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根娣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上海 200003)
國際護士倫理守則解析與臨床應用
盧根娣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上海 200003)
倫理守則;國際護士倫理守則;臨床應用
1.1 國際護士倫理守則形成背景 20世紀初,護士的倫理行為就是遵循護理規范和履行職責。護士的道德責任體現在對醫師、接受教育的學校和所供職醫院的忠誠。毫無疑義的順從并且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護士道德責任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隨著社會和護理專業的發展,護士在健康保健領域的角色已經從順從醫師的助手逐漸轉變為獨立的專業人員,能為自己的專業判斷和護理行動承擔責任。護士不再只是執行其他人所做的倫理決定,而是開始獨立地決定護理患者的方案,包括倫理決定。為了使得護士成為獨立的實踐者,能夠承擔責任的道德行動者,全球的專業護理組織討論制定護理實踐倫理守則,到20世紀中葉,護理倫理守則才被不同的護理組織所接受。
1.2 國際護士倫理守則的制定 在1923年,國際護士會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為全球的護士制定倫理守則;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止。1953年,在巴西圣保羅召開的國際護士會議上,國際護理學會首次發布了《國際護士倫理守則》[2],并翻譯成不同國家語言,印制成小開本分發給國際護士會各會員國,該守則反映了當時護理實踐所需要的社會普適價值。歷經數次修訂和確認,2005年完成最新的修訂版,體現了不同時代中護士角色以及倫理概念的變化。2008年,我國正式頒發了《護士守則》[3]。
在最新版(2005年)的《國際護士倫理守則》的通則中清楚地闡明了護士的倫理責任,即: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和緩解痛苦。該守則指出了護理實踐的4個要素:護士與民眾(需要護理的人);護士與實踐(護理實踐的倫理標準);護士與專業(實施護理實踐標準、護士的工作環境及條件);護士與同仁(專業行為)。
2.1.1 內容 護士的主要責任對象是需要護理的人,在提供照顧時,應促進尊重個人、家庭、社區的人權、價值觀、習俗和精神信仰的環境;確保服務對象能接收足夠的信息,以便對所接受的護理和相關治療做到知情同意;應為服務對象的個人資料保密,審慎地運用服務對象的一切資料;應與社會大眾共負倡導和支持全民健康的責任,特別對弱勢人群;應承擔起維持和保護自然環境免受掠奪、污染、損害和破壞[4]。
2.1.2 解析 該項內容主要是包括了護士在提供照顧時應遵循的尊重自主原則、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則以及公正原則。①尊重自主原則是指尊重某個自主的主體,就是至少要承認這個人擁有堅持某種觀點的權利、做出選擇的管理和根據實際的價值觀和信仰來采取行動的權利。尊重自主權利是護理人員的一項基本義務,同時也是患者的基本權利[5]。它要求護理人員不僅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而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義務促進和維護他人自主選擇的能力[6]。②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是指醫療機構和醫師為患者提供其做出醫療決定所需的足夠信息,由患者自主做出選擇(同意或不同意)的權利[7]。患者有權根據獲得足夠的信息作出接受或拒絕的決定,目的是保護患者實現自主權,免受非倫理的損害[8]。護理人員應認識到患者完全知情的必要性和有效同意的重要性。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過程中,應始終注意維護患者知情同意的權利,在操作前讓患者“知情”,主動介紹自己的身份,并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方可進行[9]。③為患者保守秘密和尊重患者的隱私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倫理學原則,保密意味著限制他人得到患者的私人信息[10]。通過尊重患者的隱私和為患者保守秘密,創造護患之間彼此信任的環境,對更好的開展護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④公正原則是指醫護人員在醫護時間中的運用中、在處理患者與患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患者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時,要對有相同需要的患者同等對待,不論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民族和職業,盡量做到公平正直、合情合理。公正包括2個方面內容:一方面平等對待患者,另一方面合理分配醫藥資源[11]。
2.1.3 對臨床護理的具體要求 ①在護理工作中,護士應當尊重服務對象的權利、價值觀、習俗和信仰。②能夠提供足夠的信息,使得服務對象對所接受的護理和相關治療知情同意,有權選擇或拒絕治療。③運用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統,確保服務對象的隱私。④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創建并維護安全的工作環境。
