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26~28年生山楂樹為試材進行樹體改造試驗,結果表明,只要改造措施得當,并加強管理,可使改造園產量不減,花序坐果率、單果重和果品質量明顯提高,果園管理成本降低。
關鍵詞:山楂;樹體改造;開花結果
山楂是優良的保健食品,興隆縣是我國北方山楂主產區,全縣山楂栽培面積1萬hm2,總產量22萬t,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上世紀90年代山楂滯銷,果農對山楂疏于管理,造成果園郁閉,上強下弱,樹體結構紊亂,大小年結果現象明顯;果實耐貯性差,貯存期爛果率達40%以上;果實個小,無光澤,蟲果率高,商品價值低。從2005年開始,興隆縣大力推廣山楂樹體改造配套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分別在管理水平較差的壽王墳林場東山果園、管理水平一般的興隆鎮西關村果園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六道河鎮前葦塘村西果園進行,主栽品種為當地鐵山楂,株行距3 m×(3~4) m,樹齡為26~28年生,果園郁蔽嚴重。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06年春節后開始進行,在每個園中選擇大小基本一致、長勢整齊、干周相近的5株樹為試驗樹。設3個處理:處理1,分兩年完成樹體結構調整,第1年去除大枝量的60%左右,第2年去除剩余的40%左右;處理2,把不合理大枝一年去除,當年完成樹體結構調整;處理3(對照),不去除大枝,只對結果枝組進行調整。對每處理樹采用相同的結果枝組修剪方法和配套栽培技術,每年(2006-2011年)6月中下旬(花后4周)調查每花序坐果個數,果實采收時調查單果重、每1 m2樹冠投影面積產量和修剪、打藥、采收等田間管理用工量。
2 配套修剪技術
處理樹一般將5~6 m高的樹冠在3.0~3.5 m處落頭,基部主枝開張角度小于50°的采用自然開心形,每株保留主枝3~4個;基部主枝開張角度大于50°的采用小冠分層形,每株保留主枝5~6個。主枝層內距離20~30 cm,主枝層間距離100~130 cm,基部每個主枝各留2個側枝,第2層主枝不留側枝,直接著生結果枝組;嚴格控制第2層主枝的長度,使其不超過第1層主枝長度的1/2。注意選擇好主側枝和各級枝組的延長枝,兩層主枝的層間可以穿插安排小型結果枝組。
冬季修剪:主要任務是處理大枝,調整樹體結構,合理選留結果母枝數量。修剪時期在春節前后至果樹萌芽前,疏除交叉枝、重疊枝、并生枝,控制改造直立徒長枝,回縮衰弱、冗長枝,確保枝枝見光,只要兩側枝量夠用,一般不留背上枝組,需要選留背上枝組的,其高度不超過25 cm,粗度不超過主枝的1/3。一個結果枝組上花芽量大時直接剪留到距骨干枝最近的一個花芽處,防止內膛光禿、結果部位外移。每1 m2樹冠投影面積剪留枝量80~120個,其中結果母枝占30%~40%。
生長季修剪:(1)花前復剪。在花序分離期及早進行,本著去遠留近、去弱留強的原則疏除多余花序,一般每20 cm留一個健壯花序。(2)夏季摘心。由于冬剪去除大枝,會刺激枝條基部隱芽萌發徒長枝,沒有生長空間的要及時疏除,有生長空間的每隔20 cm選留一個,盡量留兩側枝,當徒長枝長到15~20 cm時摘心,去除頂端2片幼葉促其分枝,培養成緊湊的結果枝組。(3)秋季疏枝。對樹冠內部多余枝條和外圍辮子枝條及時疏除,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進一步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質量。
3 結果與分析
3.1 山楂樹體改造處理對花序坐果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通過調整樹體結構,樹體光照條件明顯改善,粗度0.45 cm以上的結果母枝比例明顯提高。由于山楂花序坐果率與結果母枝粗度存在明顯正相關,所以山楂樹體改造有利于花序坐果量的提高。由表1看出,處理1和處理2的花序坐果量顯著高于對照,而處理1與處理2之間差別不明顯。
3.2 山楂樹體改造處理對單果重的影響
通過調整樹體結構,結果母枝質量明顯提高。由于山楂單果重與結果母枝粗度存在明顯正相關,所以,山楂樹體改造有利于增加單果重量。由表1看出,處理1和處理2的單果重明顯高于對照,而處理1和處理2差別不明顯。
3.3 山楂樹體改造處理對果品產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樹體改造當年,處理1產量下降7.1%,以后產量穩定,6年平均產量比對照提高29.4%;處理2當年產量比對照下降35.7%,第2年產量恢復,以后產量穩定,6年平均產量比對照提高18.4%,處理1好于處理2。
3.4 山楂樹體改造處理對果園管理成本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山楂樹體改造后可明顯減少田間管理的用工量,其中處理1平均每667 m2用工量比對照降低28.9%,處理2平均每667 m2用工量比對照降低24.7%(見表1)。處理2因為一次性去除大枝較多,刺激大量隱芽萌發,增加了夏季除萌、摘心的工作量。
4 小結與討論
試驗表明,山楂樹體改造及配套栽培技術,在改造盛果期山楂園過程中,可使花序坐果率、單果重和果品質量明顯提高,果園管理成本明顯降低。雖然改造當年對產量有一定影響,但第2年即可恢復產量,并穩步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去除全部不合理大枝,使隱芽大量萌生造成樹體儲存養分損失,建議各類不合理大枝分2~3年完成為宜。
第一作者簡介:畢振良(1966-),男,河北省興隆縣林業局、高級農藝師、長期從事果樹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2012-02-21;電話:1393244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