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亮
(濰坊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山東 濰坊 261041)
試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保障機制
王振亮
(濰坊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山東 濰坊 261041)
文化理念的實施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大難題。把抽象的理念轉變為員工的行為,需要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的保障機制。按照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流程,建立組織運行機制、宣傳教育機制、載體推動機制、投入保障機制、評價完善機制、考核激勵機制六個機制是推動企業文化變成現實生產力的客觀選擇。
企業文化;體系建設;保障機制
在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建設完成后,困撓企業文化工作人員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文化理念的“落地”難。把抽象的理念變成具體的員工行為,實現從理論認知向文化落地的轉變,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和意義所在。在實際工作中,這就需要探索建立企業文化建設推進的保障機制,加快企業文化“落地”,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堅實的工作基礎。
企業文化建設要順利推進,關鍵取決于企業領導層特別是主要領導。企業文化首先是企業家文化。企業家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推動力量,要有建設企業文化的自覺意識,充分認識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熟悉掌握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既自覺當好企業文化建設的決策者和有效管理者,又要親自宣講,親自踐行企業文化理念,將企業文化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為員工當好表率。要建立完善的企業文化建設組織機構體系,企業成立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負總責;各分管領導負責分管部門、分管工作領域的企業文化推進;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做好所在單位部門的企業文化建設;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鼓勵參加國家組織的企業文化師職業任職資格培訓考試,建立內部培訓師隊伍,邀請有關專家組織培訓,確保每個單位、每個部門都有一個企業文化內訓師,專門負責企業文化的宣貫推廣培訓工作,從而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企業文化建設組織體系,實現立體網絡、全員覆蓋,構建起推進企業文化理念落地的組織運行機制。
企業文化要落地,前提是讓全體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達成共識,對企業文化理念普遍了解并廣泛認同。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宣傳教育機制,有目的地進行引導,強化員工的認識,進而影響他們的行為。企業文化宣傳教育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也是一門新的藝術,需要掌握科學的方式和方法。要從思想認識、行為管理、典型示范、領導帶動、人物激勵等各個方面入手,建立制度,豐富內容,創新方法,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宣傳教育工作機制。通過建立完善各項企業文化宣傳教育制度,使企業文化宣貫工作和教育培訓工作有章可依,同時指引員工思想前進的風向,規范員工的言行舉止,達到入耳、入腦、入心,手上有、眼中見、腳下行。堅持宣傳教育常規化,充分利用網絡、報紙等媒體,廣泛持久地開展文化理念宣傳,使其深入人心,促使全體員工對企業文化形成高度的認識、全面的理解和認同。將企業文化理念制作成宣傳標語、宣傳欄、文化長廊、文化理念掛圖等,使企業文化隨處可見,使員工時時處處生活在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受到文化的熏陶。開展體育運動會、文藝晚會、演講比賽、征文等文體活動,使員工口中常講文化理念。將企業文化主要理念和行為規范凝縮成員工手冊,發放到每個員工,使每人手頭案頭都有手冊,隨時翻閱學習和遵照執行。領導干部要帶頭宣講、帶頭踐行、率先垂范,帶動全員參與、全員踐行,使企業文化成為指導全體員工工作生活行為的“圣經”。
企業文化載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探索搭建有效的活動載體,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利于推動企業文化落地。根據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可以每年確定一個專題,有重點地進行宣貫培育。建立企業文化經典案例搜集編寫制度,以文化理念為指針,對企業內部發生的優秀的企業管理做法、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等加以整理,形成經典案例,加以宣傳推廣。定期確定一個文化理念主題,啟發員工撰寫心得體會,講自己身邊的故事,編輯成冊對員工進行宣傳教育。舉辦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弘揚先進思想和感人事跡,教育引導廣大員工,擴大企業文化理念宣傳的效果。建立和規范使用視覺識別系統,作為企業文化理念的外顯,加深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沒有一定的人員和資金保障,企業文化建設難以開展。從當前企業管理的發展態勢來看,已從經驗管理經科學管理上升到了文化管理階段。企業文化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來源。雖然對企業文化的投入在短期內難以產生明顯的經濟收益,但作為企業領導層要提高企業文化重要性的認識,樹立對企業文化建設投入就是對企業發展投入、對企業未來投入的理念。要建立投入保障機制,不斷加大企業文化建設投入。在人員上,要充分保障,層層確定專職工作人員;要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工作人員的理論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在資金投入上,每年要總體規劃,做好預算,統籌安排,分步實施,落實到位,為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物質保障。
企業文化建設是否遵循規律、切合實際、富有特色、扎實有效,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科學的評價。目前,煙草行業已經探索形成了行業文化評價體系,為科學地評價企業文化提供了別準。要充分利用這一工具,清晰、客觀地認識本單位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為不斷提升文化管理水平提供客觀依據。首先要認真學習這一評價體系,正確掌握文化評價的實施程序、操作方法和應用規范,熟練應用軟件平臺。其次要認真制定評價規劃,主動開展文化評價工作,對評價結果進行認真分析,準確定位,客觀總結成績,認真尋找差距。第三,要扎實做好改進提升工作。通過認真分析評價結果,進一步發現領導和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新要求、新期望,做好理念的提煉、提升,豐富企業文化體系,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進一步尋找原有文化體系與當前形勢不相符的內容,做好修訂完善工作,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如果與評價標準差距較大、達不到基本標準,必須要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回頭看”、“從頭來”,確保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和員工思想相紊和,扎實有效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要通過對企業文化的評價和企業文化建設過程的參與,充分調動廣大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度、認同度和踐行力,加快推進企業文化落地。
文化考核是文化管理的一個重要階段。通過文化考核,可以客觀地對文化推進情況進行評價,找出與文化管理目標之間的差距。同時,依靠考核的行政強制力,可以加快企業文化建設的推進步伐。一是要建立企業文化考核制度,將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整體工作考核體系,并占據適當的分值比例,以增強各部門、各基層單位抓好企業文化建設的責任感和壓力感。二是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目標責任制。從主要領導、中層負責人到一般員工,都要簽定“一崗雙責”的責任書,按照崗位責任制的要求,實行雙考核,既考核經濟和管理工作,也考核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形成經濟管理與企業文化相互促進的考核機制。三是科學確定企業文化考核體系。主要包括考核維度、考核目標、考核指標和目標值等核心內容。考核維度是指從哪幾個方面來評定和分析企業的文化;考核指標是衡量企業文化管理目標實現結果的定量或定性的標準;目標值是對期望達到的文化管理目標的具體定量要求。
當然,企業文化建設最終是要為企業經營保駕護航,就涉及到未來一系列的結構性整合,其中包括營銷模式的轉型與升級、新項目的拓展、新的管理模式或服務模式的構建、經營機制的轉變、管控模式的強化、價值評價與價值分配體系的完善、用人與激勵機制的調整等等。因此,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孤立而簡單地起草一本“文化綱要”或“文化建設文件”了事;必須仔細地按戰略或結構性整合的要求進行整體規劃,除了提煉設計“基本價值理念體系”“行為體系”等,還要對企業未來的結構與制度建設規劃出持續改進方向,不斷改善理念、行為的生存土壤。
F275
A
1003-4145[2012]專輯-0278-02
2012-04-22
王振亮,男,濰坊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人事勞資科科長。
(責任編輯:欒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