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林 陳書全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青島 266100)
關于專業學位碩士論文過程管理的思考
楊 林 陳書全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青島 266100)
畢業論文設計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必要準備,其整體水平直接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教學質量。因此,加強專業學位畢業論文設計的規范化管理,提高論文設計質量,對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專業學位;過程管理;論文質量
專業學位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形式,是相對于學術型學位而言的學位類型。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定位,其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畢業論文設計是高等學校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綜合性的、不可替代的實踐教學環節。
過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組實踐方法、技術和工具來策劃、控制和改進過程的效果、效率和適應性,包括過程策劃、實施、監測和改進等四個部分。
學位論文寫作是研究生知識整合和研究能力提升的具體表現形態,學位論文是衡量研究生是否掌握所學專業的知識基礎和能否獨立從事教育科研能力的憑據。專業學位碩士論文的形成需經過:開題、論題修正、論文撰寫、論文評審、論文答辯等5個階段。
專業學位碩士論文的開題。首先,思考選題方向。其次,確定選題范圍。再次,撰寫開題報告。開題報告需要論證以下內容: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文獻綜述、本研究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論文框架、參考文獻。然后是論證選題。選題論證過程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選題陳述和傾聽專家意見。選題陳述后需認真聽取專家們對選題的意見和建議。
論題修正。開題結束后,開題者需要整合各方面的意見,調整好整個研究思路,在導師的指導下,對論題進行修改,并填寫好開題報告表。論題修正中研究者應和導師保持密切聯系,隨時讓導師清楚論題調整情況以便得到及時指導。
論文撰寫。通常在論文撰寫過程中首先應確定好一級和二級提綱,有了這兩級邏輯結構合理、條理清楚的提綱后整個論文就不會有大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形成初稿,之后以初稿內容為基礎,確定三級、四級提綱,最終完善論文。
論文答辯。首先,準備論文陳述。論文陳述一般控制在15分鐘左右。論文陳述的內容應該與開題陳述形成完整的統一體,只是各自有不同側重。開題陳述圍繞做什么?為什么?和將怎樣做展開;而論文陳述則圍繞做了什么?做得怎樣?今后如何改進展開。其次,答辯質疑。碩士學位申請者在進行了論文陳述后需要對專家們對論文提出的質疑作答。在準備答辯質疑時,可根據專家們提出的各類問題進行分類準備,再進行分類回答,這樣更具邏輯性和條理性。
第一,選題缺乏應用特色。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為了培養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從事生產、開發、管理、決策等方面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但從目前專業學位論文選題來看,大部分仍是是以學術型研究為主。專業學位論文選題大多由校內第一導師直接決定,研究生負責論文的實施過程,而校外第二導師多數僅作為一種形式,很難對研究生論文的完成提供足夠的建議,因此造成論文缺乏與現實生產、新設備研制與開發、技術推廣和管理實踐問題的有效結合,無法體現出專業型碩士注重與實踐相結合的目標。
第二,工學矛盾影響論文質量。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很多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原單位邊工作、邊學習,其既是工作人員又是學生,具有明顯的職業性和實踐性,這個特點使得研究生有機會直接接觸實際,進行論文研究及撰寫工作,但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工學矛盾,在完成論文同時,還得承擔本單位的工作任務。當工作需要時,學習便成為次要,因此較大的工作壓力嚴重影響了學位論文的質量。
第三,論文整體質量較差。文獻綜述能力不強,如整段摘錄,缺少對文獻內容的整理與再吸收;文獻表述不當,夸大本研究的新穎性及原創性,缺乏嚴謹的學術性;文獻現狀把握不清,無法全面表現該方向的研究進展,論文規范性較差。有的專業學位論文存在繁簡不當,大篇幅文獻綜述充數、研究內容過少,引文不規范等。論文內容提煉不夠。專業學位碩士論文注重成果的實際應用效果,但對相關結果的規律性發現和提煉不夠,缺少理論上的分析和探討,難以做到理論知識指導生產實踐。
(一)加強導師團隊建設,發揮“雙導師制”作用
導師是保證學位論文質量的關鍵。專業學位碩士導師隊伍的建設,著重考察導師生產實踐能力,注重從國外引進優秀人才、從企業選聘生產一線人才、從社會上選拔優秀實踐兼職導師。導師素質和責任心是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保證,導師在學生選題及論文指導上,可采用“雙導師制”,即由校內導師根據現實情況,在深入了解實際需求的同時,與校外導師共同指導研究生選擇既緊密聯系生產、又適合于研究生獨立完成難度和范圍適中的課題,并盡量與導師學術專長和研究方向一致。校內、外導師與研究生定期溝通,商討選題、查閱文獻資料,確定研究方案等;建立校外導師對專業學位論文的實際指導機制,發揮校外導師實際生產研究的優勢。
(二)加強研究生培養環節的監管
專業學位碩士論文研究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各方面對論文質量的監督和促進作用。(1)課程設置管理。著重體現學科間的滲透性、融合性及跨學科性,加大方法論課程和選修課比重。(2)加強實踐管理。積極聯系研究生培養基地,增強研究生社會實踐能力,實現學位論文研究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3)由導師團隊參加研究生的論文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實踐指導及答辯環節等,對照培養目標、培養計劃檢查落實,防止培養環節形式化。(4)研究和實踐定期匯報。要求學生每月寫出工作總結及下一步計劃,定期與導師交流工作進展和存在問題。(5)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引導研究生遵守學術規范、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摒棄學術不端行為。
(三)嚴把開題報告關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多數在單位獨立完成論文,其開題報告在此后的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因此絕不可走過場,必須嚴格把握選題、開題報告關。研究生在開題前,必須查閱大量文獻,并進行必要的預備試驗,并針對性的進行生產實地調查,明確研究重點。研究生在完成課程學習、明確研究方向、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基礎上,由導師協助制定出課題研究方案及路線,編制出較為完善的開題報告。開題檢查應邀請5名以上校內外有關專家進行論證,充分發揮專家組的智慧和經驗,集思廣益,對選題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實現措施及計劃作出分析、評判,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使選題在原有基礎上更趨于科學和完善。
(四)嚴格審核學位論文質量
對于專業學位碩士論文的質量審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1)論文規范。論文的外在質量即論文格式的規范性,規范的學位論文格式要求具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論文封面、扉頁、論文使用授權說明、中英文摘要、目錄、主要符號表、正文、參考文獻、致謝、獨立完成研究工作的聲明及附錄等部分;此外,要求論文表述條理清晰、文筆流暢、書寫格式及引用規范等。(2)論文選題。要求應來源于生產實際,重點針對專業領域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具有一定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3)文獻綜述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獻閱讀量,能夠反映本方向或相關領域最新理論和應用情況,且具備較強綜合分析能力。(4)研究方法和手段。要求論文體現作者較為全面掌握論文選題所涉及的科學技術的現狀,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所研究的問題。(5)研究結果效益。要求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創新性,產生一定經濟、社會或生態效益,或是有潛在應用價值。
C93-5
A
1003-4145[2012]專輯-0245-02
2012-04-16
楊 林,女,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書全,男,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
本文系山東省教育廳2011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專業學位論文指導過程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研究”(SDYC11014)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欒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