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兵
(兗礦集團華聚能源公司,山東濟寧 273500)
淺議企業文化建設
李 兵
(兗礦集團華聚能源公司,山東濟寧 273500)
企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個性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本文所著重要談的是狹義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那些企業價值觀和經營實踐,是指企業中各個職能部門或地處不同地理環境的部門所擁有的一種共同的文化現象。顯而易見,就精神層面而言,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在企業內部的綜合反映和表現,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影響下形成的企業特點和群體意識以及由這種意識所產生的行為規范。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能不能及時形成自身積極向上的有特色的企業精神,決定著企業文化能否真正引領企業發展。當前,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比任何時候都呈現出迫切性和多樣化。能否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企業文化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標志。
增強企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須解決好文化建設,只有緊緊圍繞廣大員工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真正把他們凝聚到先進文化建設上來。增強企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須兼顧不同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企業應該開展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文化生活,使廣大員工人人受益。要著眼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企業整體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發展會給員工個人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和全面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更為有力的牽引。企業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必須在弘揚優良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永葆先進文化的特性。
品牌命名是系統思考中的一項反求工程,即從命名的第一刻起,就開始了對品牌策略、經營的全面企劃。正邦之“邦品牌顧問”在內部組建了專業的“邦命名”團隊,同時與多位外籍顧問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從技術、語言多方面創意性地構架品牌的第一步。品牌管理或企業文化不只是寫在紙上,而要融入整個企業的員工、客戶、伙伴之中,變成“生產力”;強調不要人云亦云,不要沒實用性,不要不能解決問題,不要人記不住;要有整體沖擊力,要親切感人,要人愿意接受,并可能影響行動。
企業文化就是一個企業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是植根于企業內部的精神的載體,它可以促進組織的管理和發展,可以讓企業成員擁有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精神、共同的價值觀,并嚴格遵守組織的章程。企業文化建立的實質是建立企業內部的動力機制,企業要注重從“文”到“化”的過程。只有真正的落地,企業文化才能產生實際的作用。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樹立精干高效的隊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業文化實質是“人的文化”,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是企業的立足之本,企業職工是企業的主體,建設企業文化就必須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把著眼點放在人上,分別達到凝聚人心,樹立共同理想,規范行動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形象擴大社會知名度的目的。為此要做好建立學習型組織,抓好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培育卓越的經營管理者,帶動企業文化建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關工作。
先進的觀念管理企業,就是要使員工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世界上最大商業零售企業沃爾瑪公司的創始人沃爾頓為公司制訂了三天座右銘:“顧客是上帝”,“尊重每一個員工”,“每天追求卓越”。每個沃爾瑪員工的工牌上都印著一句話:“我們的員工與眾不同”。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沃爾瑪成功的原因所在。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企業,關鍵要把握以人為本的精髓,把不斷滿足人的有效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與歸宿。員工自身的和諧發展,強調的是員工的個性化程度,正確地處理個人與自然、個人與企業的關系,真正融入團隊、融入企業、融入社會。優秀的企業管理都創造了優秀的企業文化,而優秀的企業文化更需要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自覺貫徹。因此,必須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企業的目標、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個員工的心中,變成他們的共同信仰,從而自覺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職責和企業的整體利益聯結在一起,盡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如此堅持下去,優秀的企業文化必將脫穎而出。內外并舉,塑造品質超群的產品形象,打造物質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應與塑造企業形象相統一,實現技術創新,做到群眾性合理化建議活動持之以恒,使之具備獨特的技術特色和產品特色。創品牌,教育職工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企業的品牌聲譽,使企業的產品、質量在社會上叫得響、打得硬、占先機,展企業精華。要做到在經營過程中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戰略的統一;做到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所有職工行為及企業活動的規范化、協調化;做到視覺信息傳遞的各種形式相統一,為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寓教于文,塑造優美整潔的環境形象,打造行為文化。人改造環境,環境也改造人,因此,要認真分析企業文化發育的環境因素,使有形的和無形的各種有利因素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動力源泉。
三、理念先行,確立企業文化建設著力點
(一)重視企業戰略文化。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有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企業今后朝什么方向發展、如何發展等問題都應讓全體員工盡快了解。發展戰略只有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導向作用,才能成為全體員工的行動綱領。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充分利用網絡等載體,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搞好企業發展戰略的宣傳和落實。通過積極開展企業戰略文化建設,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二)建設企業人本文化。在新形勢下,企業需要一大批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人才。企業必須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部分,通過在企業內部營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圍,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更新員工知識結構的課題也擺在了企業的面前。企業應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搭建人才成長的平臺,使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與企業同呼吸、共成長。要通過對員工進行目標教育,使他們把個人目標同企業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自覺參與到企業的各項工作中。
(三)規范企業制度文化。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之間是相互支撐、相互輔助的關系,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度文化建設中,要突出創新、嚴于落實,建立科學的企業決策機制和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制定完善的企業運行規則和經營管理制度,構建精干高效的組織架構,使各項工作銜接緊密,保證企業目標順利實現。員工參與民主管理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企業建立開放的溝通制度,可以及時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同時,要強化監督,規范管理行為,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打造企業團隊文化。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員工之間的相互協作。只有通過培養團隊精神,企業才能不斷創造新業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在企業內部營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使領導與領導、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精誠合作,促進企業目標順利實現。同時,要恰當處理企業外部各方面的關系,盡可能地減少摩擦和矛盾,爭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
(五)增強企業創新意識。創新可以為企業文化注入活力,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要通過創新企業文化,促進企業不斷發展。企業文化創新的關鍵是對企業舊的經營哲學、管理理念等進行創新,讓企業文化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要創造可以容忍不同思維的環境。如果創新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那么企業也很難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作為市場競爭主體,企業應具備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能力,企業文化建設也應反映市場經濟的要求。市場競爭形成了新的競爭理念和模式,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充分理解這種理念和模式,以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六)確定全體職工的價值觀。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決定企業的命脈,關系企業的興衰。現代企業不僅要實現物質價值,還要是文化價值,要充分認識企業競爭不僅是經濟競爭,更是人的競爭、文化的競爭、智慧的競爭。企業的最終目標是服務社會,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
(七)確立企業精神。培育有個性的企業精神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培育具有鮮明個性和豐富內涵的企業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內在潛力,是企業文化的首要任務和主要內容。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廣大職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由企業的傳統、經歷、文化和企業領導人的管理哲學共同孕育的,并經過有意識的概括、總結、提煉而得到確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須是集中體現一個企業獨特的、具有鮮明的經營思想和個性風格,反映企業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業倡導的一種精神。培養企業精神,要遵循時代性、先進性、激勵性、效益性等原則,不僅要反映企業本質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業的特點和本單位特色,體現出企業的經營理念。
(八)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企業宗旨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業發展的目標、目的和發展方向來反映企業價值觀。企業道德是在企業生產經營實踐的基礎上,基于對社會和對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評判事物的倫理準則。企業作風是企業全體干部職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現出來的態度、行為,體現企業整體素質和對外形象。
F204
A
1003-4145[2012]專輯-0280-02
2012-04-25
李 兵,兗礦集團華聚能源公司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宋緒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