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環環相扣,但其始終圍繞著方案設計階段的造價分析進行,如初步設計概算不宜超過方案設計階段的投資估算,施工圖預算又不宜超過初步設計概算,由此可見,方案設計階段的投資估算是建設項目造價控制的重中之重,在整個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方案設計階段的經濟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方案設計;造價分析;造價控制;經濟意識
中圖分類號:TU241.92文獻標識碼:A
在建筑設計初期,建設單位需向設計單位提出設計要求,下達設計任務書,設計單位根據建設單位的設計要求進行建筑方案設計。對于建筑方案設計,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設計人員都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就是始終要將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結合在一起。但是目前建筑方案設計主要存在兩個誤區:一是設計人員一味地追求技術創新、構思新穎,而對經濟分析不太關注,另一類是建設單位過于限制投資,使設計人員不敢于技術創新。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建設項目最大效益的實現,對此筆者認為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分析。
1 影響建筑項目最大化的因素
1.1 建筑設計工作的特點決定的
在建筑方案設計實施過程中,更多的設計者主要從事的是建筑設計工作中創造性勞動部分,他們主要關注建筑空間構思及功能的實現,較少的關注經濟因素甚至拋棄經濟分析。
1.2 建筑設計人員的經濟意識薄弱
建筑方案設計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必須集工程性、藝術性和經濟性于一體,只有技術上先進可靠,經濟上合理可行的建筑產品才能被社會所接受。但由于建筑設計人員對有關工程造價控制的知識不熟悉,缺乏將經濟意識貫穿于設計過程中。
1.3 方案設計階段造價分析的依據單薄
傳統的設計階段分析以定額為依據,根據概算定額、概算指標確定概算造價,或根據綜合預算定額確定預算造價。而方案設計階段的投資估算大多采用指標估算法,相比于初步設計階段以及施工圖階段的造價分析,方案設計階段的造價分析依據就顯得過于單薄。
1.4 設計與施工脫離
目前我國的設計人員大多是專職從事設計工作,對于施工方面的經驗和知識較少,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還了解的不夠,造成設計和施工脫節,施工過程中修改設計、變更的情況時有發生,使得設計人員不重視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1.5 我國現行的設計取費依據不利于調動設計人員主動控制工程造價
我國現行的設計取費依據是按投資的百分比計算的,使得造價越高,設計單位的營業收入也越多。這樣的取費辦法使得設計人員希望投資規模大、工程造價高。這樣極不利于設計人員主動地考慮降低造價、節約投資。因此現行的設計取費辦法,難以調動設計人員主動控制工程造價的積極性,極不利于工程造價的控制。
2 建筑設計階段造價的有效控制
通過對于建筑方案設計現狀及原因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建筑方案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2.1 設計人員加強工程造價專業知識的學習
工程造價專業知識對建筑設計人員的設計工作有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建筑設計人員想要設計一個出色的作品,得到建設單位以及社會的認可,則其作品必須既要滿足建設單位的功能要求,又要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筑設計人員通過學習工程造價專業知識能清楚地掌握建筑設計中哪些因素將明顯地影響工程造價,以便在設計工作中合理運用有效手段,使建筑物達到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的辯證統一。
2.2 增強經濟意識,提高設計人員對于經濟因素的重視程度
建設單位實施一個建設項目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即利用合理的投資獲得最大的利益回報,而作為建筑設計人員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業主完成目標。要完成該目標,設計人員必須增強經濟意識,牢固樹立“畫了算”、“筆下一條線,投資千千萬”的意識,將造價控制深入到建筑設計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2.3 政府組織造價專業人員編制方案階段投資估算的依據,加強行業引導
針對目前方案設計階段造價分析的依據單薄的現狀,筆者認為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組織一批有經驗的造價專業人員總結以往工程經驗,合理準確制定方案設計階段造價分析的依據,并加強政府監督機制,以保證建筑方案階段造價分析的正確性。
2.4 設計人員應結合實際應用,使方案設計更具有實踐價值
設計人員要及時掌握來自國內外市場的動態信息,更新觀念。結合工程施工實際,多了解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具體施工中的應用。方案階段的造價控制要求設計人員不僅要鉆研專業技術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施工技術知識,并把經濟意識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中,這樣才會使方案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做得更好。
2.5改革設計取費辦法,調動設計人員的積極性
筆者認為,合理改革現行的設計取費依據能有效調動設計人員對控制工程造價的積極性。如果設計單位在批準的投資限額內,認真運用價值工程原理,在保證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過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做到了節約工程投資,應按一定比例給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提取獎勵。如被評為優秀設計,同樣也應受到獎勵。相反,如設計超投資,設計不合理或造成了一定的浪費,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同樣要承擔相應責任,并視浪費程度承擔一定的經濟損失。獎罰分明、利益掛鉤,才有利于調動設計人員的積極性,有利于控制工程造價。
2.6工程造價人員應該在設計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工程造價人員要變被動為主動,當好設計人員的參謀。工程造價人員作為專門從事工程造價控制的專業人員,因其對于工程造價知識的專業性,在方案設計階段,應該主動參與到設計工作中,給設計人員提供多種設計方案的造價指標,如各種不同基礎的造價指數,以及不同的裝飾材料對造價的影響指數,讓設計人員做到胸中有數,以達到設計方案最優化。
2.7建立工程設計數據庫,方便查詢參考
隨著設計行業計算機聯網的普及,建筑設計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跨地區、跨省進行技術交流、互通信息、全面了解建筑市場。行業主管部門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為設計單位和從業人員提供工程信息、法規政策、材料設備價格等信息數據庫,監理有形市場依靠科技進步,開拓高效益、高質量途徑。
2.7.1 建立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制度
由相關部門牽頭和給予一定政策,分地區、分部門委托造價咨詢機構建立詳細的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制度。有了這個數據庫,設計人員在設計實施初期就可以足不出戶的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對所設計工程的造價影響因素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也便于在設計過程中有效的控制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
2.7.2 設立情報站,提供商品價,確保可比性
設立工程技術經濟信息報道機構收集已竣工工程的主要設備、材料的價格,同時提供現時市場材料、設備價格情報服務,并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匯編成冊,為工程市場主體的工程造價控制提供依據,確保造價的可比性。通過該措施,有助于設計人員及時掌握最新信息,避免由于信息滯后對工程設計造成的不良影響。
2.7.3 建立信息網,限定造價區,確保合理性
設立工程造價信息網絡,及時披露行情,發布工程造價信息,制定價格的上、下限;約束指導價格,劃定價格區間,不突破控制工程造價的總水平,確保造價的合理性。
結語
在造價管理過程中,正確的決策是有效控制造價的關鍵,而方案設計階段的經濟分析恰恰是能否做出正確決策的關鍵依據。故要使工程造價控制真正地落到實處,關鍵要加強建筑方案設計階段的造價分析,這不僅需要設計人員和工程造價人員的努力,更要有各方面的措施共同發揮作用才能實現最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巖,張克.淺談新時期建筑造價管理趨勢[J].民營科技.2011(01).
[2]程文慶.淺析建筑造價管理與工程質量的統一性[J].財經界(學術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