2.2.1 內容 護士應對所從事的護理工作負責,并通過繼續學習維持應有的護理工作的能力,保持一定標準的個人健康,保持提供護理的能力,運用專業判斷以接受任務和適當地將任務委托他人,始終保持足以反映專業剩余的個人行為標準,以增加公眾的信任度,在提供護理時,應確保所使用的先進科學技術符合民眾的安全、尊嚴和權利。
2.2.2 解析 此項內容主要是包括了護理倫理基本概念之一的護士行動負責、護理判斷與行動以及護理活動委托等相關概念。①護士的行動負責是指護士對按照護理實踐標準所提供的護理服務負有責任,護士的護理工作是根據護理學原理和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的行動,護士應對自己所采取的護理措施負責[12]。②作為個人的護士,有責任評估自己的專業勝任能力。為了保持和提高自己的護理專業能力,一方面,護士有責任自己尋求教育資源,另一方面,醫療機構有責任為護士提供教育資源。由于護士的職責在于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所以,護士要對自己向其他護士和其他健康服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委派行為擔負責任[1]。
2.2.3 對臨床護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①制定促進安全和優質服務的工作標準,護士應根據該工作標準,營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并對此承擔責任。②創建專業評估、繼續教育和執業執照更新的體系,使護士倫理守則與以上系統和要求存在緊密聯系。③促進護理人員的個人健康,以便保證她們的工作能力。
2.3.1 內容 護士在確定和實施護理工作、管理、科研和教育的標準方面應起主要作用,積極參與發展以科研為基礎的專業知識學習,并通過專業組織,參與建立和維持具有經濟和社會平等的、安全的護理工作環境。
2.3.2 解析 該項內容主要體現了我國《護士條例》中規定的護士的權利,包括了護理決策權、繼續教育權、科學研究權以及民主管理權。①護理決策權。護士為患者提供直接連續的照管,他們的倫理判斷、倫理決策和倫理行動影響患者的利益及治療護理效果[13]。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護士有權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必要的問診,查體,選擇恰當的護理方案、預防措施和保健方法等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有權依據病情、疫情的需要進行疾病的調查,采取預防措施并配合醫師進行必要的醫學處置等,這是護士從事職業活動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1]。②繼續教育權。《護士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護士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與本人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權利;有參加專業培訓、從事學術研究和交流、參加行業協會和專業學術團體的權利”[14]。護士有參加各種專業培訓的權利,這是護士享有的接受繼續教育,不斷獲得充實、發展和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的基本權利[15]。
2.3.3 對臨床護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①護理管理者應建立護理實踐、科研、管理和教育的標準,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執行、傳播、運用護理研究結果,積極參加護理學會組織的各類繼續教育項目,為護士創造具有社會經濟平等的工作環境。
2.4.1 內容 護士應于護理同仁及其他專業人員之間維持合作的關系,當服務對象個人、家庭、社區的健康受到同仁或者其他任何人的危害時,護士有責任采取適當的保護行為。
2.4.2 解析 此項內容包括了護理倫理概念之一—互助合作和患者的利益維護。①互助合作是指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多個人和多個團隊同心協力努力的工作。對患者的治療護理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必須由所有專業的人員、全體醫護人員、全體護理人員通力合作。鼓勵護士為了共同目標與其他人一起工作,經共同關心的問題置于優先地位[11]。②患者的利益維護,護士有責任保護公眾的利益。護士作為患者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必須高度警惕那些不勝任、不道德、不合法的行為以及那些在個人身心有缺陷的情況下所提供的健康服務活動。根據人員雇傭的有關政策,針對那些不勝任的工作人員應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1]。
2.4.3 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 ①管理者需要幫助護士認識到在臨床工作中,不同學科的專業人員在職責上的特殊性和重疊性可能會造成緊張關系。②在工作場所建立機制,支持共同的專業倫理價值觀和行為。③建立機制,保護服務對象個人、家庭或者社區免受健康保健專業人員的危害。
《國際護士倫理守則》(2005年)延續了以往版本的論述風格,是各國專業倫理守則的榜樣,從護士與民眾、護理實踐、護理專業和護理合作者的相互關系中界定護士應該遵循的倫理準則,為各國建立適應本國國情的護士倫理守則奠定了堅持的基礎。
[1]吳袁劍云,李慶功.美國護士倫理守則:概念基礎及實施策略.中國護理管理,2008,8(10):7-12.
