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009-2011年以三門峽市的盧氏縣、靈寶市、陜縣為重點對核桃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分類鑒定,查清了豫西地區危害核桃的主要病蟲害40種,其中蟲害33種,病害7種,并對發生嚴重的病蟲害發生流行規律進行了調查。
關鍵詞:核桃;主要病蟲害;流行規律
核桃是三門峽地區的主要經濟林樹種,全市栽植面積達3.5萬hm2。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廣大林農發展核桃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由于在地域間的苗木流通中對病蟲害的檢疫不到位,使得病蟲害發生逐年擴大,一些果園由于病蟲害防治不及時已發展成災,輕則影響產量,重則造成植株死亡。開展核桃病蟲害普查及流行規律調查,對指導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作者于2009-2011年對三門峽市的核桃病蟲害進行了普查,并初步摸清了核桃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生態習性及流行規律。
1 調查方法
踏查:根據《森林資源分布圖》,按照核桃資源分布區域,確定踏查路線,利用林間大小道路、林班線等,依林班、小班逐片踏查。
訪查:通過走訪核桃產區林農,對當地核桃病蟲害先有大致了解,進而在主要病蟲害發生區進行詳細調查。
標準地調查:根據踏查,發現有病蟲害發生時,在病蟲發生危害區依小班設立標準地進行調查,每個標準地面積667m2,標準地內核桃株數不少于20株。記錄和測定標準地地點(GPS)、所在小班號、林分起源、林齡、面積、密度、生長狀況、郁閉度、土壤、土層厚度、海拔、坡度、坡位、坡向、代表面積,以及核桃病蟲害近年來發生危害情況等。
樣株調查:在每個標準地用5點取樣法隨機選取5株核桃作為樣株,對每個樣株的干、枝、葉、根、果等部位分別進行調查,將調查情況進行記錄。
流行規律研究方法:通過普查,確定本地發生的主要核桃病蟲害種類,并針對主要核桃病蟲害進行生活史觀察(黑光燈誘蟲、物候觀察)、發生規律調查,探索本地主要核桃病蟲害的發生流行規律。
2 調查結果
2.1核桃主要病蟲害
調查結果表明,該地核桃病蟲害共有40種,其中蟲害33種,病害7種。蟲害主要為:核桃舉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核桃長足象Al-cidodes juglans Chao、黃須球小蠹Sphaerot-rypes coimbatorensis Stebb、大青葉蟬Cicadellaviridis(L.)、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吹綿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銅黑麗金龜A.antiqua Gyllenhal、銅綠麗金龜A.corpulenta Motschulsky、黃褐麗金龜A.exoleta Faldermann、核桃根頸象Dyscerus juglans Chao、云斑白條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橙斑白條天牛Batocera davidis Dey-nolle、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核桃枝天牛Linda carra(Yu et Hu)Lou、櫟藍天牛D.thoracica White、核桃吉丁蟲Agrilus sp.、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 L.、咖啡豹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黃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褐邊綠刺蛾Latoia consocia Walker、青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中國綠刺蛾P.sinica Moore、桑褐刺蛾Setora postornata(Hampson)、扁刺蛾Thosea sinensis(Walk-er)、核桃星尺蠖Ophthalmodes albosignariajuglandaia Ober.、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綠色天蠶蛾Actias selene gnoma Butler、樗蠶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日本扁足葉蜂Croesus japonicus Takeuchi、山楂葉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tler、小地老虎A.ypsilon(Rottemberg)。病害為:核桃炭疽病Gloeosporium rufomaculaus(Berk.)、核桃潰瘍病Botryosphaeria rlbis(Tode)、核桃腐爛病Cytospora juglandicola、核桃枝枯病Melanconium Oblongum Berk、核桃黑斑病Xanthomonas juglandis(Pierce)、核桃褐斑病Marssoning juglandis(Lib)Magn、核桃根腐病Corticium rolfsii(Sacc)West。其中,危害嚴重的有核桃根頸象、核桃炭疽病、核桃潰瘍病,中度危害的有核桃舉肢娥、核桃長足象、大青葉蟬、芳香木蠹蛾、黃刺娥、木橑尺蠖、核桃腐爛病、核桃枝枯病、核桃黑斑病、核桃褐斑病。
2.2幾種危害嚴重的病蟲害生態習性和發生規律
