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謝方明,陳寶玉,李鳳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三醫院,南寧 530021)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合并左小腿潰瘍1例護理
楊 麗,謝方明,陳寶玉,李鳳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三醫院,南寧 530021)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小腿潰瘍;護理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一種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傳染病,主要是由原發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散發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是不規則性發熱、咽峽炎、淋巴結及肝脾腫大和皮疹,同時伴有外周血中異常淋巴細胞增多,血清中可測得嗜異性凝集抗體和EB病毒特異性抗體。飛沫傳染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病程常有自限性,預后良好,臨床以兒童及青少年為主,成人發病相對少見。我科于2010年12月2日收治了1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合并左小腿潰瘍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及護理,患者住院54d后康復出院,現將臨床護理經驗介紹如下。
患者男,17歲。全身皮膚紅斑、鱗屑3個月,左下肢紅腫糜爛1個月。患者3個月前無明確誘因在四肢出現紅色斑塊,輕度瘙癢,伴明顯鱗屑,曾在當地醫院予恩膚霜、安隆溶液外搽等治療,癥狀緩解,停藥后復發,1個月前左下肢脛前出現膿皰,自行擠壓后破潰、糜爛,在當地醫院予消炎等治療無明顯好轉,頭部、四肢紅斑加重,左脛前皮膚紅腫、糜爛,為進一步治療來我院皮膚科就診。入院查體:體溫38.3℃,心率112次/min,呼吸21次/min,血壓90/60mmHg,神志清楚。皮膚無黃染,頭部、四肢及軀干可見多個類圓形紅色斑塊,大小不等,部分融合,其上附著銀白色鱗屑,剝去鱗屑后可見丘疹表面透明薄膜及點狀出血。左脛前見大片紅腫皮膚,其上附著黑痂,少量血性、膿性滲液,按壓疼痛,局部皮膚溫度高。毛發、指(趾)甲未見異常,心、肺、肝、脾均未見異常。骨刺診斷呈陰性,關節無僵硬、無膝痛,活動時無骨響聲,關節檢查時無骨性肥大,X線檢查關節無異常。入院診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給予抗炎、抗病毒補液及對癥支持治療,進行皮膚活檢術,骨髓穿刺查EB病毒,并取左小腿潰瘍處分泌物做細菌與真菌涂片及培養。
2.1 一般護理 嚴格實行呼吸道隔離,尤其在急性期應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疾病的傳播。給患者提供單間病房,注意病房的通風和消毒,急性期注意臥床休息。
2.2 心理護理 患者可因長時間住院而產生焦慮、恐懼、急躁等不良情緒,在確診為單核細胞增多癥時,告知患者家長疾病情況,預后良好,同時護士要有美好、和藹、充滿信心的語言、舉止和態度,讓患兒感到親切。
2.3 飲食護理 由于該患者入院前體重輕,食欲差,應鼓勵患者進食,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清淡流食或半流質飲食,以保證營養的供給。
2.4 對癥護理 患者伴有發熱,須保證床單位的清潔、干燥,及時更換汗濕的床單位或衣服,并注意保暖防止著涼,指導患者多飲水,防止脫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體溫38.5~39.0℃時應給予物理降溫,但對于有肝臟損害或皮疹的患者,應避免使用乙醇擦浴,以免加重肝臟損害或加重皮損。可給予退熱貼,但在用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體溫及病情的變化,防止虛脫現象的發生。
2.5 皮膚護理 密切觀察皮疹的形態、大小和分布部位。囑患者穿柔軟、寬松的棉質內衣褲,勤換洗;保持皮疹部位皮膚的清潔、干燥;保持患者的指甲的平整,避免搔抓。
2.6 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一種急性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增生性疾病,可累及多個臟器和系統,在成人發病時并發癥更為典型,可并發肝、腎、心等多器官的損傷及呼吸、消化、血液系統的病變。其中脾破裂是最嚴重的并發癥,易發生在患病的第2周,故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腹部體征變化,每天叩診腹部是否出現濁音,注意監測腹圍變化及肝功能動態變化等,告知患者及家長絕對臥床休息和避免撞擊腹部的重要性,體檢時動作要輕柔,防止用力過猛。患者急性期有潛在心肌損害的可能,應絕對臥床休息2~3周,心肌酶高的患者熱退后3個月內避免過度勞累,以促進損害心肌的恢復。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面色、皮膚、脈搏、呼吸、血壓和消化道等癥狀。病房準備好搶救藥品、搶救器材、氧氣、敷料及止血藥品等。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及早發現并發癥,及時給予對癥治療。
2.7 藥物治療的觀察與護理 臨床早期應用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控制病毒血癥,有利于保護重要臟器,改善預后[1]。臨床治療發現更昔洛韋的使用能明顯縮短發熱及肝、脾、淋巴結腫大的時間,并可促進肝功能的恢復,對患者有一定療效[2]。在靜脈滴注更昔洛韋時,應選擇較粗的血管,輸注后應用生理鹽水沖管,防止藥物不良配伍發生輸液反應,輸液時間應大于1h,護士應及時巡視,保證藥液輸注順利,防止發生液體外滲。治療期間,密切監測血常規和肝腎功能情況,以便協助醫師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采用西安威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的醫用臭氧儀(WM03D型)加入無菌生理鹽水,生成臭氧濃度為4mg/L的臭氧溶液,生成后立即用于創面換藥。采用武漢鐳射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多功能氦氖激光治療儀,輸出功率200mW/cm2,激光波長為632.8nm,瘡面分點照射,20min/次。7~10次為1個療程。
3.1 黑色傷口的處理 用3%過氧化氫溶液擦洗,去除粘著松散的腐肉,再用臭氧溶液沖洗傷口干凈后,氦氖激光照射,再次清洗后用無菌手術刀“田”字劃硬痂,再涂抹美清佳(清創凝膠)進行自溶性清創,再用美鹽或藻酸鹽敷料作吸收層覆蓋,外層用透明敷料加固。經過10d的清創處理后,傷口轉為紅色傷口。
3.2 紅色傷口的處理 采取保護性原則,用臭氧溶液低壓沖洗后,采用氦氖激光照射,照射完畢后用臭氧溶液進行再次清洗,傷口局部涂美諾佳(促進肉芽生長凝膠),覆蓋濕性敷料美皮康(超薄型),外層用透明敷料固定;如滲液量大,則在使用美諾佳后用美鹽敷料或藻酸鹽敷料作吸收層,緊貼創面,2~3d換藥1次或敷料滲透時隨時更換。經過22d的傷口護理換藥,潰瘍面愈合,痂皮脫落,無瘢痕。
出院前向患者及家長發放出院指導手冊,指導家長觀察患者的精神、反應、面色、食欲、睡眠及大小便情況,有異常及時就診,出院1周后需來院復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加強營養,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1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避免碰撞腹部,預防受涼感冒。
[1]吳梓梁.實用臨床兒科學[M].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664.
[2]李香玉,董淑華,李莉,等.成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7,21(11B):2949-2950.
R473.75
B
1009-8399(2012)05-0091-02
2012-03-16
楊 麗(1982-),女,護師,本科,主要從事皮膚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