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新型氣調保鮮袋,在低溫冷藏條件下貯藏冬棗和櫻桃效果均理想,冬棗貯藏期可達100 d,櫻桃為30~40 d。
關鍵詞:新型氣調保鮮袋;冬棗;櫻桃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冷藏保鮮事業快速發展,冷藏保鮮設施和技術水平日益提高,但其中冬棗和櫻桃的冷藏保鮮難度相對較大,冬棗實際有效保鮮期在80 d以內,櫻桃多數品種自然鮮存期只有3 d、一般冷貯保鮮期為1個多月。江蘇新沂果蔬品質研究所研制的享有全球專利的氣調保鮮袋,是應用高新技術,采用特有進口PE優質礦物質材料加工生產,具有良好的調氣、保水、抑腐功能,保鮮作用持久,是將自然保鮮和冷藏庫保鮮配合的新型高效環保產品。試驗于2011年夏、秋采用新型氣調保鮮袋做了櫻桃、冬棗的冷藏保鮮觀察,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供試冬棗為當地產普通冬棗,櫻桃品種為先鋒。綠色果蔬氣調保鮮袋、白色果蔬氣調保鮮袋和TP保鮮劑,均由江蘇新沂果蔬品質研究所提供。冬棗試驗設3個處理:①綠色氣調保鮮袋;②白色氣調保鮮袋;③未用氣調保鮮袋(對照)。櫻桃試驗設3個處理:①TP保鮮劑+綠色氣調保鮮袋(TP保鮮劑200倍液浸泡15 min裝袋);②青鮮劑+綠色氣調保鮮袋(青鮮劑50倍液浸泡15 min裝袋);③綠色氣調保鮮袋(不作保鮮劑處理直接裝綠色氣調保鮮袋)。
冬棗試驗在大荔縣北冰洋冷庫內進行。于2011年9月25日采摘八成熟的冬棗,分別裝入18個綠色和2個白色氣調保鮮袋內(每袋各2.5 kg),扎好袋口,每2袋又裝進1個硬板紙箱內(除綠、白兩色袋對比外,并以未裝氣調保鮮袋、單用硬板紙箱裝的貯存冬棗為對照)。入庫后9月25日至10月16日庫溫保持-2 ℃,10月17-19日調至-3 ℃,10月20日至2012年1月3日保持-5 ℃。貯期為100 d。櫻桃試驗于6月12日現采陜西省農墾沙苑農場櫻桃園櫻桃(紅、黃色各半),按試驗要求處理后貯放于普通冷柜內,保持7 ℃至8月13日,貯期為60 d。
冬棗貯藏100 d后、櫻桃貯藏60 d后分別從各處理保鮮袋(箱)內選樣測定。棗果果面著色≥80%為全紅果,著色≤ 80%且≥20%為半紅果,著色≤20%為點紅果。含糖量、硬度均采用浙江杭州托普儀器公司生產的Wz-120手持折光儀和QY-1硬度計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冬棗試驗結果
2.1.1 新型氣調保鮮袋對冷貯棗果果面著色的影響 棗果冷貯100 d后,對照袋100%變為全紅果,而新型氣調保鮮袋后熟變色相對滯緩,其中綠色氣調保鮮袋最為明顯,全紅果重量占44%,半紅果重量占26%,點紅果重量占30%;白色袋次之,全紅果重量占60%,半紅果重量占18%,點紅果重量占22%。詳見表1。
2.1.2 新型氣調保鮮袋對冷貯棗果食用品質的影響 冷貯100 d后以綠色氣調保鮮袋病、壞果率較低,可食好果和含糖量最高,可食好果率為64%,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8%,
比白色氣調保鮮袋可食好果率高20個百分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2.6個百分點。未用氣調保鮮袋對照的病、壞果最多,達75%,可食好果率僅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7%。詳見表2。
2.2 櫻桃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3)以處理②青鮮劑+氣調保鮮袋效果最差,可食好果僅34.8%;處理①TP保鮮劑+氣調保鮮袋和處理③單用氣調保鮮袋,可食好果分別為77.4%和77.9%。處理①和處理③兩者相比,處理③所貯存的蘋果果面光潔艷麗,但果實硬度為5.82 kg/cm2,比處理①低1.98 kg/cm2,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單用氣調保鮮袋的好果率和硬度均高,但至45 d后果面顏色失鮮,氣孔擴大成麻點狀。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說明,在一般冷藏設施條件下,使用該氣調保鮮袋貯藏櫻桃和冬棗,均收到理想的效果,櫻桃可保持30~40 d,冬棗達100 d。
該氣調保鮮袋袋體設計科學,并用特有的礦物質材料加工生產,具有生物透氣功能,排除廢氣,調節袋內氮氣、二氧化碳、氧氣的平衡,并抑制果品采后呼吸作用,減少蒸騰,降低萎蔫,防止腐爛,保鮮耐貯效果明顯,使用方便,綠色環保,成本也不很高(裝2.5 kg袋零售價2元),可推廣應用。
櫻桃保鮮貯存時,一個多月單用該氣調保鮮袋即可達到理想的效果;如要保鮮貯存達到2個月以上,則需研究配合使用保鮮劑等其他措施。
綠、白兩種氣調保鮮袋,研制生產者認為同等設計,但本次試驗綠色袋又明顯優于白色袋,機理不解。建議繼續擴大對比試驗,以明確和肯定效果。
第一作者簡介:董建民(1958-),男,農藝師,1981年渭南農校林果專業畢業,一直從事果樹專業技術工作。
(收稿日期:2012-05-17;電話:1370923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