圖,從簡單的空間施工圖紙的練習中,深刻了解室內施工圖紙的框架結構以及繪制方法和步驟,這樣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另外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去發掘課題練習。如果僅單單幾個字的練習題目,如“某辦公空間施工圖紙的繪制”或是“某小戶型居住空間施工圖紙的繪制”,這些是學生不容易產生豐富的聯想的。必須要將一個枯燥的題目變成一個有血有肉有活力有生命力的題目。
例如一個居住空間的施工圖紙的訓練課題,經過以下生動的描述就可以變得活靈活現,使學生仿佛面對一個真正的與自己相關的設計項目。
虛擬課題題目:36平米小戶型設計
虛擬客戶:學生本人
你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室內設計師,工作兩年買了一套36平米的小戶型,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自行設計空間功能。你可以是SOHO一族,設計辦公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空間,你也可以做未來派的室內空間設計風格,不用考慮造價,只需考慮功能和創意,必須具備休息,餐飲和衛生間的空間設置或者是區域設置。整個居住空間平面為6 000 m×6 000 m,其內部無任何隔墻,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空間的合理劃分,整個設計要有一種開放、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并注意室內空間尺度。整個項目圖紙包括平面圖,立面圖,天花圖以及軸測圖的繪制,圖紙的繪制過程中注意線型、比例、圖例以及文字尺寸標注。
經過這樣的加工處理的設計課題,就會顯得很有趣味性,學生很快會被這樣的題目所吸引住,因為是設計自己的居住空間,所以他們肯定會頗有興趣的投入到作業中去,在這個課題中與《室內設計初步課程》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僅可以有效的訓練學生運用工具繪制圖紙的能力,還可以使他們具有室內設計的初步概念,軸測圖的繪制訓練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三維空間想象力,使學生最終建立設計的整體表達概念。
1)隨堂練習
在理論知識講授后,需要進行知識的鞏固,比如在講授三視圖知識后,采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作為模型進行三視圖繪制的訓練。
2)圖紙臨繪
在制圖課程中,大量的圖紙臨繪作業非常重要,它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以達到發現問題,推敲問題的目的。
3)施工圖紙點評與分析
運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析總結一個典型的案例,再把其余的案例總結留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也走到講臺前進行講解,使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4)實訓項目
教學當中設置幾個有代表性的項目任務,學生通過對項目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獨立完成項目任務以達到學習鞏固的目的。
布置作業和進行有效的考核評價是意識和行為的關系,是密切配合的。如果只是想和說,而不去行動和操作,那么作業這一環節不能起到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這就使作業孤立與課堂教學之外,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且也使教師有一種累贅感。給予學生適當的學習評價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之一。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包括作業就不是一種負擔了,而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愉悅的體驗。所以作為教師對于作業的評改就不能是簡單的優、良、及格或不及格,也不能隨便打個分數段,要有一套公平的評分方法和公正的具體的評語,才能使學生提高對自己設計的圖紙的認識,充分了解自己在作業中的不足。
作業評分體系在課程開始前就應向學生公布,使他們心里有數,做作業時也會有針對性。制圖課程的能力考核評價不單單是圖紙臨繪的成績或者是實訓項目的成績,它是三個方面的綜合評定成績,因此我設置的制圖課程的綜合性評分體系方案為:
知識方面,如制圖規范、原理等專業理論知識,穿插在平時講課中進行隨堂考試,占總成績的20%;技能方面,學生運用相關工具設計表達的能力,也就是施工圖紙臨繪的成績,占總成績的30%;能力方面,學生對方案的設計構思、圖紙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指的是實訓項目和施工圖紙的點評的成績,占總成績的40%;平時課堂表現及出勤占總成績的10%。
此外,要求學生所有形式的作業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上交,如果每遲交一次就按照本學生總成績的10%扣分,扣分進行成績折算計入期末課程總成績,如作業工作量不夠或完成情況太差,則需按時間要求再完成一份等量的課題設計,不按要求者則按照本學生總成績的20%扣分,這樣能鞭策學生按時并且認真的完成每次的作業。
成績的評定主要采用校內老師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成績評定方式,如學生在講臺進行施工圖紙的講解作業中,就采用學生互評打分這樣的成績評定方法。
采用以上評分體系是符合公正公開的原則,很容易讓每位學生都能把握自己的作業中的得失,可以在綜合評定中,引入競爭機制。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它的內海和外延,如果內涵可以看做是課堂教學的話,那么外延就是課外作業及評定,教師真正的讓這兩個方面做到了有機統一,才能真正培養起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教學上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優良效果。
《室內設計制圖》課程的教學,應合理布置課題作業,整體統籌安排,賦予設計題目活力,作業形式多元化,同時采用科學的考核評定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本課程的建構深入的掌握,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培養了能力。
[1]韋玨.制圖與識圖[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
[2]張鵬舉.作業布置的有效性初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33(2):15~17.
[3]莫翠梅.課堂有效性教學初探[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0,21(6):24~25.
[4]宋玲.室內設計制圖課程教學方法探索[J].藝術教育2007,12(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