[2]郭燕紅.國際護士會《國際護士倫理準則》及《護士職責》[J].中國護理管理,2008,8(10):5.
[3]中華護理學會.護士守則.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10.
[4]樓建華.護理人員的倫理困惑與倫理決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44-46.
[5]張媛媛.恩格爾哈特的允許原則與彼徹姆等的尊重自主原則之述評[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24(2):144-146.
[6]楊建兵,王傳中.生物醫學倫理學導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7]張濰華,劉軍.關于病人知情同意權法律保護的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2,15(6):18,20.
[8]Grace PJ,Mclaughlin M.When consent isn’t informed enough:What’s the nurse’s role when a patient has given consent but doesn’t fully understand the risks? [J].Am J Nurs,2005,105(4):79-84.
[9]王君,張瑜,林秋美.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倫理學問題及分析[J].吉林醫學,2010,31(9):1288-1289.
[10]翟曉梅.患者的保密權與隱私權[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7,27(3):358-360.
[11]羅羽.護理倫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
[12]邱仁宗.護理倫理學國際的視角[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9):569-573.
[13]Clark AP,Taxis JC.Developing ethical competence in nursing personnel[J].Clin Nurse Spec,2003,17(5):236-237.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57號.護士條例[EB/OL].2008-05-12.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zcfgs/s3576/200804/18248.htm
[15]郭燕紅.依法保障護士權利切實履行護士義務[J].護理管理雜志,2008,8(5):1-4.
國際護士倫理守則解析與臨床應用測試題
1.在________年,國際護理學會首次發布了《國際護士倫理守則》
A.1923 B.1953 C.2005 D.2008 E.2007
2.20 世紀初,護士的倫理行為是_______
A.獨立的實踐者 B.決定護理患者的方案
C.遵循護理規范和履行職責
D.促進健康 E.減輕痛苦
3.在最新版的《國際護士倫理守則》的通則中闡明了護士的倫理責任,以下哪項不是________
A.促進健康 B.增進健康 C.預防疾病
D.恢復健康 E.減輕痛苦
4.國際護士倫理守則包括________個要素
A.4 B.5 C.3 D.6 E.7
5.以下哪項不是國際護士倫理守則的要素
A.護士與患者 B.護士與實踐
C.護士與專業 D.護士與合作者 E.護士與人
6.在護理工作中,護士應當尊重服務對象的________
A.權利、尊嚴、風俗、習俗
B.權利、價值觀、信仰、習俗
C.習慣、需求、權利、意愿
D.信仰、價值觀、尊嚴、習慣
E.需求、要求、意愿、尊嚴
7.下列關于國際護士倫理準則的描述,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護士應確保服務對象能接收足夠的信息,在進行治療時應確保患者知情同意
B.護士應為服務對象的個人資料保密,但可以告知患者家屬
C.對弱勢人群,護理人員有責任提供健康照護
D.護理人員應保持個人健康,以便有能力提供護理服務
E.提供護理時,應確保所使用的先進科學技術符合民眾的安全、尊嚴和權利
8.護士倫理守則是護士根據社會的價值觀和需要,提供護理服務的_______
A.行動指南 B.標準 C.護理實踐準則
D.指導思想 E.行為準則
