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藝術設計專業興起,許多藝術類高校和綜合大學開設了建筑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室內外裝飾設計、多媒體設計、動漫設計等專業。整個美術基礎課教學體系開始由原來的傳統教學逐漸發展成現在的以設計素描、設計色彩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全新的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體系。直至上個世紀90年代這種旨在培養學生設計觀念及基礎設計能力的全新的教學體系才得以在各類美術院校深入開展起來。
一設計類專業開設色彩風景寫生課程的意義
眾所周知,自印象派出現以后的幾百年來,寫生色彩一直是掌握色彩科學知識、把握色彩創作過程的最佳方式,印象派的色彩就是啟蒙的設計色彩。色彩風景寫生作為一門必修的色彩寫生基礎課,是學生收集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是學生獲得創作靈感的重要方式,對訓練學生色彩感覺、掌握色彩規律和色彩認識理解具有明顯的促進效果,被許多高校藝術課程教育廣泛接受,一直作為整個設計色彩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
色彩風景寫生是理論與實踐、藝術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是培養合格美術設計人才專業技能不可缺少的實踐環節的復雜的教學系統。在現代藝術設計教學中重視風景色彩的訓練,對于學生色彩能力的提高是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二設計類專業開設色彩風景寫生課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國家對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視及人才市場的需求,很多院校進行基礎教學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也同時暴露了如下一些問題。
色彩風景寫生在整體教學中并未有明確的位置和教學目的,盲目的將其作為基礎教學實踐的一個補充。
藝術設計專業一般將色彩風景寫生做為實踐課程,安排一周到兩周的學習,選擇典型的寫生基地,或是園林景區做為寫生地點。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只是把它做為設計色彩課程的一個實踐補充,而不是做為一門獨立的設計基礎課來對待。在教學中,任課教師教學目的不明確,學生學習目的和積極性也自然不明確,因而導致風景寫生課成了學生紀律渙散的旅游觀光課。沒有明確的實踐目的,學生搞不懂出外寫生和他們的專業關聯度是什么,自然對這門課失去興趣,變成了玩樂。
行政領導不重視,培養計劃不能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和具體的實施工作。
從第一點問題不難看出,教學目的的不明確根源就在培養計劃制定之時沒有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來制定教學目標。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行政領導對寫生課的重視和理解程度。例如:行政領導是非專業,或是從行政管理角度看待寫生課程,只一味關注學生團體是從理解出發,作品的效果是什么樣子。
三色彩風景寫生課程改革的思路
1教學計劃定位要準確
藝術設計專業從行政領導到專業教師在最初制定教學計劃時即明確色彩風景寫生的地位,它不是設計基礎課程的補充與附屬,不是可有可無。它是幾百年前自印象派開始就做為學習設計色彩的必修課程。行政領導在考慮學生外安全的同時,更加應該重視的是課程教學計劃的定位。任課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的不同,吸收有經驗教師的寫生教學經驗,聽取專業課教師對學生專業基礎能力的要求,在教研活動中反復討論,制定完善的教學執行計劃。通過多輪教學實踐總結經驗和不足,逐步將色彩風景寫生的定位變得清晰準確。
2教學目的明確
首先要明確色彩風景寫生的教學目的,那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通過大量的寫生練習,使學生掌握風景寫生的一般方法和規律。針對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在教學觀念、內容、方法手段上都要突出“專業課程”的內涵,要突出“設計”,把自然環境、人文景觀中美的元素運用到各自的專業設計中。寫生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根據自身專業特點,掌握寫生的技法和步驟。難點是如何綜合加工自然界的景物,把看到的最美的東西加以組合,成為一幅完美的畫面。
3明確完整的寫生活動過程
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前期準備,寫生實踐,調整展覽。
