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倡和實施創新教育,突出當代高職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培養出與時代潮流相適應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是時代賦予高職院校的新使命。筆者結合高職藝術類學生的特點,談談自身崗位工作中,實施“人人閃光”創新教育的體會。
我國古代屈原在《卜居》中提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有句名言:“教育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知識的過程,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而當今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國教育界針對新時代的要求和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創新教育的戰略構想。本文結合高職藝術類學生這一具有獨特性和鮮明個性的特殊群體,探索“以生為本”,從賞識教育、激勵教育和創新教育展開論述。
一高職藝術類學生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1高職藝術類學生的特點
高職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專業情結重,對傳統的文化課不重視。他們中相當部分學生,是高中階段文化課相對較薄弱,而轉學藝術類課程報考高職藝術類專業的生源,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二是講求個性,比較缺乏團隊忠誠感。對個性的追求是個鮮明的特征,他們喜歡張揚自我,思想活躍,情感豐富,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但考慮問題偏向感性而理性不足,相當部分學生內心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我。三是崇尚自由,創新意識強,喜歡自由無束。過多的條條框框,時常引發他們的不屑,經常強調這些會制約創意靈感為由,存在排斥逆反心理,具體表現在心態不穩定。四是具有成年人較難理解的古怪愛好,內心有時較為空虛,價值觀更加現實性。針對以上的特點,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創新教育思路、理念、方法,進行因材施教,要更多地運用賞識教育,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優點,讓每個學生都有閃光的機會。
2創新教育是高職藝術類學生培養的本質要求
在我國經濟轉型中,創新導向在一些高端產業中的作用越顯突出。社會和市場很明確地“告訴”高職藝術類學生如果沒有創新思維必將面臨社會的淘汰。顯而易見,創新教育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已經越來越重要。
創新是人的最高本質,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突出體現,是一種激情,是一種不滿足于現狀的追求,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工作實踐。創新教育是培養、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而高職藝術類學生的專業特性決定了新時期的學生要具備突破性思維,要把自己培養成具有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因此,創新教育是當前高職藝術類學生培養的本質要求。
二高職藝術生“人人閃光”創新教育的實踐
1實施“人人閃光創新點”挖掘工程
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每個學生的身上或多或少有特別值得學習的“特別之處”,在教育工作者的眼中,不應有絕對差的學生。要善于發現和及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特別是“閃光中的創新點”,我們稱為“閃光創新點”。通過表揚激發,發掘學生的原動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力。
教育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生為本”。人人都有閃光點,只要你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人人都會閃光。高職院校要大力倡導創新教育,要做專業教師創新的支持者;要做學生創新的引路人和服務者。開展“人人閃光創新點”挖掘工程,不斷通過“目標引領,差距管理,過程控制,品牌創新”的方式方法,打造“平安、和諧、奮進、創新”的“人人閃光”素質創新教育工作平臺。
注重在四個層面扎實推進“閃光創新點”挖掘工程。作為學生個人層面,開展“我寫人人,人人寫我”的方法,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創新點”。作為班級層面,開展“小小組互說閃光創新點、小組交流閃光創新點、大組匯總閃光創新點、全班匯合閃光創新點”。作為班主任工作層面,開展了運用自然發現、多角度去發現、選好參照物去發現、錯誤中尋找閃光創新點、努力探索“閃光創新點”的工作做法,去挖掘同學們沒發現的“閃光創新點”。作為二級學院(系)層面,開展了營造“閃光”、樹立典型、推廣經驗、總結提煉、頂層設計。
2大力弘揚“敢于閃光、寬容失敗”的人人閃光創新文化
這種人人閃光創新文化來源于整個國家層面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倡導的創新要求;來源于筆者所在的浙江省這塊創新創業的土壤所培育的“浙商精神”;來源于高職藝術類專業的專業特性。創新文化的核心就是“敢于創新、寬容失敗”。