9.我國《護士守則》于_______年正式公布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E.2009
10.醫患關系要做到真誠相處,最主要的是_______
A.關系和諧 B.盡職盡責 C.平等相待
D.互相尊重 E.互相信任
11.從總的方面來說,患者享有的保密權有兩大內容________
A.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B.疾病情況和治療決策
C.軀體缺陷和心理活動
D.個人隱私和家庭隱私
E.不良診斷和不良預后
12.下面關于護理人員泄露患者的秘密,將會產生不良后果的表述不包括________
A.會引起社會某些人對患者的歧視
B.會使患者對醫務人員產生不信任和恐懼感
C.會引起醫患矛盾,家庭糾紛
D.會造成患者沉重的心理負擔,甚至引發自殺的嚴重后果
E.會釀成醫療差錯事故
13.以下哪項不符合尊重自主原則_______
A.患者具有實際的價值觀采取行動的權利
B.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采取措施
C.尊重自主權利是護理人員的一項基本義務,不是護理人員的權利
D.要求護理人員不干涉他人的私事
E.有義務促進和維護他人自主選擇的能力
14.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是指________
A.患者有權做出接受或拒絕的決定
B.保護患者實現自主權
C.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過程中,應維護患者知情同意的權利
D.在操作前讓主動介紹自己的身份
E.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方可進行護理操作
15.公正原則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平等對待患者,另一方面_______
A.合理分配醫藥資源
B.公平平等的均分醫療資源
C.公平競爭
D.對每1例患者不分高低貴賤提供照顧
E.對弱勢人群提供照顧
16.以下對護士的行動負責描述不正確的是_______
A.護士的行動負責是指護士對按照護理實踐標準所提供的護理服務負有責任
B.護士應對自己所采取的護理措施負責
C.護士不用評估自己的專業勝任能力,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護理專業能力
D.護士有責任自己尋求教育資源
E.醫療機構有責任為護士提供教育資源
17.護理倫理學的研究對象是________
A.道德 B.職業道德 C.醫學道德
D.倫理道德 E.護理道德
18.護患技術關系中,服務的主體是________
A.醫師 B.護士 C.護生 D.患者 E.患者家屬
19.患者的知情同意應體現在________
A.手術前 B.護理操作前 C.特殊檢查前
D.皮試前 E.就醫的全過程
20.人在患病后,有權選擇愿意接受或拒絕醫生制定的診治方案,這種權利是_______
A.自主原則的體現 B.有利原則的體現
C.尊重原則的體現 D.公正原則的體現
E.隱私權的體現
21.當代的醫護關系應是一種________
A.主從關系 B.各自獨立的關系
C.指揮和助手的關系 D.并列-互補關系
E.相互幫助的關系
22.患者對經治醫師不滿意時,可以重新選擇醫師屬于_______
A.患者的權利 B.患者的義務
C.醫師的權利 D.醫師的義務
E以上都不是
23.倫理學所要解決的最基本問題是道德和________關系問題
A.經濟 B.政治 C.文化
D.利益 E.職責
24.面對危重患者護理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倫理難題,護理人員要抱著_______的態度,認真對待
A.正派和無私 B.理解和尊重
C.理解和任怨 D.嚴謹和求精
E.慎獨和審慎
25.以下哪項不是護士的權利________
A.決策權 B.繼續教育權
C.保護患者隱私權 D.人身安全權利
E.經濟待遇權
R47
A
1009-8399(2012)05-0093-04護理工作肩負著人們健康維持和生命質量提高的重任,為此護理人員在護理實踐中必須遵守業內公認的倫理守則,合乎倫理地開展護理服務。倫理守則是任何一個專業不可缺少的核心價值觀的標志,護士倫理守則是護士隊伍與患者及公眾間的一種社會契約[1];是護士根據社會的價值觀和需要,提供護理服務的行動指南,它包含了護理專業不可缺少的核心價值。
2012-08-01
盧根娣(1964-),女,主任護師,碩士,主要從事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