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臉檢測在人臉識別過程中是最基本的處理,如果檢測方法不當,會使識別過程崩潰,人臉檢測在人臉識別中很重要。人臉模式是很復雜的,而且易受外界干擾,常見的人臉檢測算法一般都具有計算量大、速度慢、誤報率高的弱點,文中使用基于YCbCr顏色空間的膚色模型檢測方法進行人臉檢測,解決了計算量大的問題,并使用形態學理論對圖像做了后續處理.
關鍵詞:人臉檢測;顏色空間轉換;YcbCr顏色空間;形態學
中圖分類號:ITP391文獻標識碼:A
1 概述
人臉識別是圖像識別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它自身有許多良好的特性,比如非侵擾性、采集方便等等,正是由于這些優點,它被廣泛應用于海關監察、刑偵等安防領域。人臉識別過程一般包括人臉的檢測和定位、特征提取和人臉識別三部分。很明顯,人臉的檢測是人臉識別過程中最基本的步驟,如果識別誤差太大,那會對后續工作產生很大困難,甚至使結果沒有任何意義。
那怎樣進行檢測呢?因為人臉本身有很多特征,可以根據這些特征進行檢測。其中常用的特征檢測有灰度特征檢測和膚色特征檢測。灰度特征包括輪廓特征、灰度分布特征、結構特征、模板特征等。由于人臉五官位置相對固定,灰度分布呈一定規律性,因此可利用灰度特征來進行人臉識別。通常采用統計的方法或特征空間變換的方法進行灰度特征的提取,如,利用K-L變換得到的特征臉等。下面要講的膚色特征檢測用到的膚色特征使用不同的概念,它利用的是顏色空間的聚類特性,運行速度較灰度特征要快很多。
2 膚色特征人臉檢測
基于膚色特征進行人臉進行檢測有很多優勢,這種方法檢測的速度快,而且直觀,符合人們的感性認識,并且不受形狀、大小的影響,算法簡單易懂,相比于灰度特征的計算,它能大大提高運算速度。
在這一部分,首先介紹了顏色空間的一些特征,然后介紹了基于YCbCr顏色空間的人臉檢測實驗,并運用形態學的知識進行處理,最后講了實驗的結果。實驗的實現使用的是matlab環境。
2.1 顏色空間的特征
RGB顏色空間是用于顯示和保存彩色圖像的最常用的彩色空間,由R(紅)、G(綠)、B(藍)三個分量所組成,三維空間中的三個軸分別與紅、綠、藍三基色相對應,原點對應于黑色,離原點最遠的頂點對應于白色,而其他顏色則落在三維空間中由紅、綠、藍三基色組成的彩色立方體中。但是RGB顏色空間中亮度信息是隱含在三基色里面的,對光強的變化很敏感,所以不適合進行人臉檢測,所以要使用色度跟亮度分離的顏色空間。色度、亮度分離的顏色空間很多,例如,VHS、YIQ、HIS、YUV、YCbCr等。
在YCbCr顏色空間里,Y分量代表亮度,Cb為藍色分量,Cr為紅色分量,實際上,還有一個分量Cg,它代表綠色分量,只是在YcbCr空間上沒用到。在RGB顏色空間中,顏色由紅、綠、藍3個分量組成,每種顏色也就對應于3種顏色分量,即紅色分量Cr、藍色分量Cb和綠色分量Cg,任意2種顏色分量和亮度信息均可以構成一個三維的空間。在該顏色空間中膚色具有較好的聚類效果。所以還存在YCbCg,YCgCr等色彩空間.。在這里,使用YcbCr顏色空間。
2.2 基于YCbCr顏色空間的人臉檢測
由于光線條件發生變化時,人臉顏色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而且膚色信息會受光源顏色和膚色背景的影響,所以會在提取膚色信息產生錯誤提取,為了降低錯誤概率,需要對圖像進行光照補償,進行圖像均衡處理。在這個試驗中,對從網上下載的100幅人臉圖像進行了檢測,提取效果尚佳。
2.2.1 膚色信息的提取
