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寧夏靈武市狼皮梁對日光溫室促早栽培條件下的靈武長棗根蘗苗和嫁接苗生長特性、產量及果實品質進行調查比較。結果為日光溫室靈武長棗嫁接苗較根蘗苗葉片大,葉色濃,生長量大,棗頭枝粗;坐果率高,豐產性好;果實口感略差,果個大,光潔度略差,日灼較重,裂果輕。
關鍵詞:靈武長棗;嫁接苗;根蘗苗;日光溫室
2008年秋季,在寧夏靈武市狼皮梁新開墾的沙荒地上建造日光溫室48棟,栽植靈武長棗,其中26棟栽植根蘗苗,其余為酸棗嫁接苗。通過沙荒地靈武長棗日光溫室促早栽培技術的綜合應用,2011年,棚均產棗量達300 kg以上,均產值達24 000元,最高產量達560 kg,并基本解決了日光溫室靈武長棗著色期易裂果和日灼的問題。現將沙荒地日光溫室栽培條件下,根蘗苗與嫁接苗物候期、生長量及果實品質調查分析結果總結如下,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在靈武市狼皮梁銀湖公司設施設備相同的全鋼架自動卷簾日光溫室內進行。試驗地土壤為風沙土,0~40 cm的pH值8.5、有機質含量1.3 g/kg、全鹽量0.31 g/kg,地下水位>8 m。栽植品種為靈武長棗。供試苗木為地徑2 cm的靈武長棗根蘗苗和酸棗嫁接苗。2008年11月定植,密度1 m×2 m,棚栽苗木198株。試驗數據于2010-2011年調查測定。
棗樹生長情況調查于2011年2月開始,分別選擇嫁接苗和根蘗苗溫棚各3個,在每個溫棚分別選定同部位3株典型植株,測定樹體生長情況,選定同部位、同方向、同齡枝條采集葉片,每株采集量20片,利用電子游標卡尺測定厚度。
果實產量測定采用測算方法。于2010年8月2日,在兩個溫棚中由西向東第15行至第19行,每行選由南至北第2、4株樹,調查單株結果數量,果實采摘時隨機取100個棗,測定單果重。
果實經濟性狀分析測定在寧夏農林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進行。檢測項目主要有:維生素C、總糖、總酸、可溶性固形物、水分、鈣、鐵、鋅含量及硬度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根蘗苗、嫁接苗生長狀況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嫁接苗地徑、樹高、東西冠幅、南北冠幅、葉片厚度、面積、當年棗頭干徑分別比根蘗苗高7 mm、13 cm、8 cm、15 cm、0.1 mm、1.8 cm2、2 mm,長勢明顯優于根蘗苗。
2.2 根蘗苗、嫁接苗所結果實性狀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日光溫室靈武長棗根蘗苗與嫁接苗比較,根蘗苗所結果實總糖、總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比嫁接苗高2.8、0.09、3.9個百分點,維生素C、鐵、鋅含量分別比嫁接苗每1 kg高250 mg、0.98 mg、0.33 mg,果實硬度比嫁接苗低0.2 kg/cm2。
2.3 根蘗苗、嫁接苗產量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嫁接苗單株產量和單果重分別比根蘗苗高1.6 kg、0.8 g,嫁接苗產量明顯高于根蘗苗,果個也較大。
另外,生產中還觀察到根蘗苗較嫁接苗萌芽早7 d左右,果實成熟期提前7~10 d。
2.4 根蘗苗、嫁接苗果實裂果、日灼情況比較
由表4可以看出,嫁接苗與根蘗苗相比,嫁接苗的裂果率低于根蘗苗,日灼率高于根蘗苗。
3 小結與討論
經過2年觀察,同等級苗木建園,靈武長棗酸棗嫁接苗與根蘗苗在日光溫室同等栽培條件下,嫁接苗比根蘗苗萌芽早7 d左右;嫁接苗棗樹生長量大,棗頭一次枝粗,二次枝壯,葉片大,葉色濃;嫁接苗7月份抽生新棗吊和二次棗頭量大。溫室內酸棗嫁接苗比根蘗苗棗樹產量高、果個大,但果實成熟期比根蘗苗晚7~10 d。通過檢測、觀察和品嘗,認為根蘗苗果實品質和口感與嫁接苗有差異,根蘗苗果實口感較嫁接苗脆、甜,水分大,根蘗苗果實品質優于嫁接苗;根蘗苗含糖量、含酸量及維生素C、鐵、鋅含量均高于嫁接苗,硬度略低。根蘗苗比嫁接苗果實個頭小,果面光潔,畸形果少,根蘗苗較易裂果,但日灼現象較輕。
根蘗苗與嫁接苗栽培出現以上差別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能與兩種苗木根系生長特點有關系,酸棗嫁接苗木垂直根系發達,而靈武長棗根蘗苗水平根系較發達,溫室萌芽前期地溫升溫較慢,且表現為越下越低;二是日灼與果實密度和生長速度有關系,果個大的棗果比果個小的棗果易日灼,裂果則與根系水分平衡有很大關系;三是單株產量對棗果的成熟速度有一定的影響,一般產量越高棗果成熟速度越慢。建議生產中溫室建園采用根蘗苗建園。
第一作者簡介:張 勤(1969-),女,在銀川市林業(園林)技術推廣站工作,林業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棗樹栽培技術。
(收稿日期:2012-04-16;電話:1372339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