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瑞雪,王賀龍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2)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是高職汽車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在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教師教學能力的差異及學生知識水平的參差不齊,使課堂教學顯得缺乏生氣,教與學難以達到共鳴,教師難教,學生難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與各學科的整合已經是我們教育教學發展的趨勢,多媒體輔助機械基礎教學是當代教學的主要趨勢。對于《汽車機械基礎》課中一些難以想象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機械運動過程和工作原理,通過多媒體演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1)內容偏理論性,學生興趣低。《汽車機械基礎》課程傳統課堂教學基本是教師講述為主,輔以模型、掛圖的演示。僅僅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有限的教具要把動態的機械機構等傳動用靜態的方式表述,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使得學生積極性和興趣不高,加大了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難度。
(2)課時相對較少,課程內容跨度大。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同,它的培養目標是服務于生產一線的高技能人才,這就決定了高職教育應實行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需要實踐教學的課時增加,專業基礎課的課時受到大幅度壓縮。《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內容包括工程力學、金屬材料、工程制圖、機械傳動及液壓傳動等內容。學時少跨度大,使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難度加大。
(3)教學難點較多,學生難以突破。課程中教學難點較多,另外一些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晰,造成學生對教學內容學習和理解困難。
(1)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采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后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有效實現直觀教學,將一些難以想象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教學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用清晰的圖象和悅耳的音樂來豐富課堂教學,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水平,聲像文并茂的活潑形式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原來枯燥無味、毫無生氣的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最終使學生盡可能消化本次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2)加大了教學密度,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由于課時少、內容多,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教師書寫板書、更換掛圖、繪制簡圖,勢必造成教學時間相對緊張。課程中需要做一些實驗和現場觀察,如材料的靜拉伸實驗、機械的拆裝、熱加工實習、硬度測試等,要求有相應設備齊全的實驗室、專業的實習指導人員和充足的時間,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忽略了這個過程。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可在計算機上模擬實驗或視頻演示,這樣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方式靈活快捷,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3)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對教學過程進行最優化。要評價一節課是不是有好的效果,考察對象應是學生,他們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的最終結果都體現在學生身上。有時老師總會頭疼學生的基礎差、聽不懂,實際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重點難點處理不夠好。
(4)促進教學相長,提高師資水平。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主動性,這就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師不斷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制作更加適用的教學課件,這個過程有效地提高了教師備課水平、教學水平。教學水平高的優秀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傳授知識,將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從而進入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
(1)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不能過分夸大多媒體課件的作用,要注意使用的適度和簡捷。一些教師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教學,失去了鉆研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動力,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多媒體課件知識輔助教學,主導地位還是教師的講授,教師課前要認真備課、修改課件,確保課堂上教師的講授與課件內容和諧一致,只有充分利用主導的作用,才能發揮良好的教學效果。
(2)掌握好多媒體課件使用的度,合理控制信息量。在《汽車機械基礎》課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會使課堂時間和空間更充裕,但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不要因為課堂內容豐富、動態化、容量大了,就一味的灌輸知識,這樣不以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學生消化理解困難,不僅優化不了課堂,而且會適得其反。所以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要適度,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課堂的信息量和任務的節奏,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過多的內容。只有科學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才能有效地提高的教學質量。
(3)合理設計教學課件,加強與傳統教學方式的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學重點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教學氛圍,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課件設計得過于花哨和追求動態效果,喧賓奪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反而適得其反。因此要合理設計、正確使用教學課件,能幫助職業院校學生對理論性較強的專業知識的吸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同時多媒體教學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代替傳統教學手段,它應與傳統方法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只有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在學校良好的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制作出優秀的教學課件,并不斷增強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才能真正地將現代教育技術引入高職課堂教學,最終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1]何克抗.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劉平,易華平.機械基礎多媒體教學探討與實踐[J].西昌學院學報,2005,(3).
[3]廉蓮.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