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芝蘭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勝大集團總公司,山東東營 257055)
淺論領導干部的素質與能力
韓芝蘭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勝大集團總公司,山東東營 257055)
素質是領導干部的立身的根本,能力是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條件,不斷改善領導干部的素質結構,努力提高領導干部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是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領導干部;素質;能力
什么是素質?所謂素質,是指一個人在政治、思想、作風、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經過長期鍛煉、學習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種較為穩定的屬性,能對人的各種行為起到長期的、持續的影響甚至決定作用。素質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知識、方法、習慣和胸懷等四個方面。
知識,是指學術,文化或學問。知識是領導干部素質的基礎,領導干部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農業經濟時代,人們只要7-14歲接受教育,就足以應付以后40年工作生涯之需;進入工業經濟時代,求學的時間延伸為5-22歲;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知識經濟時代,人類必須把12年制的學校義務教育延長為80年制的終生學習,即每個人在一輩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須持續不斷地增強學習能力,方能獲得成功。時下,一張文憑、一項技能吃一輩子已成為歷史。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習型社會迎面走來。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才能在職場立于不敗之地。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全球經濟日新月異、市場競爭千變萬化,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21世紀,各種已有的知識都在快速“折舊”,如果沒有新知識的補充和積累,任何高明的領導干部也會落伍,而沒有學習能力的企業,必然會被無情地淘汰。
方法,一般是指為獲得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與行為方式。方法是領導干部素質的核心,學習知識關鍵在于找方法。學習自然科學的方式是思考在前,即前思;學習哲學人文科學的方法是反思;學習社會科學的方法是在當下思考。
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習慣是領導干部素質的外化,是最小的構成單元,是領導干部日積月累的思想、行為、觀念的有序集成。習慣的養成有如紡紗,一開始只是一條細細的絲線,隨著我們不斷地重復相同的行為,就好像在原來那條絲線上不斷纏上一條又一條絲線,最后它便成了一條粗繩,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給纏得死死的。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常常需要一段時間。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85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會變成你的信念。在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屬于非習慣性的,95%是習慣性的。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系列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才能使我們獲得成功,而不良的習慣則會阻礙我們的進步。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戒除十種不良的習慣:懶、空、浮、拖、傲、軟、散、貪、奢、滑。
胸懷,即領導干部的境界,是素質的最高層次,反映領導干部的人生境界,是對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通透的感覺。人的知識是學出來的,人的能力是練出來的,而人的胸懷是修出來的!巴金《懷念魯迅先生》:“但先生‘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和血’這是多么優美的心靈,多么廣大的胸懷!”胸懷寬廣的基本標志是:能夠容得下不順眼的人、聽得進不順耳的話、裝得下不順心的事。其基本要求是:領導干部要有寬闊的眼界,看開而不看破的人生態度。所謂“看開”,就要要能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要記住三句話:你自己行、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行;“放得下”,要搞明白個人在群體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人在宇宙天地之間地位究竟有多高?千萬別把自己看得太重,否則自己下不來。
何為能力?能力就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并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能力與知識、經驗和個性特質共同構成人的素質,成為勝任某項任務的條件。能力與聰明、文憑、知識、經驗、技能、勤奮不能劃等號,能力是一個“看—想—說—做—管”的流程。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感悟。
一是要確立簡約化的領導觀。領導是教練員而不是運動員,領導關注的是組織的績效而不是個人的績效,領導要注意自己的領導能力而不是個人的業務能力,領導是創造環境的人而不是創造個人成績的人,領導要善于為他人做嫁衣,這就是正確的領導決策定位。第一,領導決策要簡約化。第二,領導管理要簡約化。第三,領導激勵要簡約化。第四,領導方式要簡約化。
二是不斷提高謀劃發展的能力。要有全面、戰略與開放的眼光。首先要提高學習能力,領導干部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在學習中提高政治素養、提升思想境界,堅持在學習中領悟人生真諦、實踐人生追求。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各種知識,努力使自己成內行領導。做好學思結合,增強運用能力,聯系實際,知行合一,做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進步的學習型領導干部。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群眾觀,確保決策方向正確。堅持調查研究,摸實情聽民意,廣泛發揚民主,推進民主決策,使決策建立在的客觀基礎之上。嚴格程序,落實“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原則,建立違反程序追究和決策失誤追究制,使決策真正做到程序化、科學化。要提高科學研判能力,從多種備選方案中快速優化選擇;提高有效調控能力,迅速控制事態發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盡快解決矛盾和問題。
三是不斷提高貫徹執行和開拓創新的能力。要確保政令暢通。領導干部的創新能力,是集分析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組織指揮能力、應變能力等諸多單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能力,關系到領導工作效果。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用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分析和解決新問題。同時,學習科學知識、現代管理學知識、法律知識等,為提高創新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不斷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善于運用創新思維確定工作新思路,制定工作新措施,打開工作新局面。
四是不斷提高組織協調能力,處理好三大關系:第一,上級與下級合作共事,要有長者風范,指令明確、管理陽光、以身作則、寬嚴結合、有敬畏心理,上下級之間要做到工作中能駕馭、生活中是朋友。第二,同級之間合作共事,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方圓兼顧,小圓大方、先圓后方、外圓內方,防止外方內圓,做兩面人、當偽君子;忍讓謙和,弱在一時、強在千秋(曾國藩);慧眼識金,特別對優點、閃光點的東西,要善于敢于承認人家的優點;智者慎言,背后少議論人。班子正職與副職溝通協調時,應該授權、放權、不越權,支持、依靠、不撒手,關心、攬過,不推諉。作為副職,需要正確地對待領導、下屬和自己,做到寬以對下、嚴以律己,盡心盡職把工作做好。第三,與上級合作共事,要理解意圖,堅決執行;下級執行者,要擺正位置,服務大局;學會正確地說話做事,謙虛謹慎,尊重領導;任勞任怨,不發牢騷,少請示多匯報,少說多做、做完再說或者只做不說,否則,前功盡棄;上下左右要協調好,和諧出干部。與上級溝通時,應準確理解和領會上級的意圖,尊重上級作出的決定,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積極執行,及時匯報。
五是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用才用權能力。善于識才、用才、容才、惜才,“讓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臺”,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科學發展,這是一個成熟的領導干部必備才干。領導干部在用人上既要知其長,又要知其短,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潛能,形成上下級關系融洽、工作效率高的共事環境。應做到愛才不妒才,護才不毀才,重才不棄才,真正讓優秀人才茁壯成長、脫穎而出。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慎欲,不貪錢財、不貪酒色;慎情,不為親眷、朋友、身邊的人所左右;慎獨,加強黨性修養,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C93
A
1003-4145[2012]專輯-0173-02
2012-04-16
韓芝蘭,女,勝利油田勝大集團總公司黨群工作部(紀委)會計師。
(責任編輯:欒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