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區梨樹生產歷史悠久,早在上世紀70年代生產的“金蜜梨”就出口港澳,享有盛譽。但老果園日漸老化,部分90年代新發展的果園品種混雜,造成果品質量下降、經濟效益低下。2008年4月,我們在北營街辦崗頭果園采用老梨園多頭高接、改劣換優技術,建立了3.3 hm2的梨樹新品種示范園,2011年每667 m2產果1 500 kg,收入9 000元,每1 kg售價比普通品種高出4元以上。達到了當年改接,次年掛果,3年豐產的預期目的。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
1 改良技術
1.1 接穗的準備 落葉后,在選定的優良品種(如玉露香、晉蜜等)樹上采集1年生健壯枝條,分品種捆好,系好標簽,在地窖內沙藏備用,河沙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滴水、手松后即散為宜。底部鋪濕沙15~20 cm厚,然后把種條平放在濕沙上,其上約封20 cm厚的濕沙。
1.2 改接樹骨干枝的選留 改接后的樹形采用疏散分層形,修剪時基部三主枝的高度控制在1 m左右,主枝兩側留2~3個側枝;第2層主枝與第1層主枝的層間距為0.8~1.2 m。對已經整形的樹木選留基部3~4個主枝,中央領導干及兩層主枝,每主枝上可留2~3個側枝;未整形或整形不當的樹,選擇生長勢偏壯、方位角度好的枝作主枝,在主枝上選留適宜的枝作為側枝,有生長空間的輔養枝盡量保留,以便快速恢復產量,其余影響主枝生長的全部疏掉。
1.3 改接時間與方法 改接在梨樹樹液流動后進行,小店地區一般在4月5-20日。對內膛和主干光禿部位可采取皮下腹接。鋸口處容易剝皮的采用皮下枝接,不容易剝離的可采用劈接或切接。若砧木較粗,可接兩穗。在接穗上必須要有幾個飽滿芽。嫁接后用潔凈塑料薄膜帶綁扎,露出接穗芽眼,以利于新梢抽生。
3 高接后的樹體管理
在高接換頭成活后的春季,應及時將接口處的萌芽抹去,同時應注意防治金龜子等害蟲啃食嫩梢。在5-6月,嫁接口部位完全愈合后,將綁條及時解除。在接芽新梢長到30~40 cm時要用木棍將新梢綁縛住以防風吹斷。當新梢長至50~60 cm時要及時摘心,促發分枝。6月下旬至7月上旬要進行拉枝,促進形成花芽。拉枝時,主側枝的延長枝可拉成45°角左右,其余枝可拉至60°~70°角。
由于高接后的梨成花容易,花量大,每年應進行疏花。花序分離時,每15~20 cm留一花序,每一花序留2~3朵邊花,其余花全部疏掉。以后再進行疏果,每一花序留1個果實。疏果后,6月10-15日進行果實套袋,套前要澆1次水,噴1次殺蟲、殺菌劑。另外,還應加強肥水管理。高接園肥料的施用為每年每株施20~50 kg優質雞肥、1~3 kg尿素、1~2 kg二銨。同時改接后第1年要加施適量的鐵、硼、鋅等微量元素。 在葉色轉綠后,間隔10~15 d用0.3%的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氫鉀液噴霧2~4次。結合施肥,在萌芽前、花前、果實迅速膨大期、果實采收前1個月和封凍前等關鍵時期進行灌水。整個生長期應注意防治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