圖像進行預處理之后,下面進行膚色信息提取工作。由于讀入的圖像是JPG格式的,也就是說它的顏色空間是RGB空間,說以需要進行顏色空間之間的轉換,利用顏色空間之間的轉換關系:
Y=0.257*R+0.504*G+0.098*B+16;
Cb=-0.148*R-0.291*G+0.439*B+128;
Cr=0.439*R-0.368*G-0.071*B+128;
將顏色空間由RGB空間轉換到YcbCr空間,那計算出YcbCr空間的系數之后,膚色信息該如何提取呢?因此要找到膚色信息的分布情況,即膚色信息集中在哪一數值段。經過多次實驗得到,Y中的膚色信息范圍為(50,180),Cb中的膚色信息范圍為(140,190
),Cr中的膚色信息范圍為(142,190)。在范圍內的點值設置為1,不在此范圍內的點值設置為0,得到一個二值圖像。如圖1所示:
圖1 經處理之后的二值圖像
然而得到的二值圖像中有很多不是人臉的小孔和毛刺,這些小孔和毛刺會引起特征的錯誤提取,那如何將這些小孔去掉呢?使用形態學的知識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2.2 形態學處理
形態學以幾何學為基礎對圖像進行分析,其基本思想是用一個結構元素作為基本工具來探測和提取圖像特征。基本的運算有:膨脹,腐蝕,開啟和閉合。膨脹的作用是:圖像比原圖像占的像素要多,是圖像更大。腐蝕的作用是:圖像比原圖像占的像素少,有所收縮。這個實驗里,試用了腐蝕,關閉,膨脹操作。開啟的作用是:去掉輪廓上的突出毛刺,是有毛刺的部分變得圓滑,截斷狹窄的連線,也就是將圖像中細小的線給去掉。關閉的作用是:去掉區域中的小孔,填平狹窄的斷裂、細長的溝壑以及輪廓的缺口,起到平滑圖像的作用。
在此實驗中,對前面得到的二值圖像先進行腐蝕操作,將白色小孔腐蝕掉,這使得白色區域面積減小。然后對圖像進行膨脹處理,增大白色區域的面積,使黑色區域減小,這是合理的結果。在這個實驗中,進行了三次膨脹的到了比較理想的結果。經形態學處理后的圖像如圖2,3所示:
圖2經形態學處理的結果
圖3檢測出的彩色圖像
圖2與圖1相比,去掉了很多黑色區域,使提取的臉部區域更理想,實現了人臉的檢測和定位。人臉檢測出來之后,就可以進行后續處理了,例如一些準則進行分類識別,比如fisher準則等等。
總結
基于膚色特征進行人臉的檢測有其獨特的優勢,它不受人臉圖像的形狀、大小的限制,能從圖像中比較準確的檢測出人臉,同時計算量小,在實時性要求比較嚴格時,膚色特征的人臉檢測有很好的優勢,還有,基于膚色特征的人臉檢測容易讓人理解,它是對顏色空間進行變換,涉及亮度、色度的轉變,比較直觀,符合人的視覺感受。但是膚色特征的人臉檢測也有不足之處,這種方法易受光線的干擾,因為在YcbCr空間中,是基于亮度和色度的范圍提取膚色區域的,如果亮度不理想,很容易影響提取效果。所以用這種方法進行人臉檢測時,要對圖像進行亮度調整。
參考文獻
[1]李子青.國內智能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J].INTELLIGENT BUIDDING,2008(89):38-40.
[2]魏冬冬,詹穎.靜態人臉識別技術探討[J].圖形圖像,2006.
[3]尹飛,馮大政.基于PCA算法的人臉識別[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8,18(10):31-33.
[4]楊淑瑩.模式識別與智能計算Matlab技術實現[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