大力弘揚“人人閃光”創新文化。讓一切“人人閃光”創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人人閃光”創新舉措得到支持、一切“人人閃光”創新才能得到發揮、一切“人人閃光”創新行動得到肯定。努力使人人擁有創新靈感,培養大部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相當部分人的創新能力。實現“人人關注創新、人人談創新、人人參與創新、人人能創新”的“人人閃光”的基本格局。
3注重與常規工作相結合,時時思考“人人閃光”創新教育
注重同專業教師的個人業績相結合。在高職院校制定的教師的業績指標中充分考慮了教師自身的創新工作和指導學生參與創新方面的貢獻情況。如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各類大賽、申請專利、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學生創新作品展等活動中的指導情況納入個人工作業績,這樣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創新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和廣泛性,創新教育工作同教師個體的發展相聯系。
注重同高職藝術類學生素質教育培養服務體系相結合。學生素質教育工作要以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為中心,必須貫穿職業素質和人文素養兩條主線,必須重視創意、創新及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潛能的挖掘,在傳統的工作思路基礎上,特別是頂層設計上融入了創新的元素,實現新的突破。該體系包含思想、實踐、技能、社團、文化、生活、創新、創業、創意等方面。通過創新學生工作的理念,初步形成了由思想引領行動,行動促動創新,創新培育文化,文化催生創業的“人人閃光”創新教育連動體系。
注重在典型樹立上有一定的“高度”和“寬度”。注重樹立“人人閃光”活動中涌現的典型,開展典型創新點的評選活動,鼓勵向榜樣學習的氛圍。充分利用學生之間閃光點交流形式,分享閃光創新點經驗。擇機實施了“品牌學生”培育工程和“你我身邊榜樣”學習工程,明顯提升了學生勇于閃光,參與創新的積極性。
注重在“人人閃光”創新項目的培育、扶持上有一定“深度”和“厚度”。學生在創新項目的選擇上同專業結合,解決了創新項目的可持續問題,如四葉草視覺傳達工作室、目擊者工作室都是很好的例子。同時將學生的創新項目階段分為工作室運作階段、起步孵化階段、發展出殼培育階段和擴大自由發展四個階段。藝術類專業教師層面做好第一階段,二級學院(系)層面做好第二階段,第三和第四階段是學校層面讓學生創新項目進入實體化運作。因此,要非常注重“人人閃光”創新項目的“早發現、早介入、早扶持、早培育”這個“嬰兒期”。
4探索將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競賽相結合的長效機制
堅持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相結合,提供給每一位學生都有閃光機會。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幫助學生適應社會、增強創新思維所需要的培訓,開闊思路,活躍思維。積極探索將創新思維和實踐項目結合的“人人閃光”長效機制,使學生在創新教育中受教育、做貢獻、長才干。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競賽活動,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對深化高職藝術類學生“人人閃光”創新教育的進一步思考
1“人人閃光”創新教育是“辦人民滿意大學”的工作切入點
在接觸創新團隊的成員中發現,學生在校的創新行為,調整了家長對孩子未來的重新定位。很多家長主動同專業教師、班主任聯系,表現出積極的支持態度。通過創新行動的紐帶,初步形成了家長、學生、學校三方的良性互動。
同時也進一步引發了筆者的思考,在國家層面提“辦人民滿意大學”,而作為我們直接面對學生的高職院校,需要思考如何使人才培養讓我們的學生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人人閃光”創新教育給了我們提供了新的工作切入點、突破點、結合點和著力點。
2“人人閃光”創新教育是一項長期和系統的工作,需要建立長效機制
要使“人人閃光”創新行為成為廣大師生的一種生活態度,成為廣大師生的文化品牌、內生動力和創業資源,需要教育工作者長期的、扎實的推進,特別是需要建立創新教育的長效機制。其核心是要建立創新教育評價指標體系,要確定高職藝術生創新教育管理制度、創新教育投入、創新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成效評價等方面指標。同時要進一步探討創新教育模式改革,要充分體現教育主體的個性化、師生關系的民主化、課程設計綜合化、教育方法多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評價科學化。實現用長效機制來推動創新教育,實現教育創新。
只有通過這樣全方位、多層次的培養和教育,才能有利于高職藝術類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個性和才能的全面發展,成就自己的閃光人生。
參考文獻
[1]林青,孟朝霞.論職業教育更加需要賞識教育[J].現代商貿工業,2010(7).
[2]林澤炎,劉理暉.系統推進高校培養創新人才的戰略選擇[J].中國高等教育,2008(8).
[3]張偉,孟繁興.依托創意平臺建設提升高職藝術生的創新能力[J].中國電力教育,2009(12).
[4]李春玉.試論創新教育及其發展[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0(5).
[5]舒紅香.淺談高職生賞識教育[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