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武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華的迅猛發展,致使大多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呈多元化發展狀態。他們愛好廣泛,如國內外流行音樂、各種體育運動、愛看美國大片、玩各種網絡游戲等等,但在眾多的游戲中,又很難有他們專注的興趣,往往是“樣樣通、樣樣松”,西方文化的沖擊更加導致部分大學生缺乏堅定的理想,出現“不愛紅妝、愛武裝”的現象。深受西方現代文化的影響,對于西方文化充滿了向往,不重視傳統文化知識,對于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在他們身上很難找到60~70年代大學生身上所具有的愛國激情,部分高校在對待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上,也只注重“學做事”而輕“學做人”,強調“授業”,而忽視“傳道”,在某種程度上學校成了“教育“授業”產品”大多是沒有堅定信念的有買即賣品。
當前,互聯網上很多良莠不齊的信息和資源,向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沖擊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由于社會閱歷有限,涉世經驗不足,判斷能力不強、身心素質欠缺,面對大量不良文化現象和價值觀念的沖擊,高職學生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難以抵御各種思想觀念的誘惑和誤導,容易自我迷失。同時,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發展,各種思潮紛至沓來,一些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給部分學生帶來消極影響,造成他們民族精神缺乏,缺乏堅定的愛國信念。在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動態后,在學生的日常教學和管理中,就應該營造具備正確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的氛圍,從而使他們在潛移默化的學習和生活中逐步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1)回顧歷史、珍惜當下。“讀史使人明智”,這是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讀史要讀出歷史的真實,讀懂歷史發展的規律,進而理性地參與歷史。讀史使人明智,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鑰匙。人的活動是有意識的、自覺的,讀史就是人類思考自己過去的活動,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并自覺把握人生的現在和將來。人類在經歷重大歷史事變之后,總要考察其發生的原因和結果,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思考避免重犯歷史錯誤的途徑和方法。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這“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就是以史為鑒認識世事興衰的因緣,也意味著認識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讀史使人明智,就是在歷史中找出評價的尺度,對過去的人和事作出客觀評價。
有歷史學家認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讀史應以現在的眼光、根據現在的問題來看過去。過去是現在的根據,現在包含著過去、預示著將來。理想的將來產生于充實的現在,現在只有與過去和將來相聯系才有意義。明智的人既要不忘過去、重視將來,更要全力把握現在、創造將來。因而,讀史既需要解讀往事,又要放眼將來,這樣才能具有更深入、更持久的歷史洞察力。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通過讀史而學會做人、做一名品德高尚的大學生,慎終如始、做一名勤學惜時的大學生,信心滿懷、做一名志存高遠的大學生,羊羔跪乳、做一名學會感恩的大學生,勤思善考、做一名有思想的大學生,抓住機會、做一名有準備的大學生。“大學生不應該僅僅是成績優異,而應是綜合素質的均衡發展”,大學生應該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樹立遠大的志向。以“敢為人先”的豪邁精神,以“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擔負起國家繁榮、民族富強的歷史重任,不負眾望,把自己打造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棟梁之材,這樣才能擔負得起社會對大學生所贈與“天之驕子”的美名。
(2)以利益為主的陣營老是會動搖的,但以信念為主的是分化不了的。什么是精神信念?孟子說,精神信念是一種大至剛的浩然之氣,黑格爾認為,精神信念是一種理性的思維形態。古今中外的哲人定義了精神信念的內涵,人類前行的歷史見證了精神信念的永恒。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西西弗不停地向山頂推動巨石,一個個動身的神話,是人類精神信念的原始寫照。精神信念,是人之所以成為人所必須的除生命本質以外最重要的東西,作為一個社會的人,精神信念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行為支撐。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銘記并傳承的精神信念主要應該有:愛國精神、民族精神、拼搏精神、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精神,紅巖精神、五四精神、長征精神等。上世紀的軍隊,各有各的精神。日本軍隊有武士道精神,德國法西斯軍隊有納粹精神,蘇聯紅軍有蘇聯紅軍精神,美國軍隊有牛仔精神,甚至國民黨軍隊也會有一個國軍精神。可以從各種現象的觀察中,讓所有的這些“精神”相互PK一下,所有這些精神,誰最強呢?比如說,美國牛仔精神和日本武士道精神,誰強?我們可以觀察硫磺島之戰,日本人夠勇,而美國人也夠勇,因此,我認為牛仔精神和武士道精神的強度相當。但同樣是二戰,蘇軍進攻東北,要知道日本陸軍最精銳部隊就是關東軍,而且精心構筑了十多年的防線,一夜之間,土崩瓦解,蘇聯軍隊打日本軍隊完全沒有懸念。因此蘇聯紅軍精神遠超日本武士道精神。
再說朝鮮戰爭,一開始金日成迅速粉碎南朝鮮軍隊的防線快速推進,說明朝鮮人民軍精神遠優于南韓精神,而麥克阿瑟來了一個仁川登陸,幾乎將人民軍消滅干凈,說明美國牛仔精神遠超人民軍精神。但是中國來了一個抗美援朝,手執劣質武器的志愿軍把擁有先進武器的美軍打得潰敗,這說明長征精神遠優于牛仔精神。而后來的珍寶島中蘇之戰,雖然是小規模的戰役沖突的PK已經能夠測量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愛國精神優于蘇聯紅軍精神。
因此綜上所述,要想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當代大學生就應該樹立崇高的愛國信念,為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精神動力,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經常回顧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發揚艱苦奮斗和艱苦創業精神,帶動并鼓舞廣大人民為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1]王曉樸.對加強高校生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7,(2).
[2]林夷.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