2.2.1核桃舉肢蛾 在豫西地區核桃產區1年發生1~2代,越冬代幼蟲于4月底5月初開始化蛹,5月上旬開始羽化,盛期為5月底6月初。第1代5月下旬至7月中旬為幼蟲蛀果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為老熟幼蟲脫果入土盛期。第2代7月初開始蛀果為害,大量蛀果期在8月中旬,8月下旬幼蟲陸續脫果入土結繭過冬。成蟲略有趨光性,多在樹冠下部葉背部活動和交配,產卵多在下午6:00-8:00,卵大部分產在兩果相接的縫隙內,有時也產在梗洼處或葉柄上。幼蟲孵化后在果面爬行1~3h,然后蛀入果實內,縱橫食害,形成駐道,糞便排于其中。駐孔外流出透明或琥珀色水珠,此時果實外表無明顯被害狀,之后青果皮皺縮、變黑、腐爛,引起大量落果。第2代幼蟲發生期間,正值果實發育期,內果皮已經硬化,幼蟲只能蛀食中果皮,果面變黑、凹陷、皺縮。
2.2.2黃須球小蠹 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頂芽或葉芽基部的蛀孔內越冬。翌年4月上旬開始活動,多到健芽基部和多年生枝條上蛀食補充營養。4月中下旬開始產卵,4月下旬到5月上旬為產卵盛期。每頭雌蟲產卵約30粒。卵期約15d。幼蟲孵化后分別在母坑道兩側向外橫向蛀食,形成排列整齊的子坑道,成“非”字形。待兩側的子坑道相接,枝條即被環剝而枯死。幼蟲期40~45d。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幼蟲先后老熟化蛹,蛹期15~20d,成蟲在羽化孔停留1~2d才出孔上樹為害。成蟲飛翔力弱,多在白天特別是午后炎熱時較活躍,蛀食新芽基部,形成第2個為害高峰,頂芽受害最重,約占63%。1頭成蟲平均為害3~5個芽后即開始越冬。
2.2.3大青葉蟬 1年發生3代,第1、2代在農作物和蔬菜上危害,第3代成蟲從10月中旬開始遷移到果樹上產卵,10月下旬為產卵盛期,并以卵越冬。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和趨綠性,常群集為害,成蟲產卵于1~2年生枝條上,產卵部位有一月牙形傷口,傷口內有卵7~10粒,每雌蟲產卵300余粒。被害嚴重的枝條或樹干上傷疤累累,使枝條或幼樹由于失水而抽條,受凍害而干枯死亡。
2.2.4核桃根頸象 2年發生1代,跨3個年頭,以幼蟲在根皮部或以成蟲在向陽雜草或表土層內越冬。5月中下旬開始化蛹,化蛹盛期在6月中旬,蛹期11~24d,自6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8月中旬羽化結束,7月中旬為羽化盛期。成蟲羽化后在蛹室內停留10~15d,然后咬破皮層,再停2~3d后從羽化孔爬出,上樹取食葉片、嫩枝,也可取食根部皮層。成蟲爬行較快,飛翔力差,有假死性和弱趨光性。8月上旬成蟲開始產卵,8月中旬達盛期,10月上旬結束,成蟲開始越冬。
2.2.5芳香木蠹蛾 2~3年1代,以幼齡幼蟲在樹干內及末齡幼蟲在附近土壤內結繭越冬。5-7月發生,產卵于樹皮縫或傷口內,每處產卵十幾粒。幼蟲孵化后,蛀入皮下取食韌皮部和形成層,以后蛀入木質部,向上向下穿鑿不規則蟲道,被害處可有十幾條幼蟲,蛀孔堆有蟲糞,幼蟲受驚后能分泌一種特異香味。幼蟲在木質部蟲道內,蟲體呈C形彎曲,在木屑和蟲糞做的越冬室中過冬。翌年3月下旬開始出蟄活動,4月上旬至9月下旬,中齡幼蟲常數頭群集一起蛀食,是嚴重為害期,到秋末幼蟲發育到15~18齡老熟后,陸續由排糞孔爬出落地越冬。第3年3月上中旬離開越冬場所,重做繭化蛹,蛹頭向上,雌蛹期27~33d,雄蛹期30~32d。4月上旬野外可初見成蟲,成蟲羽化時把蛹殼留在地面,明顯易見。
2.2.6核桃潰瘍病 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病斑上越冬。每年4月氣溫上升至11~15℃,病斑開始擴展,5-6月份為發病高峰期,7-8月份高溫病勢減緩,9月份是第2次發病高峰期,借風雨傳播,多從皮孔、傷口侵入。從侵入到發病潛育期15~60d。凡是土壤瘠薄、土質黏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管理粗放、不施肥、不修剪、凍害重、枝干蟲害嚴重的果園。發病較重。
2.2.7核桃炭疽病 核桃炭疽病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枝、病葉、病果及芽鱗中過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從傷口或自然侵入,6-9月份為發病危害盛期。
2.2.8核桃褐斑病 病原菌在病落葉或病枝條過冬,翌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等傳播,開始從皮孔或直接侵入葉片、嫩梢和果實。一般夏季降雨多年份,氣溫高濕度大的情況下,適合分生孢子侵染,核桃褐斑病迅速發展蔓延,常引起大量病葉早期脫落。
2.2.9核桃黑斑病 病菌主要在病枝、病果、病芽和昆蟲體上越冬,借風、雨、昆蟲傳播。春夏季多雨,發病早而重,核桃在展葉和開花期易感病。
3 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趨勢及分析
根據近3年的核桃病蟲害調查,三門峽市的核桃病蟲害發生種類逐年增多。從圖1中可以看到,核桃蟲害的發生呈波動性變化,病害發生面積呈逐年增大趨勢。據調查統計資料分析,出現以上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建園時苗木檢疫把關不嚴,把帶病苗栽到園內,造成病害傳播。二是管理粗放,樹下雜草不及時進行清理,給病蟲害提供了越冬場所。三是栽植密度過大,加上不及時進行修剪,通風透光不好,造成病害發生嚴重。四是因氣候因素造成病害發生嚴重。近年來,三門峽市4月上中旬常出現倒春寒,溫度突然下降,核桃新梢受凍,引起病害發生嚴重;其次,秋季出現連陰雨,造成病害發生嚴重。根據病蟲害發生的諸多因素,核桃病蟲害的有效控制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病蟲害監測和把好苗木檢疫關,栽植抗性品種,加強果園管理,適時進行修剪,栽植合理密度,采取有效措施應對異常氣候。發生嚴重病蟲害時,推廣應用無公害防治和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