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櫻桃坐果率低的原因
1.1需水臨界期遇干旱
大櫻桃謝花后形成的幼果,其生長發育要經過3個時期。在這3個時期內均需要土壤持有不同的含水量,才能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育。特別是第2個時期,是其需臨界期。但往往因水分供應不到位,造成幼果旱黃落果(果皮皺縮、果柄黃化,一觸即落)現象發生。尤其長勢弱、花束狀果枝多的樹,其冠內更容易發生。這也是缺水的山地果園或遇上干旱少雨年份坐果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1.2胚發育時期遇高溫
大櫻桃果實發育的第2個時期正是胚發育、核硬化的關鍵時期,此時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胚的發育與核的硬化。調查發現,這一時期若氣溫長時間超過25℃,必然會制約胚的發育。不但使胚失去了產生大量生長素、赤霉素的作用,有礙于幼果細胞分裂。同時,喪失了調運大量營養物質進入幼果的功能,直接阻礙了果實的生長發育而大大降低坐果率。
1.3缺乏某些中微量元素導致種子發育不正常
種子的正常發育是大櫻桃坐果的最終條件。也就是說,只有形成了種子,大櫻桃才能坐住果。授粉受精則是形成種子的第一步。當缺乏某些中微量元素時,授粉受精受阻,不能真正形成種子而落果。如缺鈣素時,花粉管則不能順利進入胚囊。缺硼素時,花粉不發芽,開花不坐果。
1.4過量使用生長調節劑
為防止樹體生長過旺,促其提早成花坐果。不少種植者片面、過量地使用生長調節劑(PP333、PBO、九二〇)或含有生長調節劑的農藥、化肥。過旺生長得到了控制,但也產生了不少柱頭明顯低于花藥的畸形花。這樣的花不能有效地進行授粉受精,根本不能坐果。
1.5營養不良
由于立地條件,天氣狀況及不能科學地施用肥水等原因造成了樹體營養虧缺,長勢不壯。這種樹不僅形成花芽少、質量低,而且這些花芽開放后,有不少花柱頭萎縮在萼筒中,花瓣還沒脫落,柱頭就已發黃枯死(雌蕊退化),根本無法受精坐果。
1.6修剪過重
由于不了解大櫻桃的生長結果習性,盲目地套用蘋果、梨的修剪方法來對待大櫻桃,這在生產中司空見慣。突出表現在疏枝過多、短截過重、錯時修剪、強求樹形;重視休眠期修剪,輕視生長期修剪等方面。這些不科學的習慣修剪方法往往加大或加重了大櫻桃的修剪量,致使后期枝葉旺長、營養生長過度。尤其花后旺長的枝葉消耗了大量有限的貯藏營養,直接減少了對幼果的供應營養,最終造成落果加重、坐果率降低。另外,過多地施用N肥、花后立即大量澆水也刺激了坐果期新梢旺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櫻桃的生殖生長。
1.7花期前后天氣異常
近幾年,受拉尼娜現象影響,極端天氣發生頻繁。調查發現,在我地區,2012年5月上甸大櫻桃花期前后平均最高氣溫達28.3℃,大大超出其此時的適宜溫度(12~22℃)。這樣的高溫發生在花前,可造成雄蕊敗育,形成沒有花粉或低質量花粉的花藥;發生在花期,可使花藥破裂,失去或降低其授粉受精能力;發生在花后,尤其在果實發育第二時期,不但可造成胚敗育,同時可引發枝葉旺長加重落果。除此之外,花期大風、降雨、低溫傷害均可明顯影響授粉受精,降低坐果率。
1.8授粉樹配置不科學
由于不了解某些大櫻桃品種具有單向授粉、白花不孕的特性,在建園時將花期不相近、含有同一個“S”基因的同種異名的2~3個品種種植在一起,因而起不到授粉樹的作用,加之授粉品種數量少、定植位置不科學等造成了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下。
1.9病毒樹處理不果斷
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加之管理技術不規范,大櫻桃病毒病的發生日趨嚴重。不少種植者缺乏對病毒病的了解,致使日常管理中產生不少誤區:一是對病毒癥狀已蔓延、沒有保留價值的樹(枝),舍不得刨(鋸)掉,而且還在費工費力地進行改接、更換品種;二是用剪(鋸)過病毒樹的剪(鋸)去處理不帶病毒的樹;三是摘取病毒樹上的花朵進行授粉。這些錯誤的做法,實際上起到了傳遞病毒的作用。多年實踐發現,只要樹(枝)體一旦感染病毒,花量再大,也幾乎一果不坐。
