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盲蝽屬半翅目,盲蝽科,寄主為棉花、苜蓿、蔬菜、果樹、麻類等。近年來在庫爾勒香梨主產(chǎn)區(qū)蔓延開來,已上升為庫爾勒香梨主要害蟲之一。2011年巴州阿瓦提農(nóng)場二隊果園,在花芽萌發(fā)期至開花坐果期,因技術人員及果農(nóng)認識不清,準備不足,防治不及時,致使該蟲大量危害花蕾、幼果和葉片,造成幼果脫落、果實畸形率達52%,大幅度減產(chǎn),損失嚴重。現(xiàn)將該蟲的危害特點、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供果農(nóng)參考。
1 為害特點
牧草盲蝽以若蟲和成蟲刺吸香梨樹的幼芽、嫩葉、花蕾及幼果的汁液。被害葉芽先呈現(xiàn)失綠斑點,隨著葉片的伸展,小點逐漸變?yōu)椴灰?guī)則的孔洞,俗稱“破葉病”、“破天窗”。花蕾受害后,分泌大量蜜露,停止發(fā)育,枯死脫落,重者其花幾乎全部脫落。幼果受害后,重者脫落,輕者出現(xiàn)黑色壞死斑,造成果實畸形,嚴重影響產(chǎn)量和商品質量。
2 發(fā)生規(guī)律
牧草盲蝽在北疆1年發(fā)生3代,以成蟲在雜草殘體和樹皮裂縫中越冬。翌年3-4月,日平均氣溫10 ℃以上,相對濕度達70%左右時,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先在田埂雜草上取食;待香梨花芽開始萌發(fā),花序分離期開始為害,從4月上旬一直為害到5月中下旬;5月下旬后遷入棉田不再危害香梨;9月下旬后成蟲潛入雜草、枯枝落葉及土縫內越冬。天敵主要有卵寄生蜂、捕食性蜘蛛、姬獵蝽、花蝽等。
3 防治措施
3.1 清潔果園,減少蟲源 香梨樹落葉后,于入冬前清掃落葉、爛果、雜草并深埋,樹干涂白或涂石硫合劑藥渣;春節(jié)過后把主干、主枝上翹皮徹底刮除,集中銷毀;開花前后,清除樹冠下雜草,破壞越冬成蟲產(chǎn)卵場所,減少蟲口數(shù)量。
3.2 合理間作,減輕危害 要避免香梨園中間作棉花、苜蓿、蔬菜等,減少不同寄主間交叉為害。
3.3 抓關鍵時期藥劑防治 4月初花蕾期至5月上旬幼果期是防治牧草盲蝽成蟲及若蟲的關鍵時期。具體方法有:萌芽后開花前噴3~5 °Be石硫合劑,尤其是果園周邊林帶、溝渠、雜草、田埂上都要噴施到位,消滅蟲源。春季在花芽分離期的4月初,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對危害較重的果園于落花后(巴州地區(qū)一般在4月25日左右)再進行1次防治。藥劑可選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10%的吡蟲啉1 500~2 000倍液、20%啶蟲脒乳油2 000~2 500倍液、0.3%印楝素800~1 000倍液;3%除蟲菊素乳油800~1 200倍液等。
噴藥時間要選擇清晨至12時以前或下午18時以后。由于牧草椿象白天一般在樹下雜草及行間作物上潛伏,夜晚上樹為害,因此,噴藥要著重樹干、地上雜草及行間作物,做到樹上樹下全部噴灑,細致周到。
另外,牧草盲蝽的成蟲具有較強的飛行擴散能力,如果僅僅是局部防治,對區(qū)域性種群控制影響較小,因此防治應大面積同步進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才能達到最佳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