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產品設計當中圖紙重用比例高,為了減少機械裝備改型設計中的重復工作,本文論述了如何在Inventor軟件平臺上使用的Ilogic技術,采用參數驅動與編程相結合的方法提高成圖效率。針對不同零件的特點,將零部件分成遺傳類、變異類、新生類。對不同種類的零件,靈活地使用各種方案。使設計模型集成了工程師的成熟設計經驗,趨于智能化、自動化。
關鍵詞:Ilogic;規則驅動;可重用;改型設計;快速成圖
中圖分類號:U445.3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機械制造市場正在從傳統的大批量、大規模生產模式,轉變為針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產品多樣化、個性化、小批量生產模式。個性化、創新型產品的需求對機械設計工程師提出了巨大挑戰,這就要求工程師既要繼承原有圖紙,還要針對客戶需求,進行改進和創新。
研究表明,雖然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變化較快,但構成產品的零件相對穩定。在一個設計中約40%-50%的零件和已有零件相同(可遺傳類零件),20%-30%的零件只需稍加改動(可變異類零件),30%-40%的零件時全新的(新生類零件)。產品設計重用比例約占整個設計的60%-70%。因此產品設計當中,如果能夠很好的繼承原有的技術數據,應用已有圖紙,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性能可靠的產品,同時也大大提高設計效率,壓縮設計成本,也為工程師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時間保證。
Inventor是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一款優秀的三維設計軟件,該軟件具有強大的CAD功能。Ilogic是將規則作為對象直接嵌入到零件、部件和工程圖文檔中。規則可確定并驅動設計的參數和屬性值。通過控制這些值,就可以定義模型屬性、特征和零部件行為。只是內容可以直接保存到文檔當中,就像存儲幾何設計元素一樣。Ilogic 規則可以利用inventor當前可用的自定義的參數類型,例如文本、真/假、和多值列表。通過在ilogic規則中使用VB.NET可以直接讀寫HTML文件、文本文件、Word文檔和其它格式的文件。從而實現三維模型和工程圖的自動更新和保存。
本文將以螺旋輸送機的設計為例,論述產品改型設計快速成圖的實現方法。
1 螺旋輸送機零部件的分析和歸類
某糧油工程公司螺旋輸送機設計任務繁重,零件重用率高。產品主要分為16、20、25、32、40、50、60七種型號,然而由于設備工況的限制,每套圖紙幾乎都有所不同。分析個零件的特點,現將該產品所有零件歸類如(圖1)
圖1 螺旋輸送機零件分類簡圖
對于標準件如聯軸器、軸承、軸承座等,進行全面統計后建立模型庫的,并通過ilogic規則與設備型號相關聯。在更新型號時,直接從模型庫中調用并自動更新。對于一定型號尺寸固定的零件如端板、吊瓦部裝、殼體等,采用Excel數據列表,通過Ilogic指令讀取不同型號數據,實現自動更新。對非標類零件建立模型時要注意全約束,及尺寸更新的方向,并建立可更新的零部件工程圖。
2 “遺傳”類零件的數據繼承
遺傳類零件類零件是指形狀基本沒有變化,尺寸有所不同的零件。本類零件在設計當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每次設計圖紙更改繁瑣。對本類零件的特點分析之后,決定采用Excel列舉零件模型的關鍵尺寸,通過Ilogic讀取表中數據。最終達到通過在表格中更改零件型號,通過Ilogic規則,驅動模型的變化。
下面以軸承底座為例說明本類零件的處理方法。首先建立一個零件模型(如圖2),并做出完整的工程圖。然后在Excel表(如表1)中列出其他型號的零件的參數,建立起一個Inventor與Excel聯系的規則如下:
I=GoExcel.FindRow(“3rd Party:軸承底座.xlsx”,“Sheet1”,“型號”,“=”,型號)
軸承底座寬度=GoExcelCurrentRowValue(“軸承底座寬度”)
軸承底座長=GoExcel。CurrentRowValue(“軸承底座長度”)
……
螺栓孔長度 =GoExcel.CurrentRowValue(“螺栓孔長度”)
圖2零件模型變化
建立起零件模型和Excel連接之后,就可以通過更改零件的型號獲取相應的零件,由于工程圖和零件模型是關聯的,所以工程圖在零件模型變化時也做相應變化。通過這種方法減少了零件的重復建模,或者大量更改模型參數的問題,同時圖紙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 “變異”類零件的修改
變異類零件是指零件模型的大部分結構相同,有一小部分結構改變的零件模型。本類零件在整個設計中占的比例大概是30%-40%,如果每次重新設計,費時費力。作者通過分析每個零件的具體特點,總結該零件的變化規則,建立起包含盡可能多的圖形結構要素的零件模型,然后通過軟件的抑制和啟用功能來取舍零件的部分結構。
下面以螺旋輸送機進料口為例說明本類零件的處理方法。在Inventor建立進料口的零件模型(如圖3)。建模時充分考慮零件的變化種類,盡可能的對零件進行全約束,并確定更改結構后零件的其他結構的變化方向。
圖3 規則驅動下零件模型的變化
驅動規則如下:
Ifd1> 500 Thend11=13
End Ifd11=11
d23=Round(d25/100)+1
.........
d28=Round(d28/(d26-1))*(d26-1)
d21=(d28-d1)/2
通過以上程序,實現了在料口尺寸變化后,相應尺寸按照規則定義的方向變化,連接法蘭孔的個數自動計算,位置自動分布,大小自動判斷等一系列的自動更新,大大提高了設計的效率。
4模型及工程圖自動更新
為了實現更新的自動化、智能化,在Inventor中建立一個自動更新文件,在對每個零件型號、尺寸更改之后,通過這個文件完成對各個零件的“自動打開-讀取新數據-更新模型-更新工程圖-自動保存-自動關閉”的過程,從而實現了由Excel的更改,到自動出工程圖的過程。充分利用了已有零件的模型和數據,為提高設計效率提供了重要條件。
結束語
本文通過Inventor ilogic的新的軟件平臺,充分利用了已有圖紙的技術數據。提出了解決產品改型設計快速成圖技術的具體方法。將辦公軟件Excel和設計軟件Inventor結合使用,將設計變得更加自動化、智能化,保持數據和最終指導加工的圖紙之間自動關聯,在項目相似度較高的情況下,采用該方法可以節約80%的設計時間,減少設計失誤50%以上。本文采用新式的地三維設計方法,降低做圖的勞動強度,縮短設計周期。為在改型設計中如何提高效率和已有圖紙的重用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陳伯雄Autodesk Inventor 2011基礎培訓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運輸機械設計手冊編輯委員會.運輸機械設計手冊:螺旋輸送機[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1;333-350.