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付松林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計算機專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很高,但現在高校當中計算機的理論教學占了很大以部分,計算機專業的學習內容不能滿足對現實的需求,出現了專業人才短缺的情況。通過對現如今程序設計課程所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思考,從多方面多角度來了解該課程,能更好地對它進行改革和創新。
(1)不具備創新意識。傳統的計算機課程教學都是與課本緊密相關的,解決問題所用到的思路和方法清楚明白,學生只是根據課本的內容去編寫代碼就可以了,沒有遇到實際問題的實際操作,這樣也就沒辦法開發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如果給出的是實際的問題,那么學生就獨立地考慮問題的實質,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既學會了把知識靈活運用在現實情況中,又能在實際的過程中領悟到新的知識和方法。
(2)缺乏相互合作的意識。一般來說,傳統的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它的實驗命題范圍小,學生依靠自己個人的能力就可以完成,沒有給學生之間通過溝通和交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沒有讓學生學會怎么去共同設計、組織、實施和完成任務,因此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非常不利。
(3)無法進行綜合編程。在現在一般教學的傳統模式中,課堂的理論教學占了大部分,大概是百分之七十,而注重能力培養的實踐課大概只占了其中的百分之三十。課堂教學以課本教材為主要的學習內容,抽象而枯燥的知識點,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的能力。在實踐學習的部分,內容簡單,形式又單一,因此很容易導致學生進行綜合編程的能力難提高的局面。
(4)管理模式存在問題,專業書籍不夠全面。對于計算機專業技能的實踐課程,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很大問題,一般只是把實踐課作為考查的課程。實踐課程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內容則多數不夠科學不夠全面。在現在的高校中,普遍存在著沒有一套科學全面又適合教學的教科書,再加上技能訓練課程的設備不完善,更加的影響了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
(5)老師和學生都不夠重視。相關課程的任課老師沒有足夠地重視,多數覺得技能課是作為考查的,沒有像其他考試形式的課程那樣認真對待,認為差不多就可以了,沒必要過于嚴格,致使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另外就是學生自己本身也不夠重視,除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外,認為技能課很簡單,自己只要稍微花點時間就能學會,沒有付出足夠的時間去練習。
(1)將課程設計規范化,調整技能實踐課的設置。在實踐課程的教學中安排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對課程的設計則將實驗室面向學生開放,讓學生能夠把精力和時間都集中起來,去完成關于工程和項目類的程序設計。將課程進行調整,使其向更合理化,專業化和實用化的方向發展。這個調整除了讓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分配趨于合理和完善之外,也調整具體的學習內容,讓不同的年級和不同的專業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學習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2)改變教學的觀念和方法。老師要改變過去單向灌輸的固有模式,而去進行討論式、啟發式的教學,通過問題和任務的解決和完成來驅動學生的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性很強,上機練習不僅能復習理論上的知識點,還能學會用計算機來實際當中遇到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新技術的學習和應用能力,讓學生逐漸適應當前發展的情勢。在課堂上,老師不應該只是簡單地向學生教授知識而已,而是應該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去引導學生,讓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知識當中來。從根本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另外,還應該注重學生對過去學過的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的能力的培養;刺激學生的求知欲,讓其學會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使自己的知識結構完善起來。
(3)將課程結構體系化。專業方向特色化優化和重組教學的具體內容,既要重視對課本理論知識的教學,也要加強對實踐課程的訓練,保證教學的高質量。加強所學知識的科學性和實踐性,以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應該把專業方向往特色化的方向發展。特色化的專業能夠更充分更全面地發揮學生的能力和特長,讓其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增強了學生的創造和創新能力。
(4)改變課程的考核方式。現今的高校程序設計課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是傳統的筆試,內容也限于課本所學到的理論和知識,很少有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這類型的考試形式單一,并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沒有機試的考試,不用通過計算機來編寫和調試程序。在成績的總計算中,實踐的部分比重很小甚至被忽略,這樣就制約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會讓學生對課程的實踐教學失去興趣。因此必須改變這種考核方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編寫出更好的程序,發展更全面的素質。
改革和創新的目標就是要解決現在在高校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改變當前這種不好的局面。我們推行程序設計課程的改革和創新的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
(1)教學目標。程序設計課上課的重點是講求方法和思路,在這過程中結合實例進行講解的話會非常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也能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和效率。那些過細的理論老師只要讓學生上機動手即可,學生會通過實踐來進行自學和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獨立的思維習慣,引導學生學會用計算型的思維能力來對待問題,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2)完善體系。通過改革來完善現有的高校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課程所存在的各種缺陷,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體系,不管是在課程本身、教學模式還是考核的方式上都力求能夠形成科學完整有利于學生素質發展的體系。
(3)培養人才。學習和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因此我們的改革也就是通過這些改革的方法來改變目前缺乏專業編程人才的局面,培養出有動手能力、有創新意識和素質全面的人才,以適應當代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
針對程序設計課程在教學、考核和課程本身這些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本文提出相關的改革創新的方法和目標,為的是提高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和培養素質全面的高校畢業生。近年來,這樣的改革創新在不同的地區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著,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我們應該以更積極更科學的態度把高校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課程的改革創新進行下去。
[1]郭喜春.高校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實驗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2).
[2]李露蓉.試論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改革[J].福建電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