前期準備階段。色彩風景寫生課程在培養方案中一般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學期,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色彩靜物寫生基礎,這一階段的重點是臨摹優秀作品,通過對優秀作品,特別是大師作品的臨摹。目的是學習別人的畫面處理手法,感受大師的繪畫風格,達到放開眼界,博采眾長,豐富表現技法的結果。當然,臨摹要有目的性的開始,盲目的,不假思索的臨摹,只能適得其反。指導學生正確的對待臨摹,讓學生帶著自己在寫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作品臨摹。教學中可采用多媒體教學,運用課件指導學生寫生的方法步驟,同時欣賞中外優秀的風景寫生作品。
實踐階段。在色彩風景寫生實踐階段,教師先帶領學生熟悉寫生環境,了解寫生基地的相關背景,包括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對拓展學生的設計思維,積累設計原始素材有著重要的基礎意義。在進行色彩風景寫生前,應先進行一些風景速寫練習,以培養學生掌握構圖取景、透視關系變化等繪畫前期的能力。特別是大場面的構圖有一定的難度,自信心不足的情況下,讓學生多進行一些小場景的特寫描繪,這樣能激發學生創作的激情。不要拘泥于素描中光影的立體變化,以平面構成形式來表現自然,根據各自專業特點,在速寫中用各種線條各種形式平面地表現自然景物,運用線條的密集、疏散來表現空間關系。整個寫生期間可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學方式。集中訓練期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取景構圖,把握整個畫面的色彩關系,經過集中訓練后學生基本掌握寫生技法時就可以進行分散訓練。在分散訓練中學生可根據充分發揮個性,采用不同的技法表現景色,充分表現個人的創作激情。
調整展覽期。在寫生活動結束后,指導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完成,使作品更具概括性,更成熟和完整。習作展覽是學生寫生活動的總結環節,不僅是教學成果的展覽,更是鼓舞學生創作信心,培養學生有強烈的榮譽感。
4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與表現能力。色彩風景寫生正確的觀察方法,第一要整體觀察,整體觀察不同季節、時間、地域的色調,整體的觀察大的色彩關系,從物體的固有色,到光源色和環境色同時觀察給景物帶來的變化,注意色彩的冷暖對比、明度對比和純度對比。要讓學生逐漸從繪畫思維向設計思維轉變,從光影與空間中走出來,追求平面、簡潔、含蓄、夸張、變形和抽象,用色彩構成知識來豐富畫面,讓學生對畫面組織和控制更要有理性,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寫生課程是一門典型的實踐課程。有一點要十分明確的就是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一個引領者,而學生在此時處于一個主體的狀態。教師著重培養學生從具體的專業方向出發動手操作。同時,在寫生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人溝通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寫生能力與專業應用能力。寫生能力與專業能力的緊密結合,就是把基礎的捕捉色彩、設計色彩的通車與與學生所學的專業方向結合起來,根據專業不同,突出寫生課在專業學習中的應用能力。如室內外環境設計專業表現手法以水彩淡彩為主,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捕捉自然界中的裝飾色彩,最后以繪畫語言用水粉、丙稀顏料表現景色,一般采取厚畫法,平涂勾線。不要局限于傳統的寫生技法,可以借鑒印象派大師的作品,用點彩的形式表現自然景物,注重表達色彩的色調,表現景物的意境。學生在寫生過程中,運用各種技法表現的作品,既增加自己的創作激情和興趣,又增強了創作的自信心。在整個寫生實踐中,以提高專業應用能力為目的的寫生創作,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綜上所述,經過實踐的教學改革,往往是出真知的。追憶印象派大師們在巴黎郊外的聚集,回想“日出印象”的轟動,是大師們對奇妙大自然靈性的感知,也是對藝術孜孜不倦的求索。對我們后繼的藝術設計專業師生們來講,那應是先賢們為設計的發展所做的第一次改革嘗試。在當今這個遠離大師的時代,我們后繼者所能做的只是繼續發揚它的所長,以滋養我們的求知之路。
參考文獻
[1]安·達勒瓦.藝術史方法與理論[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2]段煉.跨文化美術批判[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
[3]劉淳.中國油畫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5.
[4]高敏.色彩[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5]申冠群.色彩基礎教程[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