2 克服方法
2.1及時澆水
大櫻桃對水的依賴性強,反應敏感,既不抗旱,又不耐澇。為保證其正常生長,在適時澆好花前、花后、采收前、封凍前這4次水的基礎上,重點要澆好花后10~15d(花芽苞片開始脫落時)這次關鍵水。此時是其需水臨界期,澆水量要大,一般10~40cm土壤田間持水量以60%~70%(一握成團,一觸即散)為宜。澆好這次水,不但可有效地防止旱黃落果,而且可緩解或防止后期因水分驟變引起的裂果。
2.2改善果園小氣候
為避免或減輕大櫻桃花期前后的高溫天氣對其開花坐果造成的傷害,在選址建園時就要設計和建好防風林帶。利用防風林帶可明顯降低風速、春季提高地溫、夏季降低氣溫的優勢來改善果園小氣候,創造一個有利于大櫻桃開花坐果的適宜環境。與此同時,要注意收聽當地的天氣預報,在高溫來臨前后,積極采取各種應對措施:花前可往樹上噴水,花期可在樹冠上方30~50cm處支撐遮陽網(可降溫5~6℃),花后進行澆水。千方百計降低氣溫,使園內溫度維持或接近其適宜范圍,努力減輕傷害,促進正常開花坐果。
2.3合理施肥
抓緊抓好大櫻桃花前及采收后追肥和“秋分”后到落葉前的基肥,是保證其開花坐果、花芽分化及提高產量與品質的重要措施。花前追肥要早,土壤解凍后立即進行,以促進當年的開花、坐果。采收后1個月左右是花芽分化期,應立即追肥,這樣可提高成花率33.6%,降低花期受凍率11.48%。發育不正常花減少9.76%,增產達30%。“秋分”后開溝施基肥,最遲不能晚于落葉期,這樣既可強壯樹體、提高花芽分化質量,又能保證樹體安全越冬,為翌年豐收奠定基礎。與此同時,要適量地補充鈣、硼等中微量元素。在目前情況下,可選用鈣鎂磷肥、硅鈣肥、金龜二代等弱堿性肥料進行補充鈣素,一般按100kg果實補2~3kg為宜。硼素可結合秋季施基肥時,按每667m23~5kg硼砂施入,連用2~3年后可停用1~2年。另外,也可在盛花期噴0.2%~0.3%硼砂或利用放蜂來提高坐果率。
2.4適量使用生長調節劑
為防止或減輕因樹勢生長過旺而造成坐果率低的弊端,必須迅速走出單靠生長調節劑來控制樹勢的怪圈。一方面要減少土壤中N素的含量,合理施用P、K肥及中微量元素,從源頭上控制旺長。另一方面對樹冠密處的旺條在果實采收后立即疏除。對有利用價值的旺枝進行拉枝開角、甩放輕截、緩和長勢、及早成花。對種植面積較大、勞力不充裕的果園需要使甩時,也要適時適量,千萬不能盲目提高濃度、過量使用。
2.5果斷處理病毒樹
病毒樹的發生與蔓延是影響大櫻桃坐果的一個主要障礙,一旦發現,必須及時處理,整株發病者要刨除,并徹底清理樹穴內的根系。對局部發病的大枝(組)要徹底除掉,不能改接、更不能采花傳粉。若要重新栽植,增施生物有機肥或種植其他作物2~3年后再進行。
2.6合理搭配授粉組合
幾乎所有的大櫻桃都表現為白花不結實。雖然他們具有有效花粉,但不是所有的授粉組合都能結實。不少品種異交不親合,光開花不結實。因此,在栽培大櫻桃時,一定要選2個以上與主栽品種花期相近、不含同一“S”基因、產量和品質較好的授粉品種,而且其比例要達30%左右。實踐證明,紅蜜、拉賓斯、雷尼、美早、早大果可作為大多數主栽品種的授粉品種,其花粉量大、授粉效果好,而且其果個大小、品質、產量也很受種植者歡迎。
2.7科學修剪
大櫻桃木質部松軟、導管粗、剪口處易流膠死樹(枝),是區別于其他果樹的重要特征。因此,對其修剪一是抓住關鍵時期。芽萌動前(芽頂變綠時)進行休眠期修剪;謝花后10~15d和采收后10d左右進行生長期修剪。在這兩個時期內修剪,剪口不易流膠或少流膠。尤其生長期修剪,其光合產物形成多、交流快、剪(鋸)口易愈合,是調整樹形、改善光照的最佳時期。二是講究方法。根據大櫻桃生長結果習性,要巧用剪、多動手。以夏剪為主、冬剪為輔。適時對背上枝摘心、扭梢、拉枝,穩定樹勢,及早成花。同時,剪口芽要留在葉芽段上2~3個芽,以防結果后流膠。力爭在短時間內形成低干矮冠、樹勢中庸、骨干枝級次少、結果枝組多而且分布合理、角度開張、透風通光、高產優質的豐產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