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藥銷售市場上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繁多,使果農朋友無所適從,為了引導果農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現將筆者實踐總結出的一些經驗介紹如下。
1 了解藥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根據作用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促長劑(包括膨大劑),常用的有生長素(如IAA)、赤霉素(GA3)、細胞分裂素(如6-BA)、碧護強壯劑、益果靈(噻苯隆TD2)、葡豐靈、豐收素(復硝鈉)、奇寶(赤霉酸)、保美靈(芐氨、赤霉酸)、吡效隆等;二是抑制劑,常用的有15%多唑(PP333)、矮壯素(3C)、調節磷(氨基甲酰基磷酸乙酯銨鹽)和PBO等。各個植物調節生長調節劑都有它獨特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因此,要詳細了解選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特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樹勢很弱,可用生長素促;樹勢過旺。可用15%多效唑控。
2 掌握濃度
每種植物生長調節劑都有它科學而合理的使用濃度,只有按照規定的濃度去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使用濃度不同,其作用不同。例如:奇寶要拉長紅提葡萄果穗時,使用濃度為40000~50000倍液;增大果粒時,使用濃度為10000~20000倍液。用PBO提高冬棗坐果率時,使用濃度為300倍液效果最好。
3 適量應用
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要適量,不能加大用量和使用次數,一般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經小面積試用后再大面積使用。例如:生長素在葡萄上使用過多,容易引起枝蔓瘋長;赤霉素在葡萄顆粒上使用過多,就會導致果粒大小不均勻,又會產生裂果現象;15%多效唑在蘋果樹上如果連年使用,就會使蘋果生長受阻,未老先衰,容埸形成“小老樹”。
4 旱時慎用
一般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風調雨順正常天氣情況下使用效果比較好。天旱時使用效果不佳,如葡萄天旱已久時繼續噴施膨大劑,就會產生裂果現象,給酸腐病大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天旱時要慎用膨大劑。可先給葡萄園灌水,等待田間持水量達75%以上時,再噴施膨大劑,一般就不會產生裂果現象。
5 提倡混用
實踐已證明,植物生長調節劑與多數農藥、化肥混用,可增強使用效果。它與酸性農藥,與尿素、磷酸二氫鉀、豐產素、噴施寶、葉面寶、多收液、微肥素等混合噴施,效果都很好。如果要與新農藥、新化肥去混用,應當在混用前先作試驗,將生長調節劑和新農藥、新化肥各取一點樣品先放入同一容器中,配制成混合溶液,進行觀察,如果沒有浮油、絮結、沉淀或變色、發熱、產生氣泡等現象發生,就可放心去混合使用。
6 盡量少用
從目前農藥市場上來看,多數植物生長調節劑都含有激素。使用激素過多,雖然能夠增大果個,提高果業經濟效益,但是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有的著色不良,有的風味太淡,不受消費者歡迎。建議生產上除調控樹勢、促花、育苗、促根、處理果實無籽化等方面應用含激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外,在膨大果實方面盡量少用含激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了提高產量和保持果實原有的風味品質。可采用多施有機肥,多施鉀肥和中、微量元素復合肥,加強管理等措施,或者噴施不含激素的新型生長劑,例如可噴益植素(稀土)、滿園紅、早紅寶、多彩等,達到膨果、保質、增色、耐貯和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